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云凤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2篇阳性
  • 2篇胎儿
  • 2篇皮试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素
  • 2篇青霉素类
  • 2篇青霉素类药
  • 2篇青霉素类药物
  • 2篇类药
  • 2篇类药物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蛋白
  • 1篇毒副作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组织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缺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机构

  • 6篇青岛市第三人...
  • 2篇山东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青岛市卫生科...
  • 1篇泰安市第一人...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8篇韩云凤
  • 2篇黄庆先
  • 2篇侯为开
  • 1篇刘骞
  • 1篇黄艳波
  • 1篇王坤
  • 1篇徐华
  • 1篇许丹丹

传媒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有关青霉素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1994年
青霉素用于临床已有5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治疗感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抗菌药物。本文结合临床及文献复习对青霉素应用中有关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有关青霉素皮试问题 为了避免苄青霉素(简称PG)的过敏反应,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在应用之前均需作皮试。目前国内采用的PG皮试液尚不是一种理想的制剂,存在假阳性的缺陷,为克服这一问题,国外已开始采用新型PG皮试剂。 1、PG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上引起过敏反应的最主要的一类药物,占全部药物过敏反应的20~28.8%。现已清楚过敏的原因是其活性代谢产物与蛋白共价结合后诱发的免疫反应。其主要代谢物为苄青霉噻唑酰(BPO)。
韩云凤
关键词: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皮试活性代谢产物假阳性抗原性
山东沿海地区Graves病患者糖调节异常特点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山东沿海地区汉族Graves病(GD)患者糖调节状态变化,并比较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同阶段糖调节状态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来自山东沿海地区的Graves病患者106例,男性45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34 ±5)岁.按患者所处治疗阶段分为3组,即初治组(GD1组,35例)、治疗期组(GD2组,37例)和减量期组(GD3组,35例),并选取年龄相当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入选患者均继续接受正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nsRT),观察血糖、胰岛素、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和InsR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的变化.应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比较.结果 基线时,GD各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NC组(F =29.85,P <0.05);OGTT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NC组(F=22.54、87.96,均P<0.05);GD各组△I30/△G30显著低于NC组(F=17.22,P<0.05);GAUC、INSAUC均显著高于NC组(F=79.09、112.77,均P<0.05);GD各组间相比,GD1、GD2组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GD3组(F=17.19、48.88,均P<0.05);治疗6个月后,GD各组血糖、胰岛素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F=13.06、55.72,均P<0.05);GAUC、INSAUC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F=53.08、96.98,均P<0.05).结论 沿海地区GD患者存在糖调节异常,主要特点是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受损,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正常后糖调节改善,糖耐量异常减轻和高胰岛素血症改善,但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并无明显改善.
黄艳波黄庆先郇芹王坤韩云凤孙汉辰侯为开
关键词:GRAVES病糖调节异常胰岛素分泌
硝苯啶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995年
林承矩韩云凤
关键词:硝苯啶药物相互作用西咪替丁抗癌药
非传统抗溃疡病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
1990年
近10年来,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不断问世的同时,人们发现一些非传统抗溃疡病药物亦具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并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就此概述如下。一、乙酰氨基锌(ZAC) 经动物实验发现。
林承矩鞠福祥韩云凤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溃疡抗溃疡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胎儿的毒副作用被引量:4
1995年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胎儿的毒副作用林承矩,韩云凤,鞠福祥(青岛市卫生科技馆26602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Ⅰ)可竞争性地阻滞血管紧张素Ⅰ(A-Ⅰ)转化为A-Ⅱ,从而减少A-Ⅱ和醛固酮的生成。由于妊娠期A-Ⅱ水平升高,故ACE-Ⅰ经常...
林承矩韩云凤鞠福祥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胎儿毒副作用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1996年
青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护理角度上对皮试及应用中若干问题探讨如下。 1 皮试 青霉素药物是临床上引起过敏反应最主要的一类药物。占全部药物过敏反应的20%~28.8%,据1968~1977年WHO报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7%~10%,过敏休克发生率为0.004%~0.015%。在青霉素治疗病人中,每百万人有15~20人死于过敏休克。 1.1 皮试的方法:包括划痕试验和皮内试验两种。一般病人只做皮内试验,对某些特殊病人,应先划痕试验,如阴性反应,方能进行皮内试验。 国内目前有采用离子导入法的快速试敏仪,将试液(1万U/ml)1滴滴到负极方形头纱布上,不需刺破皮肤,无痛。10′观察反应,安全、快速、简便。
姜绍娟韩云凤
关键词:青霉素类药物药物皮试皮试液浓度过敏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皮试阳性率
某些常用药物的致畸作用被引量:1
1995年
人类出生缺陷的原因是多种的,其中5%~10%是由包括药物在内的环境因素引起的,50%~60%的畸形原因不明,0.5%是因染色体畸变之故,剩余的20%~30%是由遗传因素所致。由药物引起的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约为2%~3%。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药物用于临床前都进行了严格的致畸性动物试验,但因动物之间存在种属的差异,不同的动物经常出现不同的致畸性结果,加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差别,药物致畸性的结论很难在临床前确定。本文结合临床资料文献复习,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致畸性综述如下。 1、叶酸拮抗剂——氨甲蝶呤和氨蝶呤的动物试验证实可使胚胎致死,曾用作堕胎药。
林承矩韩云凤鞠福祥
关键词:致畸作用致畸性常用药物神经管缺损胎儿异常先天性心脏缺损
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大鼠心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大鼠糖尿病模型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心肌GLUTl和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外40只建立糖尿病模型。取建模成功糖尿病大鼠36只(DM组),随机分为糖尿病血糖未控制组(A组,血糖〉16.7mmol/L)、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血糖14~16.7mmol/L)、糖尿病血糖控制一般组(C组,血糖10~13.9mmol/L)和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组(D组,血糖〈10mmol/L),每组9只。腹腔注射甘精胰岛素,12周后称体质量,取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将大鼠处死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GLUTl和GLUT4mRNA。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心肌组织GLUTl和GLUT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胰岛素控制血糖后,DM组心肌组织GLUTl和GLUT4m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A组、B组、c组和D组表达量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心肌组织GLUTl和GLUT4mRNA表达水平与血糖及HbA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糖长期慢性升高可使DM大鼠心肌组织GLUTl和GLUT4mRNA的表达降低,是机体对长期高血糖的一种代偿性保护。
韩云凤徐华刘骞孙汉辰许丹丹侯为开黄庆先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