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瑞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7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激酶受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和心肌梗死、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PHN组22例,其它血栓形成组20例,其中心肌梗死10例,脑梗死1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上u-PAR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su-PAR。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粒细胞中u-RPAR^+细胞比例皆>90%,其它血栓形成组与健康对照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NH患者外周血粒细胞u-PAR^+胞显著降低,与其它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它血栓形成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u-PAR水平较低,范围较窄,而PNH组血清su-PAR水平显著升高,且离散度较大,与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NH伴血栓形成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PNH患者中血栓阳性组与血栓阴性组比较,外周血粒细胞u-PAR表达率明显降低,血清su-PAR水平显著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NH患者血清su-PAR与u-PAR^+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结论:PNH患者外周血粒细胞u-PAR表达率降低,血清su-PAR水平明显增高,与血栓形成并发症相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u-PAR并检测血清su-PAR有助于监测PHN患者血栓形成。
- 董孝媛徐从高孙国瑞
- 关键词:尿激酶受体血栓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心肌梗死
- 胃瘫患者的营养治疗
- 病例简介■XXX,男,64岁胃癌根治术后25天,呕吐4天患者25天前行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后5天进食流质饮食,术后9天出院.4天前进食半流质饮食后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为棕黄色胃液.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
- 孙国瑞
-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大小的变化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 2003年
- 任兆增周存才孙国瑞
- 关键词:吻合口肝性脑病
-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白蛋白mRNA检测的意义
- 2003年
-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白蛋白mRNA在血行播散中的意义。方法:抽取30例肝癌患者外周静脉血5ml,应用RT-PCR技术对血中白蛋白mRNA进行扩增检测。结果:敏感性实验中,健康人血中存在102以上个肝癌细胞时可测出。30例HCC患者中,白蛋白mRNA的阳性率为60%(18/30);白蛋白mRNA的检出率与肝癌的TNM分期、肿瘤大小、有无门脉癌栓及有无肝外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与血清AFP值无关(P>0.75)。结论:白蛋白mRNA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的灵敏指标。
- 孙国瑞王占民吴小鹏董孝媛
- 关键词:肝肿瘤白蛋白MRNA聚合酶链反应
- 自体皮肤修补静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自体皮肤用于静脉修补的效果。方法10只兔在全麻下手术,用兔耳皮肤修补颈外静脉;4个月后解剖,观察血管通畅情况,血管腔面是否光滑,并行病理检查。结果自体皮肤修补的静脉均通畅,血管腔面光滑,有半透明的膜样组织覆盖移植物表面,病理检查提示血管内皮化发生,但局部均形成了皮脂腺囊肿。结论自体皮肤修补静脉可取得很好的血管通畅效果,可产生血管内皮化,需进一步研究以解决皮脂腺囊肿这一问题。
- 周存才曾庆东李迎春孙国瑞李占元
- 关键词:静脉皮肤血管外科手术
-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CT诊断(附3例报告)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CT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可能性。方法 :结合正常胆管、胰管汇合部解剖 ,复习 3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的CT表现。结果 :正常情况下 ,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胰胆管合流异常时 ,可见两者在十二指肠壁外直接汇合 ,此为直接征象 ;或是胆总管与主胰管先呈“双管征”样排列 ,在其后的断层图像上则成为一个管道 ,虽未看到直接汇合 ,但实际上已经汇合 ,此为间接征象。结论
- 周存才李传福孙国瑞李占元董典宁王天宝张宗利姜旭生
-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卓-艾综合征一例误诊分析
- 2003年
- 患者男性,60岁.因"腹泻2年,加重伴上腹部疼痛、反酸1个月,呕吐半个月"以"幽门梗阻"住院.2年前开始出现水样腹泻,每日5~6次,无其它不适,在当地医院多次作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炎".
- 王庆驹刘祥马如林周存才孙国瑞
- 关键词:误诊病例手术
- 术后胆道造影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周存才李占元曾庆东李传福李平王惠孙国瑞吕斌
-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术后十二指肠壁系统疾病造影表现
- 早期胃癌CD44v6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组织CD44v6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灶行CD44v6免疫组化检测,对清扫的常规HE染色阴性的782个淋巴结行CK20免疫组化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对CD44v6在原发灶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深度等的关系,以及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4例早期胃癌患者23例CD44v6染色阳性,6例14个淋巴结内有微转移。23例CD44 v6表达阳性的患者中4例(17.39%)发生微转移,31例CD44v6表达阴性的患者中2例(6.45%)发生微转移。结论: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深度相关。CD44v6染色阳性与肿瘤直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侵犯深度相关。原发灶CD44染色阳性与淋巴结微转移有相关性。
- 孙充兵何庆泗孙国瑞甄军晖
- 关键词:淋巴结微转移CD44V6CK20
-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诊断被引量:3
- 2006年
- 周存才曾庆东李传福华伯埙孙国瑞李占元蔡鹏举钱国芳
-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磁共振诊断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十二指肠壁急慢性胰腺炎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