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106 被引量:2,32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8篇红壤
  • 45篇土壤
  • 20篇低丘
  • 20篇低丘红壤
  • 12篇水稻
  • 12篇酸枣
  • 12篇花生
  • 11篇南酸枣
  • 9篇团聚体
  • 8篇低丘红壤区
  • 8篇水分
  • 8篇微生物
  • 8篇小流域
  • 7篇植被
  • 7篇植被恢复
  • 7篇南方红壤
  • 6篇有机碳
  • 6篇施肥
  • 6篇水稻土
  • 6篇水土

机构

  • 92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广州大学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德国鲁尔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6篇张斌
  • 24篇王明珠
  • 17篇张桃林
  • 13篇胡锋
  • 11篇王兴祥
  • 9篇秦江涛
  • 9篇李辉信
  • 9篇赵其国
  • 8篇尧水红
  • 8篇李江涛
  • 8篇景元书
  • 7篇何园球
  • 6篇程训强
  • 6篇刘勤
  • 5篇梁音
  • 5篇毕利东
  • 5篇潘贤章
  • 5篇彭新华
  • 4篇周静
  • 4篇章熙谷

传媒

  • 26篇土壤
  • 8篇土壤学报
  • 7篇中国生态农业...
  • 6篇生态学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土壤与作物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1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丘红壤南酸枣与花生复合系统种间水肥光竞争的研究——Ⅳ.南酸枣与花生利用N素养分探析被引量:10
2006年
用15N研究了花生与南酸枣复合系统中两者N素利用率及其对产量与生物量的影响,并分析了N素养分在水肥光竞争诸因子中的作用。
翟进升王明珠张斌王兴祥
侵蚀退化红壤自然恢复下土壤生物学质量演变特征被引量:25
2007年
为了探讨严重侵蚀退化红壤区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物学质量演变特征,对南方严重侵蚀退化红壤自然植被恢复的4个演替阶段(裸地,地衣地,苔藓地和草地),以及该地区人工马尾松林地的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线虫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侵蚀红壤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生物学性质演变特征明显。在恢复初期,地衣和苔藓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土壤表层。在0~2cm土层地衣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高于裸地,但差异不显著;苔藓地表层微生物量氮、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与人工马尾松林地已无显著差异,表明苔藓地是严重侵蚀退化红壤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改善的重要阶段。裸地、地衣地和苔藓地土壤线虫恢复程度低于微生物量和酶活性。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3种酶活性以及线虫数量则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初期各阶段。与人工恢复林相比较,自然恢复草地表层土壤生物学质量优于人工马尾松林地,但对深层土壤的改善效果不如林地。相关分析表明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改善程度比较一致,而土壤线虫对自然植被恢复响应与微生物和酶活性不尽相同。
王晓龙胡锋李辉信刘满强秦江涛张斌
关键词:自然恢复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土壤线虫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被引量:133
2008年
在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成因、危害以及近50年来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南方红壤考察区目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3.12万km2,占红壤考察区土地面积的15.06%。近50年来,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在1985年前呈增加趋势,1985年以后呈现递减趋势。针对水土流失的特点与危害,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治理对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根本保证;科学规划、分区治理、实施战略性推进是综合治理的前提,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重大工程是综合治理的契机;水土保持科技进步是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催化剂。
梁音张斌潘贤章史德明
关键词:水土流失南方红壤丘陵区
低丘红壤坡耕地的水分状况变化及其调控被引量:8
2005年
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随年降水周期、利用类型和坡位高低而变化.0~150 cm土壤贮水量大致分为盈余期、消耗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土壤水势变化与贮水量3阶段相对应,总体由大变小再回升,只是土壤剖面从上而下,水势值增大,变幅减小,100 cm土层以下近乎常年稳定;在不同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水势也有较大时空差异,花生地年际变化大,坡位上下差异小;板粟园恰好相反.在4个水势段出现频率中,水势高的水势段出现频率越高,顺序为饱和>湿润>亏缺>干旱;且饱和、湿润段出现频率比例总体上是板栗园>花生地,底土>心土>表土,坡下>坡上、坡中;低水势干旱段主要出现在坡上、土壤上层和伏秋干旱季节,出现频率比例依然是板粟园>花生地,尤其是中、下坡40~85 cm心土层.由此,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应因地制宜从工程、生物和农艺3方面予以调控.
