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属黑茶类,为后发酵茶,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保健功效在茶叶消费市场备受欢迎,发展潜能较大,并逐步成为茶学研究重点之一。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30年茯茶和茯砖茶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Excel对相关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来源、机构作者、关键词和摘要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外文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和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茯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茯茶文献研究方向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茯茶的相关研究领域经历了缓慢起步阶段、逐渐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提升阶段3个时期。随着政策扶持和研究引领,茯茶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正在逐渐提升。研究结果对确定目前茯茶研究热点、探究茯茶产业化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与植物叶色的白化现象密切相关。以陕茶1号、白叶1号、极白1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等5个茶树品种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克隆其镁离子螯合酶I亚基(Mg-chelatase I subunit,CHLI)编码基因CsCHLI全长CDS序列。多序列比对显示,白叶1号中两个碱基差异位点(G502C,C1169T)导致在AAA+和AAA lid结构域中有2个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G168R,A390V),黄金叶中1个碱基差异位点(G1202A)导致在AAA lid结构域中有1个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R401H)。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CHLI定位于叶绿体中,碱基或氨基酸残基的差异并不影响其亚细胞定位。RNA二级结构分析表明,碱基位点突变会影响CsCHLI的茎环结构和二级结构的稳定性。与陕茶1号相比,不同叶色白化茶树品种中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陕茶1号的25%~77%,CsCHLI基因表达量分别为陕茶1号的24%~46%。结果表明,茶树中CsCHLI的基因表达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这些结果将为深入研究CsCHLI在茶树叶绿素代谢中的功能以及茶树叶色突变的作用机理提供试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