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娟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脊髓
  • 7篇脊髓损伤
  • 5篇医学影像
  • 4篇凋亡
  • 4篇后肢
  • 4篇急性脊髓损伤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功
  • 3篇医学影像学
  • 3篇后肢运动
  • 3篇后肢运动功能
  • 3篇姜黄素
  • 3篇胶质
  • 3篇大鼠脊髓
  • 3篇大鼠脊髓损伤
  • 2篇低颅压
  • 2篇低颅压综合征

机构

  • 27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7篇沈娟
  • 9篇杨彦玲
  • 7篇赵琳
  • 6篇郝琴
  • 4篇王剑
  • 4篇高慧
  • 3篇陈美霓
  • 3篇郭丽萍
  • 2篇高枫
  • 2篇刘晓斌
  • 2篇符兆英
  • 2篇党冬梅
  • 2篇李建龙
  • 2篇刘敏丽
  • 2篇王会伟
  • 1篇文铁
  • 1篇薛红红
  • 1篇贾鲲鹏
  • 1篇姬星
  • 1篇陈雅慧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0
  • 4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酰左旋肉碱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乙酰左旋肉碱(ALC)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和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将55只8~10周SD大鼠随机分为高(300 mg/kg)、中(200 mg/kg)、低剂量(100 mg/kg)药物干预(SCI+ALC)组、损伤(SCI)组和假手术(Sham)组共5组用于行为学评价、MAD和SOD检测、HPLC检测和HE染色。BBB评分和改良Rivlin斜板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对脊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另外9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CI组和ALC组,用于TUM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高、中、低剂量SCI+ALC组干预后BBB评分与SCI组比较,其中中、高剂量AL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得以明显改善;Rivlin斜板实验最大倾斜角,SCI+ALC组较SCI组角度明显增加(P<0.05),其中中、高剂量AL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ALC高剂量组较SCI组,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减少,神经细胞核仁部分显示不清。ELISA法检测大鼠损伤节段脊髓组织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提示,SCI+ALC组较SCI组SOD活力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高剂量AL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PLC色谱显示SCI+ALC组新鲜血清样品与ALC标准品溶液在260 nm处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光谱,而Sham组和SCI组血清样品在该处未出现光谱值,说明SCI+ALC组样品中存在与标准品相同的物质。TUNEL染色显示Sham组可偶见凋亡信号,ALC高剂量组较SCI组细胞凋亡信号明显减少(P<0.05)。结论:ALC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对受损脊髓组织具有修复作用。
沈娟张雪峰郝琴赵琳杨彦玲
关键词:脊髓损伤后肢运动功能凋亡
布氏杆菌脊柱炎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在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8例BS 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BS患者发现59个患椎有骨质破坏,3例出现前纵韧带钙化改变,6例有脊柱小关节炎改变,12例椎间盘炎性改变;其中3例可见椎旁软组织肿胀,1例可见椎旁脓肿形成。结论根据BS椎体破坏的不同特点,以及椎间盘改变、韧带钙化、小关节炎及软组织肿块等特征,MRI对B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沈娟韩炜冯旭霞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脊柱炎磁共振成像
线粒体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与损伤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可引起线粒体膜电位及形态的改变,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合成受限,加剧了SCI的继发性改变。该文对线粒体在急性SCI中的作用作一简单综述,旨在深入认识其功能,并为急性SCI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沈娟赵琳郝琴杨彦玲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
谈培养高层次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必要性被引量:14
2010年
针对目前影像科室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知识相对薄弱,难以适应现代影像学科发展需要的实际,分析了影像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影像技术教育应提高影像技术教育层次和加强继续教育,以加快知识更新和提高业务素质的建议。
沈娟王剑李建龙郭丽萍党冬梅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
乙酰左旋肉碱对大鼠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乙酰左旋肉碱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干预效果,从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和线粒体结构探讨乙酰左旋肉碱对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乙酰左旋肉碱治疗组、假手术组3组,每组22只,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后1 d、3 d、7 d、14 d、21 d、28 d和35 d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取损伤后1 d、3 d的脊髓组织行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脊髓损伤后24 h线粒体形态的变化。结果Basso Beattie 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损伤后7 d、14 d、21 d、28 d、35 d,乙酰左旋肉碱组评分均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ALC组损伤后3 d,变性的神经元细胞结构逐渐清楚,细胞核清晰,核膜完整;神经元胞浆内线粒体含量较多且结构完整,线粒体空泡化也较损伤组减轻。结论乙酰左旋肉碱可能通过改善脊髓神经元线粒体功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张梦洁郭垚辉任彬魏雅馨崔佳沈娟杨彦玲刘敏丽
