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欢 作品数:29 被引量:14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的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住院号单双数的随机化原则分入阿司匹林治疗组或氯吡格雷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片,0.1g·次-1·d-1,口服或鼻饲.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片, 75 mg·次-1·d-1,口服或鼻饲.其他治疗原则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予以处理.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21d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if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再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病死率;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药物费用、药占比.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21d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21(4)比0~15(3)(z=-4.826,P=0.000),氯吡格雷组0~15(7)比0~14(3)(z=-3.086,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1d mRS评分较入院时也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5(3)比0~6(2)(z=-3.240,P=0.001),氯吡格雷组0~5(4)比0~6(2)(z=-2.547,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21d 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再发率、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 南朝涛 郝俊杰 李刚 王选 王少石 鲍欢关键词:心房纤颤 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第六部分) 被引量:21 2013年 背景与目的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 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李刚 鲍欢 郝俊杰 左联 肖亚平 杨玉梅 王悦 胡晖 黄东雅 王少石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急救医疗服务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第一部分) 被引量:5 2013年 背景与目的 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 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 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 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鲍欢 黄东雅 李刚 胡晖 王选 徐霞红 张靖 张玥 王少石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急救医疗服务 再灌注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失眠——鲜为人知的中风诱发因素 2014年 吴老师是一名艺术工作者,由于长期夜间加班工作.让他患上了失眠,年轻时他不以为然,但40岁以后,经常出现整夜难以入睡,睡眠时易惊醒、 鲍欢关键词:失眠 中风 艺术工作者 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第四部分) 被引量:5 2014年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还包括各种特殊病因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妊娠等的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肖亚平 郝俊杰 余飞 杨玉梅 朱雯霞 许嗣漪 张艺 王选 陆静 李刚 励冬斐 鲍欢 黄东雅 王少石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心房颤动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卒中 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的临床特点1例报道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国内文献报道的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等,逐渐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等脊髓受累表现,脑脊液检查提示初压高,蛋白、细胞数增多,糖降低,磁共振提示颅内及脊髓病灶伴脑脊髓膜强化,抗结核药物联合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出现脊髓病变症状体征,需警惕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脑脊液结果及增强磁共振有助于诊断。 左联 胡晖 鲍欢 徐晓云 李颖 安荷娣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结核性脑膜脑炎 血清十二项细胞因子与急性脑梗死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血清12项细胞因子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9例,依据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在发病48 h检测其血清12项细胞因子浓度,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α干扰素,γ干扰素,TNF-α,并检测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12项细胞因子是否为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发病48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00(8.75,17.25)分vs 3.00(2.00,6.00)分]、IL-6[39.58(16.35,125.73)ng/L vs 11.61(3.92,29.81)ng/L]、IL-10[3.60(2.50,6.96)ng/L vs 2.50(2.50,2.50)ng/L]、白细胞计数[9.43(7.63,12.31)×10^(9)/L vs 7.78(6.10,9.11)×10^(9)/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1.21(0.81,1.67)×10^(9)/L vs 1.62(1.25,2.02)×10^(9)/L]和血清白蛋白[(39.0±5.2)g/L vs(41.9±3.6)g/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48 h NIHSS评分(OR=1.101,95%CI:1.015~1.195,P=0.02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R=1.257,95%CI:1.002~1.576,P=0.048)、血清白蛋白(OR=0.875,95%CI:0.770~0.994,P=0.040)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细胞因子不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病48 h 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和血清白蛋白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刘俊峰 鲍欢 李刚 陈建 郝俊杰关键词:脑梗死 细胞因子类 预后 LOGISTIC模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延迟因素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20 2017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各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反复指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张素冕 姜华 鲍欢 李刚关键词:急救 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栓溶解疗法 干预性研究 优雅老去,远离认知障碍 2023年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可是您知道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有3877万老年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是什么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有个发展过程,即正常状态-轻度认知障碍-痴呆早期-痴呆中期-痴呆晚期,而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每年有10%~15%的人会发展为痴呆;6年后,有80%的人进展为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鲍欢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流行病学调查 痴呆 晚年生活 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第一部分) 被引量:15 2014年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还包括各种特殊病因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妊娠等的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鲍欢 杨玉梅 郝俊杰 陆静 王选 徐嗣漪 黄东雅 王少石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心房颤动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