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石油管理局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HB-100/70压裂井口装置研制成功
- 1996年
- 韩振华
- 关键词:水力压裂油层
- 压裂裂缝垂向延伸的人工控制技术被引量:34
- 1995年
-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垂直裂缝高度人工控制技术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压裂裂缝形成初期,填加低密度上浮剂或高密度下沉刻,从而增大裂缝垂向末梢的阻抗值和假滑动效应,形成人工遮挡层,限制裂缝垂向上的过度延伸,防止压穿上下水层,提高压裂液效率、裂缝效率及压裂的有效性,降低压裂成本,增加油井产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说明本文所用方法在垂向裂缝的人工控制上是可行的。
- 卢修峰刘凤琴韩振华
- 关键词:裂缝延展性水压驱动压裂驱油
- 内涂层油管在防蜡井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4年
- 韩振华郑银强
- 关键词:油管内涂层防蜡采油井
- 原油稠化压裂液室内筛选及现场应用
- 1999年
- 针对华北油田岩性致密、泥质含量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的砂岩储层采油速率低的难题 ,开展了对原油稠化压裂液的室内筛选和现场应用研究。室内筛选配方以自产原油为基液 ,添加胶凝剂和交联剂 (交联比为 0 .1) ,使基液稠化为冻胶 ;在冻胶体系中 ,加入耐温剂 ,增大其耐温能力 ;压裂施工时 ,再加入交联剂和破胶剂 ,提高原油稠化压裂液的耐剪切性能。经现场配液和对 4口压裂试验井的选井、施工和效果对比 ,证实原油稠化压裂工艺技术是改造低渗透。
- 韩振华刘战营倪光辉魏跃进
- 关键词:华北油田采油速度油基压裂液增产效果
- 一次值得借鉴的压裂施工
- 1996年
- 华北油田所辖的廊东油田是典型的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具有岩性致密、泥质含量大、强水敏性等地质特征。投产初期,单井产量较高,但生产一、二年后,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也快,以致长期处于低效开发状态。“七五”期间曾进行压裂增产,但效果并不理想。1994年12月,华北局与加拿大法玛斯特公司合作,对安69-45井进行水力压裂,取得了理想的增产效果。该文简要介绍该区块的地质特征和低效开发状况,具体介绍安69-45井压裂施工技术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压裂效果的做法。
- 韩振华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压裂施工
- 从稠油的流变性谈稠油试油系列工艺技术被引量:4
- 1995年
- “九五”期间,稠油储量在接替原油上产方面将起重要作用.文中简述了稠油的流变性及其特征,论述了外界条件(如温度、降粘剂、降凝剂、磁场、轻质油、溶解气、清水)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机理,针对高粘稠油和高凝、高粘稠油的特点,列举了三种高粘稠油试油工艺和七种高凝、高粘稠油的试油方法,并指出了其优缺点.
- 韩振华
- 关键词:稠油油藏高凝原油流变性试油
- 发展常规工艺技术提高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水平被引量:2
- 1998年
- 华北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可分为裂缝-孔隙型、溶洞-裂缝型、溶洞-裂缝-孔隙型三类。20年的开发历程,按照产油状况为主的储层动态特征和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结合产油量和含水率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产、稳产阶段,主导增产技术是酸化;产量快速递减阶段,主要增产技术是卡(堵)水,配以提液、酸化措施,钻加密井;低产缓减阶段,主要挖潜工艺技术是化学堵水、选择性提液、停注降压开采,还有钻调整井、开窗侧钻、封固出水段并在含油段射孔、注氮气等。结论是,发展并高标准应用常规技术仍是提高开发水平的主要手段。
- 韩振华曾久长周俊
-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油田
- 调整技术结构 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 1997年
- 在“八五”期间,华北油田的主力油藏相继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其特点是单井日产油量低、油井状况日趋恶化、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变差、原先适应油藏开发特点的井下作业技术结构显得不适应了。目前油田开发资金短缺,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针对油藏开发特点。调整井下作业技术结构,采用适用的挖潜工艺技术,确立“九五”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势在必行。
- 韩振华
- 关键词:砂岩油藏增产措施套管损坏井水力压裂保护油层油水井
-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工艺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被引量:2
- 1998年
- 酸化工艺技术是新井试油、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解堵和改造油层的重要措施。根据华北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油田开发三个阶段的增产、挖潜特点,论述了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工艺技术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应用。即针对各个开发阶段的挖潜特点,选择合理的酸液配方和施工工艺参数,或结合机械卡水、化学堵水和深抽提液等措施,进行配套施工,能取得理想的增油、挖潜效果。
- 韩振华赵强
- 关键词:碳酸盐岩地质特征基质酸化
- 深度酸化-临堵-返排残酸液综合工艺在低渗油藏增注调剖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4年
- 如何提高低渗透砂岩油藏和较高渗透砂岩油藏增注调剖效果,是华北油田开发中的难题。通过综合运用深度酸化-临堵-返排残酸液三种工艺措施,解决了以上难题,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工艺原理、单井施工实例和效果分析,经与其它工艺措施后的单井效果进行比较,充分显示了综合工艺的优越性。
- 韩振华王纲曾久长
- 关键词:低渗透油层油层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