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禄 作品数:10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 被引量:5 2020年 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用,并提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定义为: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地质发展阶段(如新元古代,寒武纪等)内形成的地层,通过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沉积和气候环境、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记录的综合调查分析对比后,所进行的地层地理分布划分.根据新含义,本文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实例,拟定出构造-地层区划的主要依据是:全球洋陆重建分布、地层建造大类、基底和盖层地层序列和洋陆转化时间、地层序列完整性与接触关系、地层岩性岩相序列对比、造山带对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造山带叠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生物古地理区系、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古气候分区、区划边界11条识别标志. 张克信 何卫红 徐亚东 姚华舟 张雄华 林启祥 季军良 骆满生 宋博文 于洋 韩凤禄 寇晓虎 王嘉轩 王丽君关键词:寒武纪 地层学 周口店地质实习中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探讨 2017年 本文总结了周口店地区从北京猿人发现到现在85年来的古人类研究历程,认为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应该纳入到周口店野外地质的实习中,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方法;认为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以及建立生物和地质融合的综合研究的概念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认识当前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韩凤禄 穆云涛 徐冉关键词:北京猿人 地质教学 解密白垩纪的巨龟——南雄龟 2023年 提起白垩纪,你可能会想到在陆地奔跑的恐龙或者在天空翱翔的翼龙。实际上,在一亿年前的亚洲和北美洲,还生活着一类体型硕大的龟鳖。这些龟鳖被称为南雄龟,是和恐龙同行的生物。早在1923年,Zdansky就曾在山东省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一块龟鳖骨板碎片。这件化石表面覆盖着由凹坑和脊组成的特殊网状纹饰。 柯宇铮 韩凤禄关键词:龟鳖 白垩纪 恐龙 湖南株洲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南方上白垩统产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但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对湖南株洲天元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化石点恐龙种类丰富,可能包括至少两种蜥脚类、三种兽脚类和一种鸭嘴龙类。其中部分蜥脚类材料可能归属于梁龙超科,填补了该类群在东亚上白垩统的空白记录;一个蜥脚类坐骨则显示泰坦巨龙类的典型特征。兽脚类材料可能来自于小型的虚骨龙类、暴龙科和鲨齿龙科。前两者为晚白垩世的常见类群,而鲨齿龙科的化石记录在上白垩统非常少见。本文为鲨齿龙科可能在东亚一直延伸至晚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地区多门类恐龙化石的发现表明我国南方恐龙的种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可能是梁龙类和鲨齿龙类的最后栖息地。株洲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恐龙的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韩凤禄 邢海 童潜明 Corwin Sullivan 徐星 武瑞 胡能勇 童光辉关键词:恐龙 晚白垩世 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与其他生物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燕辽生物群已发现脊椎动物54属58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但其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其成因机制还未有详细研究。本文对该生物群脊椎动物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时代的其他生物群脊椎动物类型进行对比,这为认识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早期代表道虎沟生物群与晚期代表玲珑塔生物群虽存在时代上的传承关系,但生物组合特征明显不同。对比燕辽生物群与相近时代的新疆五彩湾动物群和四川大山铺恐龙动物群,脊椎动物组合特征差异显著。燕辽生物群恐龙类群主要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还包括一些小型鸟臀类恐龙。另外还具有非常丰富的翼龙和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生态多样性高,适应飞行、树栖、水生、穴居等多种生活方式,但是脊椎动物的类型与同时代的相近地区明显不同。翼龙、恐龙和哺乳动物等类群都展现出独特的生物组合特征。有证据表明该时期东亚地区与其他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结合陆生脊椎动物组合特征推测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与外界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 刘璠 武瑞 韩凤禄关键词:燕山运动 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 古环境 陕西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一离片椎类牙齿化石 2022年 陕西省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中三叠统铜川组发现一枚牙齿化石。