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睿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运动员
  • 3篇生物力学
  • 3篇乒乓
  • 3篇乒乓球
  • 3篇关节
  • 2篇生物力学特征
  • 2篇同步采集
  • 2篇乒乓球运动
  • 2篇乒乓球运动员
  • 2篇面肌
  • 2篇击球
  • 2篇肌电
  • 2篇表面肌电
  • 1篇等速肌力
  • 1篇等速肌力测试
  • 1篇跌倒
  • 1篇跌倒预防
  • 1篇顶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机构

  • 10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0篇黄睿
  • 3篇伍勰
  • 1篇修晨
  • 1篇王雪强
  • 1篇蒋健
  • 1篇施之皓
  • 1篇顾楠
  • 1篇王琳
  • 1篇王晓慧
  • 1篇许振斌
  • 1篇任杰
  • 1篇盛怡
  • 1篇江岩
  • 1篇章建成
  • 1篇张胜年
  • 1篇牛文鑫
  • 1篇刘阳
  • 1篇张红
  • 1篇侯爽
  • 1篇刘畅

传媒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内江科技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有缝和无缝塑料乒乓球弹性特征及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2011年5月,国际乒联通过了伦敦奥运会之后全面禁用赛璐珞乒乓球的决议。2014年10,新型塑料球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新型塑料球分为有缝塑料球与无缝塑料球,在大型比赛中都被指定为官方用球。与赛璐珞乒乓球相比,新型塑料乒乓球除了材质不同以外,最大的变化是球体直径的增大。乒乓球材质和球体直径的改变会对球的硬度、弹性、击球的速度和旋转等产生影响,从而对击球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塑料球的硬度和弹性均高于赛璐珞球,击球球速和转速有所下降,相持段的板数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深入认识新型有缝和无缝塑料乒乓球弹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其对运动员击球效果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试验法,从新型塑料乒乓球的物理特性、动态弹跳速度、速度衰减率、击球速度和旋转等方面对2种新型塑料乒乓球进行了试验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缝塑料球比有缝塑料球动态弹性更好、更稳定,无缝塑料球击球的平均转速比有缝塑料球减少约4.5%,球速减少约1.1%。为运动员进一步适应乒乓球材质及球体规则变化带来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从而减少乒乓球材质及球体规则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
肖毅黄睿任杰李天江
关键词:击球速度
比赛重要性及比赛进程与顶级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关系被引量:14
2015年
显示基于比分变化的函数拟合和插值可以较好地揭示乒乓球运动员赛中的心理状态。为了解比赛重要性与我国顶级乒乓球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的关系,以近3年的比赛比分数据为基础绘制了4名主力运动员的比分变化曲线,结果显示,乒乓球重要比赛(3大赛事)对不同主力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有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比赛进程的、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案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施之皓章建成任杰黄睿侯爽
关键词:心理状态三次样条函数
不同水平壁球运动员后场反手击球的技术动作分析
2021年
目的在壁球运动中,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国内外不同水平壁球运动员反手击球动作进行比较,探讨影响反手击球动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以揭示国内外高水平壁球运动员完成后场反手击球的生物力学特征和技术规律的差异。方法研究选取12名男子壁球运动员,根据其来源分为国内组(n=6)和国际组(n=6)。
黄睿修晨伍勰盛怡蒋健刘阳周志弢
关键词:反手击球后场壁球生物力学特征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
浅谈太极拳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太极拳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主要从足底压力分布、下肢关节角度和身体重心的变化、表面肌电(EMG)、太极拳节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太极拳提高了学习者的平衡能力,强化了皮肤触觉和肌肉力量。但是在太极拳动作节奏控制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可以利用如今更先进的设备,对太极拳进行更加深入更多角度的研究。
黄睿张红许振斌
关键词:太极拳足底压力表面肌电
补充蒺藜提取物对男子拳击运动员肩、肘关节爆发力和耐力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补充蒺藜提取物对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的男子拳击运动员肩、肘关节的爆发力和耐力的影响。方法:15名青少年男子拳击运动员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n=7)和训练+蒺藜组(n=8,完成所有测试项目的n=6)。两组运动员同时进行3周大强度力量训练,休息4周,再进行3周中强度耐力训练,每周训练6d。训练+蒺藜组运动员每日上午训练前服用1250mg的蒺藜提取物胶囊,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训练前、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后,用瑞士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仪检测两组运动员肩关节的屈伸肌、收展肌和肘关节的屈伸肌在90°/s和120°/s角速度运动时的相对峰力矩(峰力矩/体重)、相对平均功率(平均功率/体重)、相对总功(总功/体重)、做功疲劳度和屈伸肌(和收展肌)峰力矩比。结果:与训练前比较,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可降低男拳击运动员肩和肘关节屈伸肌的相对总功(90°/s和120°/s),增加肩关节屈肌做功疲劳度(120°/s)(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补充蒺藜提取物可改善男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所致肩关节屈伸肌相对总功的减少及屈肌做功疲劳度的增加,以及耐力训练所致肘关节屈伸肌相对总功的降低(P均<0.05);其余各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充蒺藜提取物可改善力量训练所致肩关节、耐力训练所致肘关节的屈伸肌爆发力和耐力的降低;但不影响肩关节收展肌的爆发力和耐力,也不影响肩和肘关节的稳定性。
王天源黄睿王晓慧
关键词:蒺藜提取物拳击等速肌力测试
紧身服对中高强度跑台运动能耗的影响
研究目的:随着科学技术和体育运动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科技运动装备为体育运动带来的影响.其中运动紧身服装作为一种功能性运动装备在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滑雪运动员的全封闭紧身衣,篮球运动员的紧身护...
