李淑媛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肪酸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情况。方法:(1)试验分2组,正常对照组选取正常健康者60例。高血压组选取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脂化的脂肪酸,计算出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结果:血浆脂肪酸测定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高血压组血浆总饱和脂肪酸(SFA)增高,其中增高明显的SFA为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血压组的反式油酸明显增高,油酸则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①总PUFA在高血压组明显减低;②n-6PUFA中:高血压组的亚油酸,Υ-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尤以二十二碳五烯酸降低更明显;③n-3PUFA中:高血压组的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不但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及反式油酸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而且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及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Υ-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也较正常人明显缺乏。
- 刘奇志朱宁曲鹏李淑媛吴军
- 关键词:高血压脂肪酸
-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酸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方法冠心病组选取已明确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患者30例(病程1—3年)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病程7-14d),正常组选取正常健康者60例。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再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酯化的脂肪酸,由数据处理仪计算出各组分所占百分比。结果(1)冠心病组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明显增高,其中增高明显的是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2)单不饱和脂肪酸:冠心病组的反式油酸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油酸则较正常组明显减少。(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①总PuFA在冠心病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②n-6PUFA中:冠心病组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及二十二碳五烯酸均降低,尤以二十二碳五烯酸较正常组降低更明显;③n-3PUFA中:冠心病组的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冠心病组患者血浆中总饱和脂肪酸及反式油酸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而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EPA、DHA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更重要的二十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缺乏。
- 刘奇志朱宁曲鹏李淑媛
- 关键词:冠心病脂肪酸
- 高血压3级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被引量:11
- 2013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4岁,15年前开始反复头痛、头胀发作,发现血压升高,此后多次测血压均高于140/90mmHg,平日仅于头痛时服用降压药物及索密痛片(去痛片)缓解不适,曾间断口服硝苯地平、吲达帕胺等多种药物降压,服药后血压可降至140/90mmHg以下,未规律监测血压,间断有午后下肢水肿。近1个月头痛发作较频,伴双眼视物模糊,测血压波动于140~200/90—120mmHg,服用硝苯地平降压效果不明显,
- 李淑媛陈丹朱宁
- 关键词:高血压药学监护用药分析反复头痛头痛发作血压升高
- 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被引量:24
- 200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异常,为此类患者的食物几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组22例,冠心病组22例。(2)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脂化的脂肪酸,由数据处理仪自动分析保留时间及峰面积,计算出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结果(1)高血压及冠心病组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明显增高,分别为(34±4)%与(34±4)%vs(23±4)%,其中主要以豆蔻酸、棕榈烷酸及硬脂酸明显增高;(2)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反式油酸明显增高,分别为(4.41±0.51)%与(4.38±0.43)%vs(2.07±0.98)%,但冠心病组油酸明显减少,为(4.32±1.61)%vs(7.62±1.89)%;(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①总PUFA在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均明显减低,分别为(33.64±8.10)%与(28±5)%vs(50±11)%;②n-6PUFA中: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的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均较低,而冠心病组二十二碳五烯酸则明显降低为(1.96±0.43)%与(3.84±1.16)%;③n-3PUFA中: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组的α-亚麻酸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10±0.44)%与(1.32±0.03)%与(2.34±0.81)%;结论(1)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血浆中饱和脂肪酸及反式油酸明显增高;(2)
- 刘奇志吴军朱宁魏刘东曲鹏李淑媛
-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血浆亚油酸Α-亚麻酸
- 小鼠眼球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首次对小鼠眼球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小鼠眼球中的脂肪酸经氯仿-甲醇-盐酸混合液萃取,用甲醇-氢氧化钾法甲酯化,在25m×0.25mmPEG-20M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内进行分离,眼球中12种主要脂肪酸得到了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提示:正常小鼠眼球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5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但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18.2%,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0.6。可为有关眼疾病的治疗。
- 李淑媛满洪升
-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脂肪酸小鼠化学成分
- β-榄香烯经大鼠呼吸道排泄研究
- 2005年
- 目的 研究β 榄香烯自大鼠呼吸道排泄规律。方法 采用自制的呼吸道药物收集装置,大鼠iv或ipβ 榄香烯 75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呼出气体,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大鼠iv或ipβ 榄香烯 7.5mg·kg-1. 6h后的累积排出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 1 .41%和 0.1%。结论 原形药可经呼吸道排出,但不是β 榄香烯在大鼠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
- 王堃李志陈玉仁吴秀英李淑媛苏成业
- 关键词:Β-榄香烯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