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彬
-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非手术治疗
- 目的 探讨非手术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采用宽波频照射、三点式牵引、悬吊牵拉、矫正体操、综合疗法,对3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结果30例特发脊柱侧弯侧凸患者,经80天治疗,治愈17例,显效8例,好转5例.结...
- 李其伟李修彬孙淑芳姜桂玲闫英芹解兰英吴晓明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体操
- 文献传递
- 卒中后癫痫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0年
- 在众多导致癫痫的脑损伤因素中,虽然卒中后癫痫较脑外伤、脑肿瘤、颅内感染后癫痫的发病率低,但卒中的发病率高,故卒中仍是癫痫的重要发病原因[1].卒中作为持续存在的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持久性改变的病因时的癫痫称为卒中后癫痫,而卒中后仅出现1次癫痫样发作而日后无痫样发作者称为卒中后癫痫发作.对于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脑电图异常放电者不能称为癫痫发作或者卒中后癫痫[2].随着卒中发病率的升高,继发性癫痫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卒中后癫痫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对卒中后癫痫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吴月鹏张颜波李美艺李修彬牛敬忠
- 关键词:脑缺血癫痫
- 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的改良和鉴定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对匹罗卡品诱发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进行改良和鉴定。方法 SD大鼠(6~8周,雌性)注射氯化锂、丁溴东莨菪碱、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分别在急性期和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接受脑电监测和海马病理学检查。结果行为学上急性期匹罗卡品组(PISE)出现Racine分级的IV级或以上发作,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每周可见自发癫痫发作。脑电图急性期表现为低于6 Hz的慢活动逐渐增多,随后出现爆发长程的棘活动;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可见较多散在低于6 Hz的慢活动和棘波发放。尼氏染色PISE组急性期CA1区仅见少量坏死神经元;慢性自发癫痫形成期见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神经元缺失导致锥体细胞层中断。结论本研究改良了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其行为学表现、电生理特征和病理学变化类似于人类获得性颞叶内侧癫痫。
- 陈子怡陈树达周珏倩杨丽白李修彬周列民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匹罗卡品颞叶脑电图
- 脑淋巴引流研究进展
- 2010年
- 大脑不存在衬以内皮的淋巴管,但同样存在淋巴引流,分为脑脊液的淋巴引流和脑实质组织间液的淋巴引流两部分。脑脊液淋巴引流的脑、脊神经根途径更为重要。而脑实质的组织间液通过血管周围间隙引流至大脑动脉的外膜内,进而引流至颈部淋巴结。阻断脑淋巴引流可引起动物以及人类脑形态结构、功能等改变,证明脑淋巴引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 王重李修彬夏作理
- 关键词:脑淋巴引流血管周围间隙组织间液大脑动脉脊神经根生理意义
- 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2年
- 孙其伟孙健李修彬孙淑芳姜桂玲闫英芹解兰英
- 关键词:青少年非手术治疗
- Caspase-3、8、9mRNA在实验性淋巴滞留性脑水肿大鼠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 目的:探讨caspase-3、8、9mRNA在淋巴滞留性脑病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手术组建立淋巴滞留性脑病实验动物模型,...
- 李修彬夏作理
- 关键词:淋巴滞留性脑病半胱天冬酶凋亡
- 文献传递
- 大鼠脑内大分子物质的引流通路及方法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为探讨脑内大分子物质的引流通路,本研究微量注射示踪剂墨汁到大鼠右侧尾壳核,Ⅰ组动物使用传统的脑内注射方法,Ⅱ组动物采取改良方法防止示踪剂从进针处进入蛛网膜下腔,术后1、3、7、14、21 d处死动物,分别用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墨汁在脑内、蛛网膜下腔、颈总动脉及颈部淋巴结的分布。结果显示:墨汁在两组动物脑实质内的分布趋势相同,即在白质内沿神经纤维弥漫性分布,7 d后在灰质内选择性地沿血管周围间隙分布,部分碳颗粒被管周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Ⅱ组动物中观察到墨汁从大脑顶部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沿其中的血管周围间隙分布并引流到脑的底部和嗅球及筛板区域,在耳蜗、前庭蜗神经和视神经等的脑神经鞘以及颈总动脉壁和颈部淋巴结有碳颗粒沉积;Ⅰ组动物没有这种分布。以上结果表明,大鼠脑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在白质和灰质中的引流方式不同;进入脑脊液的大分子物质可由颈部淋巴系统引流;墨汁不是很好的研究脑实质内大分子物质引流的示踪剂。
- 李育娴陈连璧夏作理杨明峰王新成李修彬
- 关键词:大分子物质血管周围间隙淋巴系统蛛网膜下腔
- 大鼠脑水肿模型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途径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脑水肿模型中大分子物质由脑实质的清除途径。方法:将10μl藻红蛋白溶液注射到大鼠右侧尾壳核造成高蛋白性脑水肿,分别于注射后0.5、1、2、5、24h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双侧颈总动脉和颈部淋巴结,快速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鼠脑切片上,各时间点都可见荧光沿右侧胼胝体弥漫性分布,右侧脑室有微弱荧光信号。从注射后5h开始可见皮层灰质、尾壳核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周围有荧光聚集,所有时间点的颈部淋巴结和颈总动脉都有荧光分布。共聚焦显微镜下,注射后24h注射侧大脑皮层和尾壳核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有强荧光信号,而胞核负染。结论:脑水肿时大分子物质在灰质和白质内的引流方式不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周围间隙内大分子物质的清除;颈部淋巴系统参与脑内大分子物质的引流。
- 李育娴夏作理陈连璧杨明峰李修彬
- 关键词:藻红蛋白脑水肿细胞外隙淋巴结
- 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继发心肌损伤可评估患者的死亡率被引量:1
- 2006年
- 李修彬周列民
- 关键词: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死亡率一氧化碳(CO)中毒重度CO中毒继发
- Pannexin通道功能研究概述
- 2012年
- 缝隙连接半通道(hemichannels)是缝隙连接通道的亚单位,在脊椎动物体内每一个半通道都是由Connexin或Pannexin蛋白组成的跨膜六聚体所构成,相邻细胞的两个半通道两两对接形成中空管道,介导小分子物质的流动,实现了细胞间信息和物质的快速交流与沟通。在动物界,主要存在三种缝隙连接蛋白家族:Innexins连接蛋白主要表达在无脊椎动物的体内,
- 张萍李修彬陈玉社
- 关键词:信号传导PANNE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