许振斌张胜年黄睿
脑卒中伴随膝伸肌痉挛者跨越障碍的运动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明确脑卒中伴随膝伸肌痉挛者成功跨越障碍和平衡控制的运动补偿策略,为康复计划和跌倒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纳入20名脑卒中受试者,根据有无膝伸肌痉挛分为痉挛组和无痉挛组。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表面肌电同步采集受试者跨越15 cm障碍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激活数据。结果在接近障碍阶段,痉挛组具有显著更小的步速、步长及更大的双支撑百分比;在跨越障碍阶段,痉挛组具有更大的躯干和骨盆侧倾角、摆动腿髋关节做功贡献度。
黄尚军伍勰黄睿牛文鑫
关键词:康复计划跌倒预防表面肌电脑卒中同步采集痉挛
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体成分及肌肉厚度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股四头肌肌肉含量降低与膝骨性关节炎的进程相关,该研究目的是从体成分角度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23名随机分为八段锦练习组(n=11人)和健康宣教组(n=12人),分别在干预前及12周干预结束利用VAS疼痛评分、WOMAC、LM指数量表以评估受试者症状改善程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被用来检测受试者下肢脂肪、肌肉含量的变化,肌骨超声被用来测量受试者腿部肌肉厚度的改变。结果12周干预结束后,健康宣教组体质量、BMI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WOMAC评分中健康宣教组在疼痛方面在干预前后改善显著(P<0.05);LM严重指数八段锦组干预前后显著下降(P<0.05);DEXA结果显示,八段锦组与健康宣教组臀部及大腿肌肉含量显著增高(P<0.05),但八段锦组臀部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健康宣教组臀部脂肪含量呈显著增高(P<0.05);肌骨超声结果显示八段锦组左侧及右侧大腿股直肌(P<0.01)、左腿股内侧肌(P<0.05)肌肉横截面直径显著增加。结论监督性,系统性八段锦训练有益于增加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
江岩来章琦范恺怡汪逸超刘畅许喆麟黄睿赖剑慧王雪强王琳
关键词:八段锦脂肪含量
变换练习法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落点控制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运用变换练习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落点准确性的控制力进行实验研究。设立乒乓台内、台角、台外3个击球落点目标,考察2周变换练习干预前后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击球落点准确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台内目标的击球落点准确性均显著提高,实验组被试显著提高了对台角的击球准确性。表明台外目标练习是一种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对台角目标击球落点控制力的方法。
顾楠黄睿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不同膝关节贴扎在优势侧落地动作中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不同膝关节肌效贴贴扎在优势侧单腿落地动作中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3种不同的肌效贴贴扎方案将18名女性在校业余运动员随机分成3组:促进膝关节屈曲的贴扎方法组(n=6)、促进髌骨下移的贴扎方法组(n=6)和激活股内、外侧肌的贴扎方法组(n=6)。在膝关节未贴扎和贴扎两个条件下,18位业余运动员执行优势侧单腿落地动作,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
王梦媛张鑫朱伟平伍勰黄睿
关键词:业余运动员生物力学特征膝关节屈曲同步采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