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蕊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干细胞
  • 5篇间质干细胞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4篇骨髓间质
  • 4篇骨髓间质干细...
  • 3篇蛋白
  • 3篇体外
  • 3篇细胞
  • 3篇骨髓
  • 2篇毒性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胎毒
  • 2篇胚胎毒性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毒理
  • 1篇毒性检测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检验检疫...

作者

  • 9篇陈蕊
  • 6篇项鹏
  • 4篇张秀明
  • 3篇李树浓
  • 2篇雷俊霞
  • 2篇余伟华
  • 2篇赵东长
  • 2篇彭延文
  • 1篇张嘉晴
  • 1篇徐彩霞
  • 1篇刘宇
  • 1篇王迎军
  • 1篇余新炳
  • 1篇陈欣欣
  • 1篇孟永春
  • 1篇许瑞云
  • 1篇陈静
  • 1篇李伟强
  • 1篇刘畅
  • 1篇张镜芳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北京日化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骨髓间质干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活化态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从骨髓和肝脏分离纯化培养大鼠MSCs及HSCs,塑料板传代培养激活HSCs;在半透膜(transwellinsert)上接种MSCs,在6孔塑料培养板上接种HSCs,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大鼠正常肝细胞系(BRLs)及HSCs培养分别作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与结蛋白的表达,IBAS2.5软件分析阳性染色表达量。结果:HSCs与MSCs共培养24h,HSCs表现轻度增殖抑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HSCs增殖活性受抑制更明显,在48h和72h的抑制率分别达15.7%与30.3%,与BRLs共培养体系比较有显著差异;与MSCs共培养72h,HSCs表达α-SMA量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BRLs及HSCs培养体系(50.2%vs90.2%、95.6%,P<0.01);而结蛋白表达的量在3组共培养体系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MSCs具有分泌细胞因子抑制HSCs增殖活性的潜能,在治疗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作用。
赵东长陈蕊余伟华雷俊霞彭延文刘宇张秀明李树浓项鹏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肝星状细胞增殖平滑肌肌动蛋白
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的建株(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方法:收集3.5d.p.c.的囊胚,培养在预先铺有小鼠成纤维细胞(MEFs)的高糖DMEM培养液中。3-4d后,挑出内细胞团(ICM),消化后重新种到新鲜的有MEFS培养液中。等到有典型的ES样集落长出,即传代以得到永久ES细胞系。通过分析碱性磷酸酶活性,SSEA-1,Oct-4的表达和形成畸胎瘤的能力来鉴定ES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获得的两个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绝大多数细胞具有正常的核型(40,XY),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SSEA-1,Oct-4表达阳性,ES细胞注入SCID鼠后可获得来自3个胚层的组织。结论:建立了两株具有长期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
张嘉晴余伟华张秀明彭延文李伟强陈蕊余新炳李树浓项鹏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杂交ES细胞系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骨髓间质干细胞示踪技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hrGFP)标记技术在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中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BMSCs)的示踪作用。用293FT细胞包装含hr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收集病毒液转染rBMSCs,转染后细胞持续表达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81.3%。将hrGFP标记的rBMSCs与生物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支架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的细胞在支架表面很好地黏附、增殖。成骨诱导后,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内部及支架表面均有COLⅠ的阳性表达。说明HrGFP标记技术能直观有效地观察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过程中细胞的黏附、生长及成骨分化等行为。
徐彩霞项鹏陈蕊王迎军陈晓峰孟永春刘畅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骨髓间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
新型茂钛催化剂用于间规聚苯乙烯-b-无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陈蕊
关键词:催化剂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茂钛催化剂
人胸骨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2006年
