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启辉

作品数:34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LPSP
  • 6篇疫苗
  • 6篇佐剂
  • 6篇免疫
  • 5篇蛋白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免疫学
  • 5篇教学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抗体
  • 4篇膀胱
  • 4篇穿膜肽
  • 3篇乙型肝炎表面...
  • 3篇融合蛋白
  • 3篇微球
  • 3篇慢性
  • 3篇狂犬

机构

  • 3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3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中医学院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卡罗琳斯卡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34篇王启辉
  • 19篇冷静
  • 7篇王健
  • 7篇周洁
  • 6篇唐深
  • 5篇申继清
  • 5篇曾霞
  • 4篇郑禹
  • 4篇曾霞
  • 3篇叶洁梅
  • 3篇樊晓晖
  • 3篇刘显
  • 2篇王光文
  • 2篇韦锦斌
  • 2篇陈悦
  • 2篇黄星
  • 2篇聂振
  • 2篇刘登宇
  • 2篇卞钊
  • 2篇康迪

传媒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科教导刊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广西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PPs-BDI-1-载丝裂霉素白蛋白纳米微球的构建及其体外内化人膀胱癌细胞潜能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分析CPPs-BDI-1-载丝裂霉素(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的构建及其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转染的潜在能力,为后续实验构建靶向膀胱癌的新型药物传送系统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制备穿膜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TAT-EGFP、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载丝裂霉素微球(MMC-NS),采用异型双功能连接剂SPDP耦联构建纳米微球三联体CPPs-BDI-1-MMC-NS.应用构建的纳米微球三联体体外转染人膀胱癌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对人膀胱癌细胞的内化潜能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异型双功能连接剂SPDP成功耦联穿膜肽、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制成三联体CPPs-BDI-1-MMC-NS,纳米微球直径300 nm,可携带化疗药物.实验证实微球三联体具有很强的肿瘤细胞靶向性和穿膜活性,可以高效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结论 制备的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膀胱癌的药物传送系统;发现肿瘤细胞膜表面微绒毛与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内化细胞内部相关,且微球内化入肿瘤细胞后微绒毛消失.
李云龙周洁王启辉严春寅
关键词:膀胱癌
融合蛋白TAT-EGFP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和组织的穿膜活性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穿膜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TAT-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研究该融合蛋白在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EJ细胞)和膀胱癌组织的跨膜作用。方法以pEGFP-1载体为模板,设计包含TAT序列的引物,用PCR技术扩增TAT-EGFP基因,扩增产物插入载体pET30a,构建成重组质粒pET30a-TAT-EGFP。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硫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Ni-NTA Superflow Cartvidge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TAT-EGFP加入培养的EJ细胞和膀胱癌组织,荧光显微镜观察TAT-EGFP融合蛋白进入EJ细胞和膀胱癌组织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高表达pET30a-TAT-EGFP重组子,纯化了分子质量约为31 kD的融合蛋白TAT-EGFP。不同浓度的TAT-EGFP融合蛋白对膀胱癌细胞均无明显毒性。TAT-EGFP融合蛋白具有穿过膀胱癌细胞和膀胱癌组织的作用。结论通过对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证实TAT的蛋白转导作用,为肽类及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吴刚周洁王启辉聂振
关键词:融合蛋白人膀胱癌细胞膀胱癌组织
动物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树鼩致病特性及抗感染免疫研究
目的: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IAV)具有宿主范围广、型别多、易变异、传播迅速等特点,常导致流感反复季节性局部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且部分型别可跨种属传播至人,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动物模型对于...
王启辉
关键词:致病特性免疫机制
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对膀胱癌EJ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与β-葡萄糖苷酶共同作用于膀胱癌EJ细胞株,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与凋亡周期。结果与单纯用苦杏仁苷作用相比,加入β-葡萄糖苷酶后膀胱癌EJ细胞的增殖明显受限,增值抑制率可以达到前者的8.19倍;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肿瘤细胞呈现凋亡的表现,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多数肿瘤细胞阻滞于S期,这些改变随着苦杏仁苷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强。结论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后能够明显抑制EJ细胞的增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将肿瘤细胞阻滞于S期而诱导其凋亡有关;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
聂振周洁王启辉王光文
