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红

作品数:86 被引量:3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水利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16篇建筑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0篇地震
  • 10篇抗震
  • 10篇混凝土
  • 9篇地震动
  • 9篇燃料组件
  • 9篇拱坝
  • 8篇地震反应
  • 8篇大坝
  • 7篇阻尼
  • 6篇水工
  • 6篇强震
  • 5篇地震反应分析
  • 5篇振动台
  • 5篇升船机
  • 5篇塑性模型
  • 5篇损伤塑性模型
  • 5篇强震动
  • 5篇全级配
  • 5篇全级配混凝土
  • 5篇级配

机构

  • 82篇中国水利水电...
  • 6篇中国地震局工...
  • 4篇南昌航空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昌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国电子工程...
  • 1篇中广核研究院...

作者

  • 86篇张艳红
  • 47篇胡晓
  • 17篇杨陈
  • 13篇陈厚群
  • 11篇高建勇
  • 10篇曾迪
  • 10篇邢国良
  • 10篇朱洪东
  • 9篇吕玮
  • 6篇郝明辉
  • 5篇苏克忠
  • 5篇张伯艳
  • 5篇钟菊芳
  • 4篇张翠然
  • 4篇杜修力
  • 4篇涂劲
  • 4篇焦健
  • 3篇许亮华
  • 3篇常廷改
  • 3篇王前信

传媒

  • 10篇水利学报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工程力学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水力发电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大坝与安全

年份

  • 6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伸臂式结构地震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理论包络线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以人工振型作为理论工具,推演出伸臂式结构地震剪力和地震弯矩的主、次上界的简练公式。不难理解,上界地震剪力图和弯矩图就分别相当于无数地震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包络线。文中还推演出主、次上界与等效静力解之间的一个十分简明的理论关系式。
王前信张艳红王珞珈
向家坝升船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向家坝升船机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的位移与加速度反应、墙体应力与联系梁内力反应,并分析了纵导向机构的刚度、纵向阻尼装置的阻尼系数对船厢与塔柱之间地震耦合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船厢内水体的基频远离塔柱结构的基频,水体对塔柱结构的动力影响不大;塔柱结构墙体应力不大,但是,顶部联系梁特别是结构缝外侧的主横梁、主纵梁的根部附近区域内力较大。基于大量的计算成果,建议向家坝升船机每套纵导向装置的刚度在540~660MN/m之间选取,并建议设置适当的纵向阻尼装置(阻尼比为5%~10%)以降低纵导向耦合力。研究表明,若设置相当于5%阻尼比的纵向线性阻尼器时,每套纵导向装置的耦合力可降低至3.8~5.3MN。
张艳红胡晓高季章
关键词:地震反应塔柱阻尼器
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分析被引量:45
2000年
高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分析是建于地震高烈度区的高拱坝抗震设计的关键课题之一 .本文将传统的用于块体稳定分析的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相结合 ,求解拱坝坝肩抗震稳定问题 .具体作法是 :有限元网格剖分时 ,尽可能布置有限元节点于拱坝坝肩的可能滑动块体表面 .完成有限元静动力分析后 ,将块体表面各节点的静动应力进行积分 ,求出块体拱推力、作用于块体上的地震荷载等 ,然后由刚体极限平衡法求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安全系数 .上述方法的特点是能充分利用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 ,可以提供安全系数时程曲线 ,安全系数的定义与现行规范一致 。
张伯艳陈厚群杜修力张艳红
关键词: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刚体极限平衡
基于材料非线性的坝体—地基体系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传统的线弹性模型不能描述混凝土岩石在遭遇超出其抗拉、抗压强度的外荷载作用时所表现的非线性性能以及应力重分布现象,本文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出发,坝体一地基体系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D-P弹塑性模型及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郝明辉张艳红陈厚群
关键词:非线性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材料非线性的坝体-地基体系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传统的线弹性模型不能描述混凝土岩石在遭遇超出其抗拉、抗压强度的外荷载作用时所表现的非线性性能以及应力重分布现象,本文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出发,坝体-地基体系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D-P弹塑性模型及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修正的岩石损伤塑性模型,对典型的Koyna重力坝进行动力非线性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实际坝体的损坏可能是由于地基破坏造成的。
郝明辉陈厚群张艳红
关键词:非线性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材料非线性对坝体-地基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传统的线弹性模型不能描述混凝土、岩石在遭遇超出其抗拉、抗压强度的外荷载作用时所表现的非线性性能以及应力重分布现象。本文综合考虑动水压力、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开合等影响因素,坝体-地基体系分别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D-P弹塑性模型,以白鹤滩高拱坝为例研究混凝土、基岩材料非线性对坝体-地基体系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计入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影响后,由混凝土线弹性模型计算得到的坝基交界面上的局部高应力区消失,该区域局部范围内混凝土出现拉伸损伤,坝体其余部位混凝土未发生损伤;同时考虑坝基岩体材料非线性后,坝基交界面附近地基出现一定范围的塑性区域,对地震波能量起到一定的耗散作用,坝基交界面附近坝体拉伸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郝明辉张艳红
关键词: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横缝
全级配混凝土轴拉应力-变形全曲线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全级配混凝土拉应力-变形全曲线是大坝非线性反应计算与极限抗震能力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利用先进的全数字化闭环控制大型材料试验机,采用位移控制的加载方式,对最大骨料粒径为150 mm的Ф450 mm×1 300 mm的圆柱体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应变率约为10-7s-1时混凝土试件测距内的受拉变形随拉应力变化的全过程曲线。达到峰值荷载后,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对试件进行往复多次加、卸载,研究全级配混凝土软化段加、卸载曲线的特点。拟合全级配混凝土轴拉应力-变形全曲线及加、卸载曲线的计算式,为数值分析中大坝混凝土模型的建立提供可参考的试验依据。
张艳红胡晓杨陈
关键词:水工结构工程全级配混凝土应变率
南水北调大型渡槽隔震技术研究
张艳红胡晓刘爱军和秀芬胡选儒王济禹莹魏力赵立敏欧阳先凯胡华黄杨杜红英周亮曾迪李书群
该项目结合大型渡槽工程的结构特点,研究大型渡槽的几个抗震关键技术问题及隔震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开发了大型渡槽抗震分析软件,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大型渡槽地震反应的规律与特点。2.结合南水北调中线穿...
关键词: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隔震支座
大坝混凝土强度参数的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是常用的两种混凝土强度指标。抗拉强度可以采用轴向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测定,抗压强度由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大坝混凝土的材料试验常采用全级配大试件和湿筛小试件两种形式。不同尺寸试件、不同类型试验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本文结合实际混凝土大坝工程,对全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的各种静、动强度试验结果进行总结,研究混凝土强度的率效应、尺寸效应,分析各强度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与国内、外规范及相关成果进行比较,为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张艳红胡晓杨陈朱洪东焦健
关键词:水工材料全级配混凝土湿筛混凝土
某大型升船机振动模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2013年
为了解某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塔柱结构抗震性能,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承重能力制作了1∶25的升船机模型,但在模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模型材料及其配比选择、动力相似关系确定(模型初始相似常数、底部筏基对自振周期的影响、底部筏基对应力及船厢耦合力的影响、模型最终相似常数)、船厢与塔柱间耦合力测定、模型制作及吊装几个关键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下一步模型在振动台上顺利进行试验奠定了基础。
高建勇胡晓张艳红邢义川
关键词:升船机振动台模型试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