该枚牙齿具有如下特征:牙齿细长,外形呈圆锥形,齿冠基部横截面为圆形,齿冠整体较直,沿长轴稍微向后缘弯曲,齿冠表面无齿脊和锯齿分布,发育纵向延伸的沟槽状纹饰。通过与鳄型类、蛇颈龙类和离片椎类的牙齿比较,该标本可以归入离片椎类。这枚牙齿化石为这一类群在中三叠统铜川组的首次发现,代表了离片椎类在华北板块最晚的化石记录。 武瑞 涂黎 韩凤禄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中三叠世 铜川组 中国上白垩统窃蛋龙科一新属种(兽脚类:窃蛋龙类)(英文) 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可能发现于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地层中一件标本报道了窃蛋龙科一新属种——斑嵴龙。新标本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属种的特征:由前颌骨和鼻骨形成的脊冠具有阶梯状的后端,表面有两个纵向的沟槽和许多倾斜的条痕;外鼻孔延长,其后侧与眶骨相近;翼骨腭骨支背缘有一深窝;齿骨后背缘有纵向沟槽;上隅骨前背缘有小结节。斑嵴龙腭部和下颌的一些特征不同于窃蛋龙科的其他属种,但近似于更原始的窃蛋龙类。这些特征表明斑嵴龙代表窃蛋龙科中相对原始的一个属种。这一系统发育假说得到了定量的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斑嵴龙的发现不仅增加了晚白垩世窃蛋龙科的分异度,而且为这一类群的特征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徐星 韩凤禄关键词:晚白垩世 虔州豫俊兽(Yubaatar qianzhouensis sp.nov.):江西赣州盆地首例晚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 2021年 本文报道了产自江西省赣州市上白垩统赣县河口组的一件多瘤齿兽类标本,这是江西省报道的首例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此标本头骨后部横向扩展,额骨较小,后端尖并构成眼眶的内侧边缘,M1具三列齿尖,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其归入纹齿兽超科。与河南晚白垩世的中原豫俊兽形态较为相似,但是两者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因此建立一个豫俊兽属新种——虔州豫俊兽(Yubaatar qianzhouensis sp.nov.),鉴定特征为:m1齿尖式为7︰6;M2齿尖式为1︰3︰3;m1颊侧后部存在一道小脊;虔州豫俊兽m2和m1的长度比例小于中原豫俊兽;冠状突呈楔状,末端尖。虔州豫俊兽的发现不仅扩展了晚白垩世多瘤齿兽类在东亚地区的地理分布和物种多样性,并且也扩展了中生代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 胡金锋 韩凤禄关键词:上白垩统 内蒙古上白垩统窃蛋龙科一新属种及其地层学意义(英文) 被引量:2 2013年 记述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临河巴彦满达呼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的窃蛋龙科新材料并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戈壁乌拉特龙(Wulatelong gobi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种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科成员的独特特征:外鼻孔大而细长,腹端低于前上颌骨中部;上颌骨的颧骨支呈带状,并向后延伸至眶前隔之后,叠覆于颧骨外侧面;外侧视,上隅骨的前背突基部收缩。戈壁乌拉特龙具有一些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不具有的近祖特征,而与更原始的窃蛋龙类接近,说明戈壁乌拉特龙代表了窃蛋龙科中一个相对原始的属种。这些近祖特征包括:下颞颥孔的背缘较窄,泪骨的前突和后突相对较长,外翼骨和外下颌孔的位置都相对靠后,肩胛骨短而纤细,肠骨的耻骨茎较坐骨茎向腹侧延伸更长并前后向更宽,坐骨较短,以及第三跖骨近端侧扁等。因此戈壁乌拉特龙的系统发育位置可能居于原始窃蛋龙类和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之间。对巴彦满达呼恐龙动物群的初步分析支持巴彦满达呼红层代表了蒙古高原戈壁地区上白垩统红层中的最早沉积层位的结论。 徐星 谭庆伟 王烁 舒柯文 洪大卫 韩凤禄 马檠宇 谭林 肖东湖南株洲天元区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层时代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3 2020年 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的戴家坪组发现了新的恐龙化石产出点.然而,关于赋存该恐龙化石地层的时代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和孢粉数据对恐龙化石点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从恐龙化石点的关键层位采集了孢粉和碎屑锆石样品,经过室内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孢粉化石鉴定获得15属18种;根据具有时代意义的孢粉特征分子可以得到其共存延限带Aquilapollenites coriaceus-Betpakdalina pentaoculoides,把戴家坪组时代厘定为晚白垩世坎潘期(Campanian)-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碎屑锆石U-Pb年龄峰值主要为6个阶段:200~320 Ma、390~450 Ma、740~950 Ma、1020~1100 Ma、1640~2000 Ma和2440~2600 Ma,指示戴家坪组粗粒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盆地SE侧的近源幕阜罗霄山,而细粒的沉积碎屑可能部分来自NW侧的黄陵等地区. 朱宁 徐亚东 武瑞 武瑞 韩凤禄 童潜明关键词:晚白垩世 孢粉 碎屑锆石 古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