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 作品数:38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索洛尔联合左旋卡尼汀、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血浆NT-proBNP 水平、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析比索洛尔联合左旋卡尼汀、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强心及血管扩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卡尼汀与贝那普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与心率变异性,包括心率与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与全程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4%(P<0.05);研究组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Rmssd、SDNN、SDAN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浆NT-proBNP与血清IL-6、T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左旋卡尼汀、贝那普利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改善NT-proBNP、TNF-、IL-6细胞因子,平衡患者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志超陈杰陈丹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左旋卡尼汀贝那普利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与血清一氧化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体内一氧化氮 (NO)在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在溶栓治疗前后用酶标法检测其血清NO含量 ,观察在临床上判断冠脉灌注再通后的变化。结果 :溶栓再通组的NO含量较正常组和未通组低 (P <0 0 5 ) ,室性心律发生率也高 (P <0 0 5 )。结论 :血中NO含量的减少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 彭强李敬东陈杰
-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
-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分析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红花注射液配合低分子肝素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62.1%;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魏文琦陈杰周志超
-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
- 联合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联合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57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TnI和CRP水平进行检测,cTnI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比较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清cTnI和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间的血清cTnI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水平最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水平最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I和CRP对诊断各种类型的冠心病以及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黄小颜庞伟鸿陈杰陈康荣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在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单一使用硝酸酯类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硝酸酯类心血管药物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硝酸酯类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
- 魏文琦陈杰张志连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冠心病心血管药物
-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NT-proBNP、LVEF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志超陈杰陈丹陈嘉研郭韬
-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螺内酯对高血压合并肾上腺腺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合并肾上腺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ACE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观察组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钾、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钾、血肌酐控制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随访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高血压伴心悸突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螺内酯治疗高血压合并肾上腺腺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改善患者近、远期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
- 陈丹陈杰陈嘉妍
- 关键词:高血压肾上腺腺瘤螺内酯疗效
-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相关性,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积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升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积分随着病变分支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积分高呈正相关(P<0.05);以心血管事件发生为终点事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积分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且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能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莫小雄莫小庆陈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预后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sCD40L及其预后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1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小剂量(10mg/d,56例)、中剂量(40mg/d,55例)和大剂量(80mg/d,57例)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和血脂水平。并随访(平均7.6±3.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血清sCD40L水平在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而大、中剂量组治疗后分别降低52.4%和52.2%(P均<0.05);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大、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分别减少29.1%和30.1%(P均<0.05),但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通过抗炎作用稳定冠脉斑块,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应以中剂量(40mg/d)为佳。
- 孙华保宁丹霞李泽林陈杰李庆军梁国钦王广兴刘年安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CD40L预后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胺碘酮)与观察组(基础治疗联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联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联合用药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率上升,其治疗效果显著。
- 陈杰揭钰魏文琦
-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美托洛尔胺碘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