关键词:脊髓损伤线粒体后肢运动功能
16层螺旋CT肺部HRCT扫描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部HRCT扫描技术,并与常规HRCT进行比较。方法:美国GE公司产的16层螺旋CT机与GESytec-3000CT机分别进行HRCT扫描,16层CT共扫描42例,常规则CT扫描35例,经4位有经验医师与技师就图像噪声,呼吸的及心搏伪影,大气管与血管、纵隔结构及肺小叶显示的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16层螺旋CT与常规CT的HRCT扫描图像在显示大气管与血管、纵隔结构及肺小叶的满意度没有明显差别,而噪声与呼吸及心搏伪影常规CT较16层螺旋CT为多,同时采用16层CT扫描图像的噪声和呼吸及心搏伪影明显降低;射线剂量也明显减低。结论:16层螺旋CT的优势在于不仅是提高了肺部HRCT的扫描速度,还明显减少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王剑王爱宁沈娟
关键词:16层CT常规CT肺部HRCT比较影像学
不同剂量姜黄素腹腔注射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结构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姜黄素腹腔注射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高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姜黄素低剂量组、SCI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的4组大鼠用HI-0400脊髓打击器制备SCI模型。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SCI后30 min腹腔注射200、100、50 mg/kg姜黄素。对照组常规饲养并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SCI后1、3、7 d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组织形态。SCI后7、14、21、28 d行BBB评分和改良Rivlin斜板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 SCI组大鼠损伤后1 d可以观察到脊髓局灶性出血,灰质和白质交界线不清晰;很多神经元聚合,胞质内空泡较多,而且还伴随炎症细胞的浸润。损伤后3 d损伤区域出血量有所减少,脂肪液化,细胞核破碎,大量细胞溶解消失,大多胞核萎缩消失,灰质中心明显坏死,灰质内轴索紊乱不规则,胞质内有更多的空泡形成,细胞凋亡明显增多;损伤后7 d大鼠SCI程度有所好转,出血现象基本消失,虽然灰质、白质内仍可见少量液化坏死,空泡,细胞丢失现象有所减轻。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较SCI组改善,脊髓神经元变性坏死及脊髓组织炎细胞浸润较轻,神经元凋亡的数目较少。SCI后7、14、21、28 d,SCI组大鼠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最大斜板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时间推移,SCI组和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SCI后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最大斜板角度逐渐升高(P均<0.05)。相同时点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最大斜板角度姜黄素中剂量组小于对照组(P均<0.05),姜黄素低、高剂量组小于姜黄素中剂量组(P均<0.05),SCI组小于姜黄素低、高剂量组(P均<0.05)。结论姜黄素腹腔注射可以促进SCI大鼠脊髓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的恢复,100 g/kg姜黄素促进SCI大鼠�
郝琴刘健王会伟杨彦玲沈娟赵琳吉喆
关键词:脊髓损伤姜黄素脊髓后肢运动功能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指标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指标与子宫内膜癌(E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00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及非淋巴结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MRI指标,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65例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占9.29%)。单因素分析显示,非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K^(trans)、ADC值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K^(trans)、ADC值均与EC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系(P<0.05),其中K^(trans)水平升高,ADC值降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增大。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K^(trans)、AD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95%CI:0.635~0.849)、0.795(95%CI:0.019~0.542),均具有临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论K^(trans)、ADC指标与EC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K^(trans)水平升高,ADC值降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增大,两项指标均具有临床预测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马煜博闫苗苗沈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
信息技术在医院影像科室中的应用
2010年
随着现代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非专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影像科室得以广泛应用,实现了院内外的医学信息网络化,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并推动了影像学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沈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影像科室信息网络化通讯技术资源共享
PACS/RIS系统在我院临床应用中的体会被引量:8
2010年
沈娟
关键词:PACSRIS医学影像影像科室医院信息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