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瑞

作品数:19 被引量:12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肠癌
  • 13篇直肠
  • 11篇直肠癌
  • 8篇直肠肿瘤
  • 8篇肿瘤
  • 8篇肠肿瘤
  • 5篇结直肠
  • 4篇蛋白
  • 4篇低位直肠
  • 4篇低位直肠癌
  • 4篇术后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结直肠癌
  • 4篇结直肠肿瘤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疗效
  • 3篇淋巴结转移
  • 3篇耐药

机构

  • 14篇浙江省人民医...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湖州市中心医...
  • 2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市中医医...

作者

  • 19篇柴瑞
  • 7篇王颢
  • 7篇傅传刚
  • 5篇屠世良
  • 4篇董全进
  • 4篇于志奇
  • 4篇刘连杰
  • 4篇张畅
  • 4篇邓高里
  • 3篇张卫
  • 3篇郑伯安
  • 3篇万子昂
  • 3篇陈晟
  • 2篇孟荣贵
  • 2篇曹傅傲
  • 2篇左志贵
  • 2篇高显华
  • 2篇郝立强
  • 2篇于恩达
  • 1篇林建江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肛肠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通过肛门排便功能及肛肠动力学指标评估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120例拟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5例,B组45例,c组30例)。A组术后予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3个月,B组术后单纯予生物反馈治疗3个月,c组术后不做特别处理,连续观察各组术前、术后2周及干预后第2、6、10、14个月的排便功能及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A组随访第14个月的肛管静息压(t=1.467,P=0.146)、肛管最大收缩压(t=0.774,P=0.441)、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1.856,P=0.067)、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1.498,P=0.138)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t=0.893,P=0.374)较B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8±8.3)、(188.8±19.2)mmHg(1mmHg=0.133kPa)、(22.4±4.5)、(48.1±9.9)、(187.4±25.8)ml。比较A组与c组治疗后第14个月的肛管静息压(t=10.018,P=0.000),肛管最大收缩压(t=15.460,P=0.000)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t=12.835,P=0.000)均显著提高,而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1.546,P=0.127)及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1.754,P=0.084)虽然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随访第14个月的肛管静息压(t=9.239,P=0.000),肛管最大收缩压(t=16.543,P=0.000)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t=11.995,P=0.000)较c组显著提高[(45.2±7.6)mmHg,(185.8±15.8)mmHg及(182.4±26.5)mmHg],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0.009,P=0.993)及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0.476,P=0.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4.4)ml及(44.9±9.9)m1]。A、B组经处理后第14个月排便功能在一般(5~6分)、差(≤4分)的患者数量较前有明显改善,分别为(X^2=13.105,P=0.000)、(
倪小锋余争垚沈苑朱聪屠世良陈晟柴瑞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加味生物反馈治疗低位直肠癌排便功能障碍
基于T2WI图像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直肠癌同步肝转移的价值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直肠癌同步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6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101例伴有同步肝转移,将患者分为为训练组(n=182)和验证组(n=79)。选取每例患者的T2WI图像通过AK分析软件提取纹理特征,然后对训练组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进行降维后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使用单因素逻辑斯回归筛选独立临床危险因素并使用多变量逻辑斯回归结合影像组学标签构建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使用ROC评估列线图和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组中的准确性并通过验证组进行验证,最后基于列线图计算每例患者的同步肝转移风险系数评估其临床效能。结果从T2WI图像中共提取了328个纹理特征,使用LASSO算法降维后筛选出7个价值较大的特征,其中共生矩阵3个、游程矩阵4个。使用多因素逻辑斯回归构建包含了MRI肿瘤T分期和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列线图预测同步肝转移的准确率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0.862和0.844,评估列线图、影像组学标签和肿瘤T分期在所有患者中的准确性分别为0.857、0.832和0.663。基于列线图区分的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中的同步肝转移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2WI图像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作为一种量化工具预测直肠癌同步肝转移。
舒震宇方松华邵园毛德旺柴瑞陈愿君龚向阳
关键词:直肠肿瘤列线图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60例,其中行腹腔镜根治术79例(腹腔镜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81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是否需要镇痛治疗、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是否需镇痛治疗、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显著,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均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柴瑞邓高里屠世良董全进郑伯安任亚俊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根治性手术开放手术近期疗效
T1-2期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和经肛内镜微创手术等多项新技术的开展,局部切除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研究逐渐增多。局部切除术的最大缺点是未清扫相关引流区域的淋巴结,遗留转移淋巴结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也是选择...
王颢傅传刚柴瑞曹傅傲于恩达张卫刘连杰郝立强孟荣贵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PPH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治疗Ⅱ-Ⅳ度痔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共1733例行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共随访1598例患者,随访率92.2%;2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6%;男女发生吻合口狭窄几率及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5例吻合口狭窄患者中,4%为疤痕体质,68%有术中吻合口出血缝合,60%有术后大便不成形,32%有肛门疼痛症状,20%吻合口位置过低。术中多处缝合发生吻合口狭窄几率较术中无多处缝合高(P<0.05)。结论 PPH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几率及程度与性别无关,术中多处缝合止血可增加吻合口狭窄几率,术中吻合口位置较低容易造成吻合口狭窄,术后应保持大便成形。术后通过手指扩肛或手术纵行切开狭窄环等治疗,可达到良好的预后。
