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建民
作品数:
27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生物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合作作者
虞学军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常绍勇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邱曼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庞诚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顾鼎良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1篇
期刊文章
6篇
会议论文
领域
21篇
医药卫生
3篇
生物学
3篇
航空宇航科学...
1篇
电子电信
主题
4篇
航天
4篇
红外
4篇
红外热图
3篇
通风
3篇
皮肤
3篇
缺氧
3篇
温度
3篇
模拟失重
3篇
急性缺氧
2篇
代谢
2篇
应激
2篇
运动病
2篇
生理
2篇
失重模拟
2篇
失重条件
2篇
体表
2篇
体温
2篇
头颈
2篇
头颈部
2篇
能量代谢
机构
27篇
航天医学工程...
1篇
第三军医大学
1篇
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27篇
武建民
11篇
虞学军
7篇
常绍勇
5篇
邱曼
5篇
庞诚
4篇
崔代秀
4篇
顾鼎良
4篇
徐培基
4篇
王宪章
3篇
宋德
3篇
杨天德
3篇
贾司光
3篇
张静雪
2篇
祁章年
2篇
于庆祥
2篇
张新颖
2篇
田志强
1篇
徐国林
1篇
费锦学
1篇
宁竹之
传媒
11篇
航天医学与医...
3篇
激光与红外
2篇
中国应用生理...
2篇
中国空间科学...
1篇
解放军预防医...
1篇
宇航学报
1篇
生物医学工程...
1篇
第三届全国人...
1篇
中国航空学会...
1篇
中国航空学会...
1篇
中国通信学会...
年份
1篇
2005
3篇
2003
3篇
2002
2篇
1999
1篇
1998
2篇
1997
4篇
1996
2篇
1995
2篇
1994
2篇
1992
2篇
1991
1篇
1990
1篇
1989
1篇
1985
共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红外热图技术在气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用红外技术研究发功时上肢体表温度变化的特点和它的规律。
武建民
庞诚
关键词:
红外热图
气功
上肢
体温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不同环境气温对人体头颈部皮温的影响
被引量:2
1995年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不同环境气温对人体头颈部皮温的影响武建民,常绍勇,崔代秀(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100094)EffectofEnvironmentTemperatureontheHead-neck-skinTemperaturebyIRThe...
武建民
常绍勇
崔代秀
关键词:
头颈部
皮温
气温
通风服通风组件流率分配的测量与估算
1996年
为测量通风服通风组件的流率分配,结果显示:通风组件在常用的稳定流率(100~160L/min)工作状态下,头部、上肢、下肢的流率分配比均稳定在35%,35%,30%左右.但流率波动较大或供气不足时,不具备这一稳定的流率分配比.实验使用的测量方法简单可靠,并建立了一种通过测量流阻估算各部分的流率及流率分配的简单方法,流率分配的测量结果与相应的计算结果相差不超过2%.
虞学军
武建民
徐国林
王宪章
关键词:
通风服
舱温降低对人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997年
为探讨舱温降低对人体的影响,观察了穿着不同热阻服装的5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在20℃、15℃、10℃三种舱温条件下,直肠温度、皮肤温度、皮肤热流、体表红外热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舱温的下降,平均皮温及肢端温度显著降低,体表热流明显增高,皮肤红外热图分布也有明显改变。20℃舱温主观感觉舒适;15℃舱温主观感觉较凉;10℃舱温感觉冷,热债增为144kJ/m2,处于轻度冷耐受状态。提示对密闭舱室舱温下限的确定有实用价值。
常绍勇
崔代秀
武建民
邱曼
虞学军
关键词:
座舱
温度效应
舒适温度
生理影响
诱发运动病期间面部微循环变化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997年
为提高运动病评定标准的科学性,采用红外热象仪及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分别测试了6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电动秋千摆动刺激前、秋千实验后即刻、休息20min后,三次的面部皮肤温度及微循环血流量,将测试数据与肉眼观察判断的面色苍白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后随着苍白症状的出现,面部皮肤温度下降,微循环血流量减少,肉眼观察的苍白程度与这两项指标变化不完全一致。表明肉眼观察面色苍白分度虽然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用面部皮肤温度或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来判断苍白程度,可以排除主观因素和外部影响,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张新颖
童伯伦
古华光
王林杰
武建民
虞学军
关键词:
运动病
面部
微循环
高空急性缺氧阈值的研究
张静雪
贾司光
武建民
关键词:
生理学
航空环境
缺氧
航空航天医学
缺氧耐力
急性病
猕猴对不同极化方向微波辐射能量吸收的研究
1996年
为提供微波辐射安全标准必要的数据,研究了不同极化方向微波辐射能量对猕猴的影响。实验在医学微波无反射室中进行,分为电场(E)、磁场(H)和微波传输方向(K)极化组,辐射频率1GHz。用红外热图技术,对暴露在三种极化方向电磁场中猕猴面部各解剖特征部位及胸部在辐射前后进行温度变化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极化组猕猴面部各部位温度变化大于K、H极化组;K极化组颊、鼻温度变化大于H极化组,而额、眼温度变化低于H极化组。面部、胸部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在E极化时最显著,其次为K、H极化。辐射后面、胸部在32.7~34.5℃温度范围所占面积以E极化组最大,其次为K、H极化组。在1GHz微波辐射作用下,猕猴在E极化时对电磁能量吸收最显著,其次为K极化和H极化。
徐培基
武建民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极化
红外热图
近场射频辐射条件下大白鼠共振吸收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在E极化、辐射电平1mw/cm2条件下,在40.68MHz~4GHz频段内6个频率点上,利用红外热图术观察了60只Wistar成年大白鼠,连续辐射1h后,体表及各部位体表温度变化。结果表明,体表温度与肛温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并在1.5GHz有最大值。它表明在该频率下,实验鼠吸收射频能量最大,表现出明显的谐振吸引特性。
徐培基
武建民
王振宇
关键词:
射频
红外热图
舱内航天服对人体热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航天员常压下着舱内航天服时的热生理指标变化规律。方法6 名健康男性青年按二次复合设计分组共进行24 人次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计算获得了人体主要热生理指标随通风气源参数( 风温、风量、风湿) 及人体活动水平的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应用及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代谢产热等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结论 模型反映了人着航天服时的热生理变化规律。
虞学军
常绍勇
武建民
邱曼
文计福
杨天德
关键词:
航天服
通风
数学模型
急性缺氧下听觉运动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990年
受试者为9名男性青年。在低压舱模拟海拔3000、4000、5000和6000m,分别进行1h实验,共36人次。各高度上停留时作听觉检测,并记录了脑电和主诉。结果表明,在3000m,人的听觉运动反应基本正常;而在5000m、6000m,听觉运动反应的正确率、延时率、遗漏率和反应时等多项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工效降低。本研究为急性缺氧防护生理标准和缺氧耐力提供了工效的依据。
张静雪
贾司光
武建民
于庆祥
关键词:
急性
缺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