高国治景元书张斌王明珠
关键词: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
红壤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后林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侵蚀地植被恢复试验区为依托,调查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林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侵蚀裸地种植植被后,表层土壤酸化程度减小,土壤养分含量和孔隙度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增加、活性增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相比,各指标的大小顺序均为樟树>胡枝子>马尾松;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前后表层土壤均以细菌为主,其中马尾松林地表层土壤真菌比例最高;植被恢复林地土壤有机C处于累积阶段,土壤微生物对C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王会利乔洁曹继钊毕利东邓欢张斌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生物量麦角固醇
桔园地土壤水分与径流的坡位差异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从大气降水-土壤水循环系统出发,于2001~2002年在江西省余江县刘垦农场内桔园地用定位法对土壤水分与径流的坡位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上坡、下坡土壤的质地分异,雨季上坡水势值总体上高于下坡,而旱季上坡水势值基本上低于下坡,相对应的土壤水分150cm贮水量及收支平衡也有明显的差异;用径流小区法测定的径流表明,旱季10mm降雨上坡、下坡径流深度为0.596,0.585mm,但雨季上坡、下坡10mm降雨径流深度为0.429,0.488mm。为土壤水分适时调控、节水定量灌溉及分析养分迁移提供依据。
景元书张斌王明珠Thimm AZepp H
关键词:土壤水分径流
低丘红壤南酸枣与花生复合系统种间水肥光竞争的研究——Ⅲ.南酸枣与花生利用水分状况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南酸枣与花生利用土壤水分既协同又竞争,二者根系分布空间有差异,南酸枣根系可从深层湿润土壤中吸收水分,再通过根系提水作用,使水分运移至上层释放,被邻近花生残根所吸收利用.复合区比单作区入渗水多,植物蒸腾减缓,树木遮荫降温,均有利于复合系统自身土壤水分协调平衡.二者水分竞争主要表现在7~10月份干旱季节,但上层土壤水吸力差值较小,表明种间吸水竞争不甚明显,复合系统造成的种间水竞争负面影响不是抑制花生生育的主要障碍因子.
翟进升周静王明珠张斌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低丘红壤南酸枣花生种间土壤水吸力
南方东部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72
1995年
本文着重从气候和土壤两方面探讨红壤丘陵区土壤季节性干旱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特殊的水分物理性质和该区特定的大气-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动模式的综合作用是红壤季节性干旱的主要成因。认为丘陵红壤的土壤水分管理应从土壤结构改良和协调气候-土壤关系两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耕作技术和建立合理的利用方式体系,改良土壤结构,利用深层土壤水分,从而达到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抗旱、避旱的目的。复合农林业和免耕覆盖技术对红壤水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张斌张桃林
关键词:红壤丘陵季节性干旱土壤干旱抗旱
运用Image J软件分析土壤结构特征被引量:32
2009年
以土壤团聚体、土壤裂隙以及土壤优先流特征数码图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ImageJ软件在土壤结构特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尾松林地表层土壤团聚体圆度大于母质层土壤颗粒的圆度;②运用图像测量方法能够快速地测定土壤裂隙几何特征以及土壤收缩曲线;③土壤优先流示踪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红壤性水稻土犁底层具有显著的防渗功能,而同一土壤剖面内土壤连通性孔隙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最后,本文还对以上研究结果和图像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
毕利东张斌潘继花
关键词:IMAGEJ土壤结构土壤团聚体
低丘红壤深层水分的CASCADE模型应用与管理被引量:2
2003年
低丘红壤深层水分对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旱季作物水分调控有重要意义。花生地定位试验实测数据表明:旱地土壤水分垂直梯度变化趋势基本表现为增长型,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影响在40cm土层旱季明显大于雨季。采用CASCADE模型模拟了不同年型低丘红壤地区花生地土壤含水量的动态过程,各层次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4 7%,模型可用于分析红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采取抗旱措施。还针对水分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生产措施三方面进行红壤旱地水分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红壤地区降水资源与深层水分的利用率。
景元书张斌赵其国Zepp HThimm A
关键词:红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