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澍田

作品数:22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惯导
  • 8篇导弹
  • 8篇陀螺
  • 8篇捷联
  • 7篇捷联惯导
  • 7篇捷联惯导系统
  • 7篇惯导系统
  • 6篇无陀螺
  • 6篇无陀螺捷联惯...
  • 3篇动基座
  • 3篇随动
  • 3篇加速度
  • 3篇角速度
  • 3篇惯导平台
  • 2篇导航
  • 2篇导引头
  • 2篇制导
  • 2篇速率陀螺
  • 2篇天线
  • 2篇平台式

机构

  • 19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19篇马澍田
  • 7篇史震
  • 4篇赵龙
  • 3篇赵建伟
  • 2篇郭立民
  • 2篇司锡才
  • 2篇赵建伟
  • 2篇陈涛
  • 1篇杨艳娟
  • 1篇黄杰
  • 1篇陈世有
  • 1篇黄德鸣
  • 1篇王惠
  • 1篇李艳梅
  • 1篇李贺军
  • 1篇陈慧
  • 1篇史震
  • 1篇吴俊伟

传媒

  • 7篇弹箭与制导学...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中国惯性技术...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哈尔滨船舶工...
  • 1篇黑龙江自动化...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89
  • 1篇198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载导弹中惯导平台的初始对准被引量:4
1995年
对机载导弹中的惯导平台采用速度传递进行初始对准的方法,作了简要的理论推导和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机仿真.其特点是对子平台绕其某水平轴施矩,使方位对准达到快速、高精度,避免了对飞机机动飞行的要求,成功地解决了方位初始对准的难点.
马澍田
关键词:机载导弹惯性平台计算机模拟导弹
飞行器滚动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研究
1989年
本文根据经典控制理论所导出的约束条件,采用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最优调节器的方法,设计了飞行器滚动自动驾驶仪.分析和数字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对于数学模型中的高频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马澍田王式琦
关键词:飞行器自动驾驶仪
舰载导弹中的平台惯导系统在动基座上的初始对准
1998年
本文论述了在子平台粗对准后,利用载体姿态角度差传递对准法,精确估计子平台的姿态误差角、目标方位误差角和漂移率。载体姿态角度差传递对准法解决了子平台对准中的多个未知数的求解问题,并可自动消除载体姿态角传感器误差对其估计的影响。
马澍田吴俊伟
关键词:惯导平台舰载导弹
一种新的捷联矩阵更新算法在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0年
本文为改进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解算的实时性 ,引入一种姿态阵更新的算法 ,并和常用的四阶 -龙格库塔法进行仿真比较 ,其结果是在不影响其精度的情况下 ,新算法的计算量和计算机时都有明显的减少。
赵龙史震马澍田
关键词: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系统仿真
惯导平台在动基座上初始对准的一种改进方法
1988年
惯导平台在动基上进行初始对准,由于基座存在加速度,就不能采用像在静基座上那样的自主式的对准方法。否则将会产生较大的对准误差。目前惯导平台在动基座上进行初始对准,多半采用速度傅递对准法。这种对准方法,虽然平台的水平对准速度比较快,对准精度也比较高;但由于方位对准信号很弱,使方位对准速度慢,精度也远低于水平对准精度。平台对准大约要2~3分钟的吋间。本文应用速度传递对准法,讨论了分离和增强方位对准控制指令的一种方法。经仿真,方位对准精度达到了水平对准精度,而且平台的对准时间不大于30秒。这对于缩短武器反应时间是有重要意义的。
马澍田
关键词:惯导平台动基座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解算精度的研究被引量:33
2001年
在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中 ,角速度的解算精度是技术关键 [1]。由于角速度是由载体上加速度计敏感出的比力解算出的 ,选择合理的方法解算角速度是提高其精度的根本。文中提出高解算精度的新途径 ,并以某型导弹为例 ,对其进行实时仿真 ,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赵龙史震马澍田
关键词: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滤波
提高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解算精度的方法被引量:5
1999年
在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中,如何提高角速度的解算精度是技术关键。由于角速度是由载体上的加速度计敏感出比力解算出的,所以合理地安装加速度计就成为提高解算精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九加速度计的两种安装方案相结合,提出提高解算精度的新途径,并对其进行仿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赵建伟马澍田
关键词:角速度
导弹滚动回路抗干扰设计
1999年
针对导弹滚动回路半实物仿真中提出的抗干扰问题,通过分析和仿真试验,提出了在采用变增益参数设计的基础上,在角度稳定回路中串联PI调节器的设计方案。既保证了各特征点上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又保证了对常值等效舵偏干扰,滚动角稳态误差为零的要求。
史震黄杰赵建伟马澍田
关键词:导弹滚动回路抗干扰仿真
全文增补中
捷联多模导引头弹体角运动解耦设计被引量:1
2007年
捷联导引头输出的信号中耦合有弹体姿态角运动信号,不宜直接用于弹体控制。文中采用直接安装在导引头上的速率陀螺输出的弹体角运动信号对雷达输出信号进行解耦,并针对多模导引头给出解耦电路。
史震马澍田赵妍
关键词:捷联导引头解耦
双通道电动ARM导引头随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通道电动ARM导引头随动系统 ,该系统的伺服机构采用的是PWM驱动的直流力矩电机 ,导引规律为比例导引 .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其主要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说明 ,并且通过仿真证明所设计系统具有非常好的性能 .
杨艳娟马澍田黄德鸣
关键词:随动系统导引头伺服电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