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氧化钛
  • 1篇真空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流体
  • 1篇光催化
  • 1篇二氧化钛
  • 1篇改良式
  • 1篇TIO
  • 1篇催化

机构

  • 2篇大同大学

作者

  • 2篇林鸿明
  • 2篇张合
  • 2篇高木荣
  • 1篇张宇淳
  • 1篇林诗杰
  • 1篇卓清松
  • 1篇钟清枝

传媒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式真空潜弧系统制备TiO_2纳米流体
2006年
利用改良式真空潜弧制造系统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悬浮液,改良重点为原有真空潜弧制造系统的压力控制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参数控制系统、机台尺寸等部件,获得了可制备出较稳定、颗粒较小的二氧化钛纳米悬浮颗粒的制备条件及颗粒尺寸再现性良好的实验平台.所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为锐钛矿(Anatase)结构,在光催化性能实验方面,纳米二氧化钛在光波长360~380nm时具有良好吸收能力.在吸附实验中,所制备的二氧化钛颗粒的吸附效果优于商用的二氧化钛及氧化锌纳米颗粒.在亚甲基蓝的脱色实验中,所制备的二氧化钛颗粒能在60min内达到脱色率100%.
张合高木荣卓清松林鸿明林诗杰
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催化
纳米氧化铝刹车油特性
2006年
纳米氧化铝刹车油(Brake nanofluid)由本校自行设计的电浆放电纳米制造系统生产,电浆电弧放电所产生的高温将铝钯材瞬间汽化产生纳米颗粒氧化铝,以压力差将汽化金属吸入冷却液(Dot3),而纳米氧化铝会均匀融入冷却液而得纳米氧化铝刹车油.对所生产出的纳米悬浮氧化铝颗粒大小进行检测分析,经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光衍射仪来鉴定所生产纳米悬浮液外观以及组成成分,并对刹车油共沸点及粘度特性作具体探讨;生产的纳米氧化铝粒粒径约为30nm,平均粒径也可达到50nm左右,而且纳米氧化铝流体颗粒外形呈现圆形度,分布均匀,能提供刹车系统较低起始摩擦力,同时提升刹车油共沸点及粘度性,能增加刹车安全性.
高木荣钟清枝林鸿明张合张宇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