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相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总管切开内置引流一期吻合
- 蔡一亭施亚周黄洪勋丁新德吴炜汪建新顾志相黄敏吴美娟
- 该课题创新点及特色在于内置引流替代传统的“T”管外引流。由于采用了内置引流,可以一期缝合胆总管。该术式是一种集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两者优势为一体的安全实用、简便易行且符合人体生理的胆总管探查术后引流的新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
- 关键词:
- 关键词:引流内置胆总管
- 大肠癌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14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肿瘤、瘤旁1 cm和瘤旁8-10 cm肠壁组织(正常肠壁组织)中CD3+、CD4+、CD8+、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细胞)和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水平,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评估这些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肿瘤组织中CD3+、CD4+、CD8+、NK细胞、DC细胞和Foxp3+Tregs表达量显著高于瘤旁1 cm组织及正常肠壁组织(P均〈0.05);肿瘤组织中CD8+、NK细胞和DC细胞高表达组T3、T4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例数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均〈0.05);肿瘤组织中Foxp3+Tregs高表达组高TNM分期、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例数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均〈0.05);肿瘤组织内Foxp3+Tregs高表达与TNM高分期和差的预后有显著关系(P均〈0.05),并且是术后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组织中Foxp3+Tregs表达量与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组织中Foxp3+Tregs高表达是大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冯国光陈峰丁新德朱松明高铭顾志相
- 关键词:大肠癌细胞免疫预后
- 老年大肠癌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0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187例,女169例;年龄70~94岁,平均76.6岁。肿瘤位于结肠224例,直肠132例。乳头状及管状腺癌287例(80.6%),黏液腺癌45例,印戒细胞癌13例,未分化癌11例。DukesA期22例(6.2%),B期128例(36.0%),C期132例(37.1%),D期74例(20.8%)。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75例(77.3%)行根治性切除,69例行姑息性切除,11例行单纯永久性结肠造口术,1例仅行剖腹探查加肿瘤活检术。总切除率为96.6%。手术死亡4例(1.1%)。荻随访329例(92.4%),总的2a和5a生存率分别为87.2%和59.9%。结论对老年大肠癌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原则是尽可能根治性切除原发肿瘤,预防或解除梗阻,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顾志相冯国光吕强陆耀
- 关键词:大肠癌老年人外科治疗
- 复杂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镇痛药使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显著性缩短,但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率、腹腔脓肿发生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肠梗阻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
- 顾志相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术
- 腹腔镜与开腹全系膜切除术治疗118例直肠癌疗效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9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行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效果、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手术风险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肠胃功能恢复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16.95%(P<0.05);观察组保肛率达到81.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10%(P<0.05);两组2年复发率和转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创伤小,根治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综合疗效优于开腹根治术。
- 陆耀冯国光顾志相陈明干龚庆豪崔龙
-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 腹腔镜治疗消化道穿孔型白塞氏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2年
- 白塞氏综合征(BD)是一种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概率较小,导致消化道穿孔更少见,我们收治一例患者,表现为消化道穿孔型白塞氏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后续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现将病例报道如下并做文献复习。
- 张超峰黄侠费哲为顾志相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治疗胃肠型白塞病1例报告
- 2013年
- 我院于2011-01—24收治1例胃肠型白塞病病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超峰费哲为顾志相黄侠
- 关键词:腹腔镜
- 老年左侧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139例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估左侧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9例左侧大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性的临床资料,评估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吻合口瘘发生率、病死率和生存率。结果患者均急诊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其中102例(73.4%)行根治性切除术,37例行姑息性切除术。吻合口瘘发生率3.6%,手术病死率4.3%。获随访130例(93.5%),1 a、2 a和5 a生存率分别为89.2%、83.4%和56.8%。12例随访不满5 a,仍健在。结论对左侧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应尽可能行肿瘤根治性切除,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 冯国光吕强顾志相陆耀
- 关键词:大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