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姗伊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吉林省教育厅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经济人
  • 4篇大学生
  • 4篇养老
  • 4篇歧视
  • 4篇主义
  • 4篇就业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人
  • 3篇人格化
  • 3篇资本
  • 3篇资本人格化
  • 3篇自由人
  • 3篇利己
  • 3篇利他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就业歧视
  • 3篇格化
  • 2篇贷款
  • 2篇养老保障
  • 2篇政府

机构

  • 16篇吉林财经大学
  • 2篇长春税务学院
  • 2篇辽宁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9篇马姗伊
  • 8篇王辉
  • 2篇李阳
  • 2篇王辉
  • 1篇王辉
  • 1篇娄慧娟
  • 1篇王辉

传媒

  • 3篇劳动保障世界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税务与经济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The 20...
  • 1篇经济师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中华外国经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学中的利己与利他被引量:6
2007年
长期以来,利己与利他被视为经济学中的两个不同范畴,实质上利他是利己的一种表现形式,利他的本质仍为利己。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侧重于研究物质福利即物质上的利己,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侧重于研究人们的精神幸福即精神上的利己。
马姗伊王辉
关键词:经济学利已利他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争被引量:1
2006年
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给与了不同的定义。这一方面表明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经济学不同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表明不同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对时代的发展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阐释。
王辉马姗伊
关键词:经济思想史经济学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家庭养老支持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我国预计到2025年左右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由于受"少子高龄化"的国情制约,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遭到一定程度削弱,许多学者就此认为社会化养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剂良药。作为人口大国,我国走社会化养老之路不仅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还与传统居家情结相悖。稳定与强化家庭养老基础地位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发展养老服务的当务之急,践行积极福利思想,加大对家庭养老的法律支持,探索家庭养老支持体系是我国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国情的现实选择。
马姗伊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
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减免模式研究
在劳动力市场严重过剩的今天,大学生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与此同时,一些贫困边远地区人才稀缺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减免模式研究就源于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区歧视现象,通过美、日、加、中四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减免模式的比较研...
马姗伊王辉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就业歧视现象
文献传递
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的历史性考察
长期以来,经济人被视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假设之一,是西方经济学不可或缺的基石,而与此相对,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缺乏对经济人理论的论述。不同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人思想有着不同的解读,结果造成了多种差别较大的马克思主义经...
王辉马姗伊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人资本人格化自由人
文献传递
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产物,国家对于失地农民大多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并没有对其进行长久地安置,征地农民在获得国家补偿之后,由于不善管理以及自我约束不强,很快就返回贫穷,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内涵的基础之上,剖析了失地农民养老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成因,通过制度政策改进、资金筹集体系、机构建设方面、补充养老方式、精神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配套优化措施,借此推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在理论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马姗伊李阳
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筹集
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
经济人是经济学的重要假设,利己、利他与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三大特征。自斯密奠定经济人在经济学中的历史地位之后,自利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分析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人的自利最大化行为作为经济...
马姗伊
关键词:经济人动机利己利他
文献传递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监管问题研究
2016年
我国保障性住房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与支持之下,越来越多地惠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责任追究制不完善、监管主体单一等原因,导致政府在监管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削弱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效果。一方面严重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政府的监管常常徘徊在不监管和充分监管之间,使得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所以在综合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与问题基础之上,希冀通过加强立法建设,使保障性住房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保障监管的效率;还可构建多方监管机制,做到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一起发力;同时增加保障性住房配套监管制度的构建,为保障性住房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马姗伊娄慧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低收入人群政府监管
我国失独老人养老保障模式的研究
2016年
近几年,失独老人是引起我国日益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高风险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独生子女的死亡,又成为老无所依的养老主体缺位的失独家庭。本文通过对失独家庭的界定,分析了失独老人的福利损失以及当前的养老困境格局,指出必须明确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应承担失独老人的养老责任,满足失独老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并根据失独老人的真实养老意愿提供可供选择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马姗伊季筱雅
关键词:政府养老模式
经济人追求“最大化”新解被引量:1
2010年
经济人追求"最大化"一直被视为亚当.斯密体系下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机的经济人行为,是只有物质追求的"经济人"。文章试图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把经济人"最大化"行为定义为主观最大化与客观最大化,从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角度去解释经济人利己、利他行为。客观最大化是生产力低级阶段的追求,是人自然属性的体现;主观最大化是生产力高级阶段的表现,是人社会属性的体现。
王辉马姗伊
关键词:经济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