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劲松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151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熏蒸治疗。治疗1组每天1次,每次15min;治疗2组每天1次,每次30min;治疗3组每天2次,每次15min;治疗4组每天2次,每次30min。4组患儿每次熏蒸后1h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康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痉挛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的D区及E区评定患儿的站立和步行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4组患儿的APROM、MAS及GMFM评分均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而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4组能更好的缓解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的踝跖屈肌群痉挛并提高其运动能力,较治疗1、2、3组更有效。
- 周陶成李飞童光磊张敏李司南李红鲍劲松
- 关键词:中药熏蒸脑性瘫痪痉挛型肌张力
- 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儿童癫痫采用病例自身对照临床实验。进行个体用药观察。TPM的起始剂量为0.5-1.0mg/(kg.d),加量1次/5-7天,剂量为0.5-1.0mg/(kg.d),目标剂量为4-8mg/(kg.d)。结果:TPM添加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5.00%;6个月总有效率为83.33%;12个月总有效率为84.72%。结论: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
- 童光磊李司南鲍劲松周陶成
- 关键词:托吡酯儿童癫痫
-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及致病高危因素被引量:1
- 1996年
-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及致病高危因素徐宝珍,张有年,鲍劲松,张敏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脑在发育时期遭受损伤所致的一组疾病。对我院1993年3月~1995年12月就诊的128例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智力测定,对其既往史、个人史、生长发育...
- 徐宝珍张有年鲍劲松张敏
- 关键词:脑性瘫痪
-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为一线的广谱抗癫痫药,通过增加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含量来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起稳定神经元膜的作用,由于VPA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其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剂量难以掌握。因此,监测其血药浓度是进行抗癫痫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手段。
- 童光磊李宇清鲍劲松李司南周陶成
-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血药浓度丙戊酸钠儿童癫痫广谱抗癫痫药抑制性神经递质
- 103例儿童脑瘫的CT诊断
- 1995年
- 103例儿童脑瘫的CT诊断鲍家启,鲍劲松,张有年,胡克非本文回顾性研究103例经临床诊断的脑瘫患儿,旨在探讨CT形态学改变与临床关系,有助于脑瘫的病因分析,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脑性瘫痪临床诊断及分型参照1988年...
- 鲍家启鲍劲松张有年胡克非
- 关键词:儿童脑瘫脑萎缩脑发育不良形态学改变放射学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