关键词:苦杏仁苷Β-葡萄糖苷酶膀胱肿瘤凋亡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正相关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的关系。方法募集7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按HBV DNA的含量高低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1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抗凝血,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的TLR9、CD38、HLA-DR、CD95的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过程中,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PBMC的TLR9、HLA-DR、CD9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PBMC上TLR9与CD38、HLA-DR、CD95的共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者PBMC上,TLR9与CD38、HLA-DR、CD95的表达正相关(r分别为0.345、0.334、0.227)。结论慢性HBV感染过程中,PBMC的TLR9、HLA-DR、CD95表达水平升高,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正相关。
毛学锋彭丽珊刘显杨洋王启辉王登嵘肖健冷静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CD38HLA-DRCD95
LPSp联合HBsAg对孕鼠血清IFN-γ、IL-4I、L-6水平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革兰氏阴性非致病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联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孕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孕鼠(共产胎鼠368只)随机分为5组各10只,联合低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5μl,联合中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15μl,联合高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25μl,HBsAg组肌注HBsAg 100μl,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0μl,测量各组胎鼠体质量、身长及胎脑重,采用ELISA法检测孕鼠血清中IL-4I、L-6及IFN-γ的含量。结果联合各剂量组IFN-γI、L-4I、L-6水平均明显高于HBsAg组及对照组,且呈浓度依赖性;HBsAg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组胎鼠体质量、身长及胎脑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PSp能有效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有望在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覃晓慧黄星冷静王启辉陈悦庞丽红
关键词: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LPSp作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佐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菌成团泛菌脂多糖 (Pantoeaagglomeranslipopolysaccharide,LPSp)作为佐剂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诱导小鼠产生抗 -HBs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纯系 (Balb/c)小鼠作为免疫对象 ,经背部皮下免疫2次 ,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 -HBs)滴度。结果HBsAg加LPSp组 ,其抗 -HBs总抗体滴度较单独注射HBsAg明显增高 (P<0.05) ;抗体持续时间可更长。结论LPSp对小鼠抗 -HBs抗体的产生具有增强作用 。
王启辉冷静王健郑禹
关键词:LPS抗-HBS佐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纯系
用班主任角色助力临床医学本科教改班学习——以“医学免疫学”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临床医学教改班是我国追赶国际医学教育的步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必需的一项有挑战的医学教育改革。利用班主任角色,把学习辅导融入班主任工作。结合教改班教改课程设计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教改教学团队;开展因材/才施教的教学训练;依托教改,拓展教学成果,培养更多卓越医学生的同时,积极帮助后进生进步。连续4年的学习辅导工作对临床医学本科教改班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唐深曾霞王启辉刘登宇
关键词:班主任临床医学本科教改班医学免疫学TBL
穿膜肽-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活性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备穿膜肽-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并鉴定其穿膜活性和酶活性。方法采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二硫)-丙酸酯(SPDP)将穿膜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CPPs-EGFP)、β-葡萄糖苷酶进行共价交联,经Ni-NAT Superflow Cartridge、Sephadex G-75层析柱分离纯化。采用还原型和非还原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偶联物进行鉴定;偶联物与膀胱癌EJ细胞共同孵育,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其穿膜活性;采用β-葡萄糖苷酶测试盒(DBGD-100)鉴定其酶活性。结果偶联物SDS-PAGE非还原型电泳高分子量端可见明显条带,而还原型电泳分别在穿膜肽和β-葡萄糖苷酶分子量相应位置可见明显条带;在荧光显微镜下与偶联物共同孵育后的膀胱癌EJ细胞内可见明显绿色荧光;用β-葡萄糖苷酶测试盒(DBGD-100)测定,偶联物仍然保持良好的酶活性,约为同等浓度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80%。结论应用SPDP成功制备了穿膜肽-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并且偶联物保持良好穿膜活性和酶活性。该方法有助于解决酶—前药系统药物难以进入细胞内的问题。
王光文周洁王启辉刘云龙
关键词:穿膜肽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被引量:13
2011年
为调动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广西医科大学两个年级本科学生中各选一个班进行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针对改革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一些措施。
曾霞樊晓晖杨海波肖庆唐深王启辉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