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亮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移位及腹膜阴道延长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卵巢移位及腹膜阴道延长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年龄〈45岁、尚未绝经的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和腹膜阴道延长术。结果患者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阴道长度、性生活状况与术前相比,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卵巢移位及腹膜阴道延长术,可使患者内分泌功能不受影响,保留患者的卵巢和阴道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 吴向晖周晓亮王焱
-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移位术腹膜阴道延长术性激素
- DAC对卵巢癌细胞株增殖及其MAGE、BAGE、GAGE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5-杂氮脱氧胞嘧啶(DAC)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COC1增殖及其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BAGE、GAG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卵巢癌细胞株与DAC共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指数,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株在DAC作用前后MAGE、BAGE、GAGE基因的表达。结果DAC能使大多数巢癌细胞株阻滞在G0期,并使其MAGE、BAGE、GAGE基因表达增加。结论DAC能抑制卵巢癌细胞株的增殖,提高其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的表达。
- 韩风贤张师前周晓亮吴喜梅石琰
- 关键词:卵巢肿瘤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与病变特点的关系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盆腔疼痛与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经腹腔镜、病理检查确诊的内异症患者33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灶特点与盆腔疼痛的关系。结果内异症腹膜病灶尤其是位于宫骶韧带及子宫直肠陷窝的病灶、深部病灶及粘连程度均与患者盆腔疼痛有关。结论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的部位、类型、浸润程度、盆腔粘连有关。术中应尽量切除所有病灶,特别是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窝的病灶及深部病灶,尽量松解粘连组织。
- 周晓亮张晓伟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窝
- 子宫内膜癌的误漏诊原因分析及早期诊断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子宫内膜癌误漏诊病例,对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漏误诊率约5.65%。漏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不重视对病史及症状的分析,占误漏诊的53.8%。结论认真询问病史,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的认识,可有效地减少误漏诊率。
- 付改玲周晓亮吴向晖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误诊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子宫切除条件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UAU)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A组)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B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各项有关指标及手术对卵巢功能、性生活及大小便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近期患者恢复情况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血清FSH、E2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血清FSH、E2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术后性生活情况两组相似。A组UAU及卵巢支血流检出率为100%。结论保留UAU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术后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性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所提高,术后UAU及子宫动脉卵巢支的血流基本不受影响。其远期效果尚需观察。
- 窦晓青周晓亮张师前王熙清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卵巢功能
- HOXA-11基因与女性生殖调节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检测41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不孕组)及28例正常未孕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基因mRNA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组织学区分子宫内膜标本期别。结果不孕组中晚分泌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HOXA-11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HOXA-11基因在增生期及分泌期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不孕组,P均<0.05。对照组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间质细胞,P<0.05;ER、PR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泌期,P<0.05。ER、PR在不孕组增生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分泌期不孕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HOXA-11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且与子宫内膜“着床窗”期一致,其在子宫内膜表达异常可能是女性不孕原因之一;HOXA-11基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通过ER、PR调节。
- 张师前范俊周晓亮栾少红马慧敏夏宝国
- 关键词: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不孕症子宫内膜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杂合性丢失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由正常宫颈上皮过度至子宫颈癌过程中的缺失情况,探讨FHIT基因缺失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对3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0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38例浸润性宫颈癌中FHIT杂合性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FHIT基因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宫颈CIN、浸润性宫颈癌中杂合性缺失率分别为0%、30.8%、66.7%。正常组、CIN组、C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缺失贯穿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始于癌前病变,并且随着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缺失率逐步增高。FHIT基因检测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 刘玉蕾周晓亮
- 关键词: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宫颈肿瘤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为研究组,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IGF-1R、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淋巴结转移与IGF-1R、VEGF-C阳性表达有关(P<0.05)。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在IGF-1R、VEGF-C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阴性组,且两者的阳性表达在研究组呈正相关。结论 IGF-1R、VEGF-C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有关,对于早期判断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付改玲薛玲玲周晓亮
- 关键词:宫颈鳞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 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病理特点及保留卵巢可行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病理特点及保留卵巢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修订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标准,分析患者的年龄、CA125、病理类型、卵巢转移等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有167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7.78%(13/167);年龄小于等于45岁的患者有39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7.69%(3/39)。属于特殊病理类型24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16.67%(4/24);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182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6.04%(11/182)。无宫颈受累患者171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5.26%(9/171);有宫颈受累患者35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17.14%(6/35)。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临床Ⅳ期的有5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3例;临床Ⅲ期的有13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6例;临床Ⅱ期的有40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3例;临床Ⅰ期的有128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3例。其中病理类型、宫颈受累、临床分期与患者发生卵巢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A125呈阳性及较低分化程度是发生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病型、宫旁转移、肿瘤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肌层侵蚀程度是子宫内膜癌症发生卵巢转移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术前需严格评估确定是否保留卵巢。
- 周晓亮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可行性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29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2004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9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早期诊断、处理方式和结局。结果 29例中23例早期B超诊断入院,20例行药物及介入治疗,3例行宫腔镜手术,6例误诊,排胎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其中1例切除子宫,3例剖腹探查行瘢痕部位切除并修补子宫,3例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加栓塞术。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处理药物治疗首选氨甲蝶呤,有子宫破裂者开腹修补为最好的治疗,有大出血风险者可考虑介入治疗,胚胎活性低的患者也可行宫腔镜手术。
- 周晓亮张晓伟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