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雄
- 作品数:69 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血压脉象变化的机理探讨
- 目的: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肌痛、失眠、疲倦等症状与血压、脉象改变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
方法:对180例FMS患者在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前后,肌痛、失眠、疲倦、血压低、脉细无力等症状进行对照观察和...
- 陆曦陈金雄
-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羟色胺儿茶酚胺
- 乐脉颗粒治疗Binswanger氏病15例
- 1999年
- 陈金雄林圣远林学意
- 关键词:BINSWANGER氏病痴呆中医药疗法乐脉颗粒
- 软脉灵治疗间歇性跛行伴眩晕23例报告
- 目的:应用中成药软脉灵对23例间歇性跛行伴眩晕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选择经脑MRA发现的一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的间歇性跛行伴眩晕患者23例,采用软脉灵治疗,每3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于...
- 陆曦陈金雄李智文
- 关键词:间歇性跛行眩晕软脉灵
- 偏头痛风证与非风证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偏头痛风证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40例偏头痛风证组与50例非风证组进行TCD的对照研究,并对各组的TCD检查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偏头痛风证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结论偏头痛风证与非风证的发病机理可能有本质区别,MCA、PCA血流速度增快,可作为偏头痛风证的一项辨证参考指标。
- 陈金雄许清水朱斌兵杨斌程云帆顼宝玉
- 关键词:偏头痛风证经颅多普勒超声
- 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黛力新治疗,中医组给予同等剂量的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加减,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疗程为2周。观察总有效率、HAMA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西医组有效率73.81%,中医组有效率76.00%,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78.38%,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西医组、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HAMA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的疏肝理气和胃法和黛力新均可较好的缓解伴有焦虑抑郁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降低HAMA及中医症状积分,并且效果相当,两种药物合用,并不能显著提高有效率,故不建议联合应用。
- 张修红陈金雄傅开龙黄楦槟
- 关键词:疏肝理气焦虑慢性胃炎中医药疗法
- 脑卒中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与思考
- 中医治疗脑卒中是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特色,中药、针灸等方法治疗脑卒中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从多视角对脑卒中的进行广泛的研究,成绩斐然。现将近年脑卒中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金雄
-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临床脑血管疾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56例被引量:6
- 2003年
- 潘振彬陈金雄唐丽卿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补阳还五汤加味康复治疗
- 陆曦教授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陆曦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难治性震颤麻痹疗效,累积丰富的经验.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多巴胺能神...
- 陈金雄童铷烯
- 关键词:震颤麻痹中医辩证病理机制中药治疗
- 陆曦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被引量:17
- 2007年
-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是病毒感染及其他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其症状可归属中医学“痿证”、“眩晕”、“视物昏渺”、“暗痱”、“骨繇”等范畴。陆曦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40余载,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积累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将陆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整理如下。
- 陈金雄李智文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8例
- 2005年
-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症候群,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早饱、腹胀、烧心、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目前尚无肯定和统一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邱少平陈金雄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莫沙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