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林
- 作品数:26 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文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甘肃酒泉、嘉峪关地区现存墓葬壁画半下复原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 二十多年前,我馆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将嘉峪关五号壁画墓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并采取半地下式复原保护措施,保护与参观效果都很好。该文在此基础上,对甘肃酒泉、嘉峪关地区现已发崛的墓葬壁画半下式复原保护可行性展开了讨论,认为在我国现...
- 陈庚龄薛俊彦马清林
- 文献传递
- 宁夏固原北周田弘墓出土玻璃残片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利用体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了宁夏固原北周田弘墓出土玻璃残片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并探讨了其风化状况和风化原因。
- 宋燕马清林
- 关键词:古代玻璃北周
- 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研究被引量:70
- 2000年
- 采用偏光显微镜 (PLM)、X -射线衍射谱 (XRD)、剖面分析 (cross-section)对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次较全面地报告了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使用的种类和特点 ,同时也讨论了蓝色和绿色颜料的产地。
- 苏伯民李最雄马赞峰李实马清林
- 关键词:壁画颜料
- 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材料研究被引量:31
- 2005年
- 针对潮湿环境下微生物对有机材料有很强破坏作用这一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材料的选型分析,运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烧料礓石的材质、胶凝机理以及胶凝后产物形貌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无机胶凝材料料礓石作为加固材料。为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提供了材料和方法。
- 马清林陈庚龄卢燕玲李最雄
- 关键词:壁画地仗
- 甘肃酒泉、嘉峪关壁画墓霉菌分离鉴定与防治研究被引量:12
- 1996年
- 通过对墓葬壁画霉菌分离鉴定,筛选出合适的防霉材料,对壁画进行防霉处理是解决未搬迁尚很潮湿壁画墓科学保存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 郑国钰马清林
- 关键词:壁画墓霉菌
- 微生物对壁画的危害与防治青铜器保护修复与科技辩伪
- 该论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微生物对壁画颜料的腐蚀危害与防治研究.第二部分为青铜器文物的科学保护修复与科技辩伪.
- 马清林
- 关键词:微生物药剂防治青铜器文物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与几件青铜器真伪辨别被引量:5
- 1997年
-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上中国古代文物价格的攀升,以牟利为目的的各类文物造假事件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以前那种从器物形制、时代风格等表观特征来断定某些文物真伪的作法已受到了冲击。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从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非常重要,可靠性也很大。但是要改变在有些情况下对一些凭经验难以作出确切的判断的这种现象,就需要把自然科学中的现代分析方法和文物考古学知识结合起来。
- 马清林胡之德
- 关键词:青铜器带钩红外光谱分析错金银文物工作者
-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回软方法研究被引量:32
- 2000年
- 通过试验比较,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回软剂主要以氢键作用与漆膜中漆酚的酚羟基结合,改善漆膜的可塑性,减少了漆膜外层与内层之间的收缩应力,使漆皮易于挠曲和展平。此方法的试验成功为出土漆器干燥漆皮的回复提供了可供使用的回软方法与材料。
- 马清林卢燕玲胡之德陈兴国张岚
- 中国及中亚壁画含铅颜料铅同位素比值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通过对壁画含铅颜料铅同位素比值分析,为从事洞窟壁画及相关佛教艺术文物保护学者进 行颜料与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资料信息。根据文中所作的探索性的研究发现,这种分析方法对于颜 料的归类以及更多地了解其材料在地理方面的来源,将会是非常有用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这种分 析方法为今后更全面地进行中亚古代艺术品中铅同位素比的研究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铅同位 素比值分析测试所需要的样品量很少,只需要微克级样品。即使是其他试验分析后的样品,例如已 作过X一射线衍射测试的样品,也适合于此类分析。因此,我们无需另外取样而利用那些经过其它 方法分析后的样品,通常就能够获得很有价值的信息。
- Robert H. BrillCsilla Felker-DennisHiroshi ShirahataEmile C.Joel陈庚龄卢燕玲马清林
- 关键词:壁画佛教艺术文物考古
- 全文增补中
- 春秋时期镀锡青铜器镀层结构和耐腐蚀机理研究被引量:13
- 1999年
-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 光谱(SEMEDS)、X 光电子能谱(XPS) 、X 射线衍射谱(XRD) 以及X 荧光光谱(XRF) 对甘肃礼县、天水一带出土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 镀锡青铜器进行了分析,首次从镀锡层结构、成分以及物相等方面揭示了古代热镀锡金相学工艺特征和耐腐蚀特性,并证实了“诗经·秦风·小戎”篇记载的真实可靠性.
- 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陈庚龄
- 关键词:镀锡层耐腐蚀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