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端平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1篇稻飞虱
  • 1篇学成
  • 1篇植物
  • 1篇三化螟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水稻
  • 1篇水稻三化螟
  • 1篇卫矛
  • 1篇卫矛科
  • 1篇卫矛科植物
  • 1篇抗药性测定
  • 1篇抗药性研究
  • 1篇化学成分
  • 1篇混剂
  • 1篇活性

机构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黄端平
  • 2篇肖整玉
  • 1篇吴向军
  • 1篇吴大刚
  • 1篇黄彰欣
  • 1篇涂永强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东稻飞虱抗药性测定及混剂增效试验被引量:4
1994年
广东稻飞虱抗药性测定及混剂增效试验黄彰欣,吴向军,肖整玉,黄端平(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稻飞虱是我省水稻的主要害虫,主要有褐稻虱(Nilaparvata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
黄彰欣吴向军肖整玉黄端平
关键词:褐飞虱抗药性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0 引言某些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如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杀虫植物。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植物性农药,卫矛科植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最近,我们从一种分布甚广的卫矛科植物—白杜(Euonymusbungeanus)的种子油中分离出5种倍半萜化合物(1-5),它们的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等光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确定为1β(α-甲基丁酰氧基)-2β,9α-二(β-呋喃甲酰氧基)-4α-
涂永强吴大刚黄端平
关键词:卫矛科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水稻三化螟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以广州市郊、翁源、汕头市郊、四会、花都和始兴等地水稻三化螟对敌百虫、乐果、杀虫双、杀虫单和巴丹等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三化螟幼虫对上述杀虫剂抗性水平都不高,但不同地区的水稻三化螟种群对同一种药剂反应有较明显差异,且抗药性的发展与当地施药水平有密切关系,耐药性的增长在年度间也有递增的趋势,翁源县的王化螟对乐果、巴丹、杀虫双尚处于敏感蚧段,而其它地区则存在种群对杀虫剂的异质性,翁源三化螟可作为杀虫剂的敏感种群。
黄端平肖整玉黄彰欣
关键词:水稻三化螟杀虫剂抗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