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柯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早期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5例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个月内意外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45例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PCI并置入至少1枚支架(除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或非药物球囊治疗以及同时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者487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术后1个月内意外中断DAPT患者45例进行分析,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8~80(61.7±15.3)岁。中断DAPT原因包括:出血35例;恶性肿瘤手术3例(含2例出血患者);创伤5例;血液病2例;自行终止DAPT 2例。停药期间有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的6例患者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其他MACE;无抗栓替代治疗的39例患者中,5例发生了支架内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11.1%,5/45),除1例为PCI术后2周自行停用DAPT者,其余4例均为PCI术后2周内合并出血患者,停用DAPT时间均在10 d以上,支架内血栓形成分别发生于停用DAPT后第10天、第11天、第11天、第13天,其中2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例死亡;另有1例因脑干出血死亡。结论PCI术后过早停用DAPT潜在很大风险,停药时间早、停药持续时间长、无替代治疗者风险尤高。
- 肖伟哲王传强杨扬陈柯刘婧肖文良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救治作用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分析全程优化护理对相关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程优化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PCI常规护理,全程优化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观察急诊抢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率。结果全程优化组急诊抢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优化组抢救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显著性提高(P<0.05)。全程优化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进行全程优化护理疗效显著,对急救、手术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显著缩短,且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对早、晚期MACE发生率具有降低的意义。
- 陈柯袁哲杨扬王传强陈秋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优化护理救治
- TR Band压迫器在减少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后,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适宜的压迫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300例患者按压迫止血时间不同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0例。观察3组术后压迫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止血效果优于A组,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止血效果好(P>0.05),并发症少于C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后,TR Band压迫止血,2 h后开始放气减压,每次放气2 ml,共放3次气,8 h后解除压迫器,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 秦淑辉王碧莹陈静陈柯
-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桡动脉压迫器
- 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压疮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心力衰竭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压疮上报率、护理纠纷等。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33%、护理纠纷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2.5)分、高危压疮上报率2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压疮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吕秀华李英棉陈柯秦树辉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心力衰竭压疮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创伤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 陈柯崔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