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丽

作品数:3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史诗
  • 2篇语境
  • 2篇身份建构
  • 2篇诗性
  • 2篇史诗性
  • 2篇托尼·莫里森
  • 2篇乔伊斯
  • 2篇莫里森
  • 2篇课堂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岛上
  • 1篇心理空间
  • 1篇信息化
  • 1篇形象之比较
  • 1篇叙事

机构

  • 20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杨晓丽
  • 3篇郭丽峰
  • 1篇梁艳

传媒

  • 4篇山西高等学校...
  • 2篇哈尔滨学院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当代教研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佬》的史诗性及其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建构被引量:3
2015年
汤亭亭的《女勇士》以华裔神话叙事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危机的焦虑和诉求,其后出版的姊妹篇《中国佬》则进一步以其小说的史诗性强化对这一未解决的文化身份现状的吁求。从神话叙事到史诗构建,汤亭亭践行了《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序言中所称的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家族史诗和种族冲突的作品大量涌现。文章从分析《中国佬》独特的神话叙事出发,解构小说所具有的文学史诗性,分析其史诗建构的基本要素、史诗的英雄性和家园意识,揭示其史诗性叙事所承载的对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建构的理想设想和实践。
杨晓丽
关键词:《中国佬》华裔美国人史诗性文化身份
简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史诗性主题被引量:1
2020年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史诗性小说领域最与众不同的小说家,他美国边疆神话为基础建构美国史诗性小说,宣扬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代表作《路》塑造了父子二人在光怪陆离的类像世界中艰难的求生之旅,小说着力渲染与主流小说不同质的“路”的三重隐喻主题:生命、暴力、救赎,这一系列相互异质却又相互关联的主题变奏以后启示录式的叙事文本深入探究人性,提升了美国边疆史诗性小说的高度,进一步扩延了美国文学的深度和广度。
杨晓丽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路》
《木鱼歌》:跨种族女性边缘人之悲情“歌书”
2019年
林露德通过作品,木鱼歌,把创作主题由单纯的描述美籍华裔的悲苦移民史,扩展到不同种族中边缘女性的悲情血泪史.三位不同种族的边缘女性,虽各有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思想境界,但其悲苦遭遇的实质却大抵相似,无论生活水准、社会地位如何,她们在本质上都被剥夺正常的求知权、自由权,并被赋予扭曲且异化的家庭观和道德观.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吕金功生活中的三位不同种族边缘女性的生活遭遇与人生经历,揭示美国那段特殊时期里边缘女性在求知权、自由权、道德观和家庭观等方面表现出的诸多不平等.
杨晓丽
关键词:种族边缘女性
认同中的消解 服从中的竞争——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对《圣经》的戏仿
2017年
美国杰出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创作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以区别于西方主流白人作家的视角对黑人社区、黑人寻根过程进行了全景再现。在大量使用《圣经》典故、人物、意象的同时,莫里森将黑人边缘群体的经历置于叙事中心,在顺从白人《圣经》文化的幌子下让失语状态下的他者发出声音,描述了黑皮肤白心灵的"奶娃"如何从同化、反抗到重拾黑人传统文化精神"飞翔"的过程。在三重文化视野关照下,莫里森从女性文化和黑人文化两大边缘文化视角对代表着白人男权文化的《圣经》进行了戏仿,重新审视了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关系,探讨了黑人种族的未来发展问题。
郭丽峰杨晓丽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圣经》戏仿
《雪花秘扇》的空间叙事被引量:1
2017年
《雪花秘扇》是华裔作家邝丽莎最受关注的作品,小说以时间为叙事顺序,讲述了百合和雪花一对"老同"之间一波三折的友情纠葛。通过空间这一能动的叙事力量的构建和易变,小说也揭示了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身份的动态建构,有效推动了叙事进程。
郭丽峰杨晓丽
关键词:社会空间心理空间
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奥尔岛上的珍珠》
2017年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的著名小说《奥尔岛上的珍珠》,讲述了两名孤儿玛拉和摩西在新英格兰地区奥尔岛村民佩内尔先生家生活成长的故事。文章从创伤理论角度出发,探寻和分析被收养的孤儿玛拉和摩西如何忘却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和从过去的创伤中复原,找准自己人生定位,不断成长的过程,揭示了创伤复原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梁艳杨晓丽
空间视域下莫里森《天佑儿童》中的身份建构被引量:2
2019年
托尼·莫里森的第11部小说《天佑儿童》从家庭空间、工作空间和个人空间展现了种族主义、肤色权利和消费文化对现代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破坏性影响:家庭空间沦为种族操演下的幽闭空间,造成了个体身份的断裂;消费文化主导的工作空间物化了个体,使其获得虚假的主体构建;以公寓为代表的个人空间实质是消费文化在私人空间内的延伸,构成了幽闭自我的另一重空间。在空间的流动中,莫里森探讨了深黑肤色女性走出幽闭空间、超越异化、重构自我的途径,揭开了空间与身份建构的互动关系。
郭丽峰杨晓丽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身份建构
乔伊斯与伍尔夫笔下双性同体形象之比较
2009年
作为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和英美意识流小说家的杰出代表,乔伊斯和伍尔夫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两位意识流大师不仅生卒年相同,成长经历、创作背景相似,而且在小说创作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双性同体的视角来比较他们在刻画双性同体形象的异同。
杨晓丽
关键词:伍尔夫乔伊斯双性同体
信息化语境下翻转课堂在本硕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以大数据为特征的信息化语境对英语教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其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高效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硕英语翻转课堂包括对学习主体的分析、课程的设计与内容的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杨晓丽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
论乔伊斯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艺术被引量:1
2009年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现代派文学巨匠和西方意识流小说大师,他的作品标志着人类写作意识的新阶段。他的代表作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意识流小说的经典。蒙太奇艺术技巧在小说中的使用是乔伊斯大胆实验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乔伊斯对现代小说界的卓越贡献。
杨晓丽
关键词:《尤利西斯》意识流蒙太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