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姝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米克令舒配伍博利康尼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目前哮喘尚不能根治,药物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由于抗哮喘药物的靶器官是支气管和肺,故采用吸入疗法具有作用迅速、剂量小、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法。我院于2005年1月到2006年5月,应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伍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
- 王静王慧娟苗姝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吸入疗法
- 磷霉素对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磷霉素对葡萄球菌生物被膜(BF)的影响。方法:以聚氯乙烯吸痰管(1cm)为载体,采用生理盐水一吸痰管系统进行葡萄球菌BF的培养,建立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将头孢唑林、磷霉素分别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生物被膜,扫描电镜进行观察BF的变化。结果:经过3d、7d的培养,BF随时间延长而增多,低浓度的磷霉素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生长。结论:低浓度的磷霉素在体外对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
- 佟金平王镇山苗姝王燕薛欣王惠娟田惠媛
- 关键词:生物被膜葡萄球菌磷霉素生理盐水头孢唑林扫描电镜
- Mcl-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是否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cl-1在吉非替尼敏感细胞PC-9和耐药细胞H1975表达差异;梯度浓度的吉非替尼作用于PC-9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家族中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cl-1在PC-9和H1975细胞内降解速度差异。结果:Mcl-1在PC-9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低于H1975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吉非替尼作用浓度的升高,Mcl-1表达逐渐降低,而Bcl-2和Bcl-x L表达基本不变,并且PC-9细胞内Mcl-1降解更迅速,半衰期明显缩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可能与Mcl-1的表达量上调,降解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有关。
- 姜秀秀佟金平李剑王静金蕊许银姬张爱文苗姝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BCL-2家族MCL-1
- IPF合并肺气肿与未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及生活质量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合并肺气肿和单纯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接受治疗的70例IPF合并肺气肿(IPF合并肺气肿组)和80例单纯IPF(单纯IPF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影像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PF合并肺气肿组患者的IL-8、IL-17、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单纯IPF组(t=-51.543、-32.180、-11.545、-6.997,P<0.01);IPF合并肺气肿组患者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均低于单纯IPF组(t=3.747、10.759、9.443、7.562、21.072,P<0.001);IPF合并肺气肿组患者的Sp O2水平低于单纯IPF组(P<0.01),PETCO2水平高于单纯IPF组(P<0.01);单纯IPF组患者除肢体疼痛外,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IPF合并肺气肿组(P<0.01)。结论 IPF合并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较单纯IPF患者差,且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 金蕊苗姝田惠媛佟金平
-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肺功能炎性因子影像学特征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8年
-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休息、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营养、机械通气、祛痰及其他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的临床药物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2%和8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SOD为(90.54±10.02)IU/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6±9.37)IU/m L,而MDA为(3.47±0.42)nmol/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0.50)nmol/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分别为(64.97±7.85)%和(58.78±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3±6.92)%和(53.06±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IL-6[(23.67±3.44)ng/L]、IL-8[(0.32±0.03)μg/L]、TNF-α[(19.88±2.65)n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98±4.82)ng/L、(0.41±0.05)μg/L、(26.05±3.7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氧化应激反应的缓解,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均呈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 王静苗姝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乙酰半胱氨酸氧化应激疗效
- 直肠癌组织中mTOR与VEGF的表达与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 目的:检测直肠癌组织中mTOR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OR、VEGF在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及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mTOR在直肠...
- 赵长林苗姝胡芳娟曹红霞许广大宫爱民蔡永清王振宁徐惠绵
- 关键词:直肠癌病理机制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CXCL1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IgE、EOS和肺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3蛋白(CXCL1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中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60例(急性发作组)、慢性持续期40例(慢性持续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ELISA法及常规血生化检测血清CXCL13、IgE、EOS的表达水平,住院时间72 h内完善肺功能检查。根据CXCL13在急性发作期的表达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XCL13与IgE、EOS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XCL13、IgE、EOS对急性发作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发作组CXCL13、IgE、EOS水平高于慢性持续组和健康对照组,且慢性持续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低于慢性持续组和健康对照组,且慢性持续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3与IgE、EOS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FEV1%pre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CXCL13对预测急性发作的效能高于IgE、EOS。结论CXCL13可作为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指标。
- 王静苗姝佟金平王涛孙伟
- 关键词:趋化因子免疫球蛋白E肺功能
- 肺癌患者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
- 2004年
- 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巨细胞病毒和其他疱疹病毒引起的肺炎是比较常见的.Heurlin、Erisksson等报道免疫缺陷患者中巨细胞病毒肺炎检出率分别为44%、31%[1,2].大连大学附属医院苗姝、孙延、徐健等人报道应用酶标法对3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男17例,女13例)与3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实验对照组,进行巨细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IgM、IgG抗体的血清效价检测.结果:在患者组中巨细胞病毒IgM、IgG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0%、40%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表明巨细胞病毒是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然而,本组在肺炎支原体IgM、IgG的检出率分别为23.3%、23.33%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并无特异性.但多数医师认为肺炎支原体只是一种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并且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中发病情况也不同.Ardersen[3](1985)从有免疫功能缺陷的婴儿肺组织中分离出了肺炎支原体,提示肺炎支原体也可能是一种机会感染的病原体.……
- 苗姝孙延徐健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枝原体巨细胞病毒细胞巨化病毒肺癌
- 磷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亲和力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 研究磷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的亲和力.方法 临床标本分离鉴定的MRSA菌株,经增菌培养后分为标准菌株对照组、MRSA组、磷霉素组、头孢唑林组及磷霉素、头孢唑林联合组,并与ATCC25923标准菌株对照,进行蛋白电泳,观察青霉素结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磷霉素与头孢唑林联合后MRSA菌株的PBP2a条带变弱至消失.结论 磷霉素与头孢唑林联用对MRSA的PBP2a有高度亲和力.
- 舒永华佟金平王燕苗姝曹平安许银姬金蕊王静
-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评价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甲强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甲强龙治疗组(24例),地塞米松治疗组(26)例。7天内,各组患者除常规应用抗生素、氧疗、茶碱类药物、呼吸兴奋剂、化痰、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分别给予甲强龙,地塞米松两种药物治疗。结果:甲强龙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同地塞米松相比,甲强龙减轻症状及控制病情、缓解咳喘症状更为显著,较少有毒副作用,是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较为理想的皮质激素。
- 王静苗姝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呼吸衰竭甲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