胡鑫晔董全进柴瑞邓高里
关键词:PPH混合痔吻合口狭窄
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T1~2期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本组T1~2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1和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CEA水平、肿瘤直径均与其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淋巴结转移和术后随访过程中远处脏器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 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
柴瑞傅传刚王颢刘连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
Twist蛋白和表皮-钙黏附素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Twist蛋白和表皮.钙黏附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wist蛋白和表皮一钙黏附素(E-CD)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采用χ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检验及Cox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CD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90%,明显高于其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63%和42%,P=0.046,P=0.000)。Twis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和30%,P=0.000,P=0.000)。E-CD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48)、浸润深度(P=0.000)、静脉侵犯(P=0.000)、淋巴管侵犯(P=0.030)、淋巴结转移(P=0.001)以及Dukes分期(P=0.016)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P=0.174)、性别(P=0.159)、肿瘤大小(P=0.628)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P=0.153)无关。Twis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00)、浸润深度(P=0.000)、静脉侵犯(P=0.000)、淋巴管侵犯(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病理组织学类型(P=0.010)以及Dukes分期(P=0.000)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P=0.866)、性别(P=0.254)以及肿瘤大小(P=0.972)无关。E.CD蛋白与Twis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0,P=0.000)。E-CD阳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0),Twist阴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00)。静脉侵犯(P=0.045)、淋巴结转移(P=0.040)、Dukes分期(P=0.000)、E-CD(P=0.003)和Twist蛋白的表达(P:0.031)与
郑伯安邓高里董全进赵仲生邓甬川柴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转录因子肿瘤转移预后
应用RNA干扰下调多药耐药蛋白4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照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蛋白4(MRP4)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照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感染RNA干扰技术(RNAi)稳定下调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MRP4的表达。将HCT116细胞分为未感染任何病毒的细胞株(CON)、加阴性对照病毒感染的细胞株(NC)和加RNAi靶点病毒感染的细胞株(KD)3组,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RNA和蛋白水平检测MRP4表达变化,以验证RNAi的有效性。4Gy剂量照射后24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检测细胞增殖,比较RNAi后HCT116细胞株照射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并转染慢病毒质粒,获得稳定沉默MRP4表达的HCT116-KD细胞株,HCT116-KD细胞株MRP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均明显下调(P〈0.05)。照射后24h,KD细胞株凋亡率为(71.7±0.8)%,明显高于CON组[(56.1±0.9)%]和NC组[(59.8±0.8)%](P〈0.05)。照射后48h和72h,KD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火0.05)。结论MRP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照射耐受显著相关,应用慢病毒感染RNA干扰下调MRP4表达可以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照射敏感性。MRP4有可能成为预测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
于志奇张畅柴瑞劳昕元王颢高显华韩一芳张晓青蓸广文傅传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RNA干扰
肾周脂肪面积对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手术结果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与体重指数(BMI)比较,肾周脂肪面积(PFA)对LCME手术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LCME)的26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分为高BMI组、低BMI组;高PFA组、低PFA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FA截断点,多因素线性回归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结果高PFA和高BMI均与更长的手术时间显著相关,但只有高PFA与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χ^(2)=13.500,P<0.01)、更高术中失血量明显相关(t=3.306,P<0.01)。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仅PFA高可独立预测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比值比(OR)=1.056,P<0.01]。此外,PFA与BMI之间的相关性弱(r=0.520,P<0.01)。结论与BMI比较,PFA可更准确预测LCME的手术结果。
万子昂柴瑞陈晟袁航
关键词:结肠癌脂肪
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以HbA_(1c)值> 6. 3%为观察组(n=67),HbA_(1c)值≤6. 3%为对照组(n=5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并分析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及病程更大、更长(P <0. 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吻合口瘘与体质量指数、术前HbA_(1c)、手术时间、肿瘤部位与TNM分期有关(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bA_(1c)> 6. 3%和直肠癌是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术前高水平的HbA_(1c)会增加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陈晟柴瑞屠世良万子昂陈丙辰
关键词:老年结直肠癌吻合口瘘糖化血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