【目的】研究胸骨来源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方法】抽取人胸骨骨髓.用密度为1.077 g/mL的Ficoll-Paque分离液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利用hMSC的贴附特性进行纯化及培养,对获得的hMSC进行表面抗原、成骨、成脂等签定。A、B、C组分别用5、10、15μmol/L 5-氮胞苷(5-Aza)或D组15μmol/L 5- Aza联合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h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透射电镜观察是否具有心肌特异性的超微结构。【结果】来源于人胸骨的hMS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与其他来源的hMSC一致,表达hMSC特征性表面抗原,能被体外诱导成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各组hMSC诱导后免疫荧光染色心肌细胞特异性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阳性,其中单用5-Aza的A、B、C组的阳性率低,只有5-Aza联合bFGF的D组阳性率约为20%~30%。透射电镜显示诱导后的hMSC具有心肌特征性超微结构,如肌丝、闰盘、心房颗粒。【结论】胸骨骨髓来源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与其他部位来源的间质干细胞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在体外被一定浓度的5-Aza或5-Aza联合bFGF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中15μmol/L 5-Aza联合诱导效果最好。
曹勇张镜芳陈欣欣陈蕊张秀明项鹏
关键词:胸骨心肌样细胞5-氮胞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性:受体肝内干细胞存活时间、肝星状细胞活化程度及生存分析的7周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强大的增殖和分化为肝细胞能力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对其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及肝功能和生存分析,并对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病理对照组7周内的相关情况予以对照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10在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于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动物分组:选用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5只为供体,供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雌性6周龄Wistar大鼠60只,其中50只被造成肝纤维化模型,在首次用二甲基亚硝胺处理后的第10天,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2组: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10只(为受体),于治疗39d后结束实验,取材分析病理对照组40只。另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②肝纤维化模型制作:在实验的当天,给予10g/L二甲基亚硝胺溶液(生理盐水配置)1mL/kg,腹腔注射,每周连续3次,共6周。③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组:每只大鼠输注3×106个骨髓间质干细胞;病理对照组: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骨髓间质干细胞。④动物的一般生活状态:每天观察饮食、活动、二便、体质量、皮毛、呼吸情况等。⑤肝脏的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将肝组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⑥肝星形细胞及其活化程度检测:前者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后者以德国IBAS2.5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分析。⑦肝脏胶原分布的相对含量检测: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从而反映肝纤维化程度。⑧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氯胺T法。⑨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⑩血清层粘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瑏瑡雄性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在雌性大鼠肝内的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的表达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瑏瑢统计学分析: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赵东长雷俊霞陈蕊张秀明许瑞云李树浓项鹏
关键词:干细胞二甲基亚硝胺
胚胎干细胞试验评价化妆品化合物的胚胎毒性
2011年
欧盟化妆品法规(第7次修正)提出了替代化妆品动物实验的时问表,这一法规促使化妆品成分胚胎毒性体外测试体外方法获得认可。胚胎干细胞试验(EST)是目前经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ECVAM)验证的最理想的预测化合物胚胎毒性的体外方法。本研究选择化妆品相关的6种化合物,氢醌、丁子香酚、肽酸酯、三氧化二锑(III)、硝酸钕(III)和三聚氰胺,用EST法研究其潜在胚胎毒性,以5-氟尿嘧啶和青霉素G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通过计算三个终点IC503T3、IC50ES和ID50,由预测模型(PM)判断胚胎毒性。氢醌、丁子香酚和三氧化二锑(III)是强胚胎毒性物,肽酸酯、硝酸钕(III)和三聚氰胺是弱胚胎毒性物。本研究结果为EST方法应用到化妆品领域以外的领域提供有用的参考。
陈蕊陈静程树军项鹏
关键词:化妆品胚胎毒性
胚胎干细胞实验法在化妆品胚胎毒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化妆品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用品,其安全性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化妆品及其原料的毒性检测是化妆品工业不可忽视的工作。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是指一些化学物质对胚胎的毒害作用,表现为影响胚胎的发育、导致胚胎发育停滞...
陈蕊
关键词:卫生毒理胚胎毒性免疫学检验
文献传递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转基因实验研究
一、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转基因实验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s)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它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
陈蕊
关键词: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转基因慢病毒载体绿色荧光蛋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