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丹卉

作品数:35 被引量:210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植被
  • 5篇物种
  • 4篇植被恢复
  • 4篇植物
  • 4篇土壤种子库
  • 4篇铅锌矿
  • 4篇铅锌矿区
  • 4篇种子库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污染
  • 4篇锌矿
  • 4篇浑善达克
  • 4篇浑善达克沙地
  • 4篇沉积物
  • 3篇生活污水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湿地
  • 3篇农村生活污水

机构

  • 30篇西南林业大学
  • 10篇中南林业科技...
  • 10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云南省科学技...

作者

  • 35篇齐丹卉
  • 10篇刘文胜
  • 10篇刘云根
  • 9篇王妍
  • 5篇杨思林
  • 4篇侯磊
  • 3篇卢琦
  • 3篇朱明远
  • 3篇杨洪晓
  • 3篇褚建民
  • 2篇欧朝蓉
  • 2篇崔向慧
  • 2篇孙永玉
  • 2篇李世友
  • 2篇张慧娟
  • 1篇梁文斌
  • 1篇郭盘江
  • 1篇朱耀军
  • 1篇郭辉军
  • 1篇崔景云

传媒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绿洲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种子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9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锰矿废弃地几种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土壤种子库技术是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方法,弄清不同恢复模式下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利用该技术的前提。以云南建水锰尾矿恢复的醉鱼草(Buddleja officinalis)灌丛、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草丛、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群落为对象,以人工林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林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结果显示:1)尾矿起源各群落地上植被(0.50、0.06、2.18、vs. 2.12)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1.32、1.42、1.78 vs. 2.65)均低于对照群落;2)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成正相关(R^2=0.187,p=0.005);3)对照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较高,尾矿恢复各群落较低,且不同恢复模式间相似性差异较大;4)香薷(Elsholtzia ciliata)与醉鱼草为4个群落土壤种子库共有的优势种,各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优势种不完全同步。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措施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齐丹卉刘文胜
关键词:锰矿废弃地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植被恢复相似度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环境解释被引量:14
2021年
认识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维护沙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浑善达克沙地83个样地的群落数据及环境数据,通过数量生态学方法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浑善达克沙地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解释。结果表明:(1)主要群落有榆树(Ulmus pumila)群落、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群落、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及长梗扁桃(Prunus pedunculata)群落等,其中榆树群落分布在降水和土壤养分都比较高的区域,小叶锦鸡儿群落适生生境为降水较少且土壤贫瘠的区域;影响该区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生长季降水量、生长季温度、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降水量的差异显著影响群落分布格局。(2)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随经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增加;Patrick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随纬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随纬度增加而增加;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生长季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和有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均温、≥0℃积温、生长季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所有环境变量与Pielou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阐明了浑善达克沙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群落分布的规律以及与关键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沙地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强沙地植被的生态功能。
齐丹卉杨洪晓卢琦褚建民褚建民甘红豪赵帅陈加伟徐晓庆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CCA浑善达克沙地
中国西北地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保护与发展被引量:21
2016年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问题频繁,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复合农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落后社会经济问题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根据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结合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西北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划分为草原风沙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类型区,并分析概述了各类型区复合农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农林复合系统多层次、多组分、多功能和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林分起源、生物组分、生长周期和主导功能标尺的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划分方法。对目前西北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发展中存在的规划、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区域农林复合经营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唐夫凯齐丹卉卢琦杨文斌周金星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
阳宗海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8
2017年
以阳宗海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湖岸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As、Zn、Cu、Cr、Ni、Pb、Co、Mn)的含量水平.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湖滨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甄别主要污染物,同时采用基于总量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基于形态的风险评估指数法来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及不同形态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阳宗海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在4个湖岸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其中Cu、Ni和Co的最高值出现在北岸,Zn、Mn、Pb、Cr和As的最高值出现在东岸;(2)阳宗海不同湖岸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大致呈现东岸湖滨湿地受重金属重度污染,南岸和北岸湖滨湿地受重金属轻度污染;西岸湖滨湿地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警戒水平,且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湖岸的污染程度存在差异;(3)阳宗海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呈现低生态风险,不同湖岸RI值呈东岸>北岸>南岸>西岸,其中As、Co和Cu为主要的风险污染物;(4)阳宗海湖滨湿地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主要赋存形态存在差异,主要以还原态和残余态为主,RAC风险评估指数法表明8种重金属具有中等程度以下的生态风险.
张慧娟刘云根齐丹卉王妍侯磊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污染特征生态风险
砷污染高原湖滨湿地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3
2018年
选取云南阳宗海湖滨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阳宗海农田土壤为对照,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不同砷污染程度的沉积物对磷酸盐吸附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低浓度磷酸盐时吸附能力为底层沉积物>表层沉积物>农田土壤;高浓度磷酸盐时吸附能力为表层沉积物>底层沉积物>农田土壤;主要与沉积物表面的吸附点位的分布差异有关。(2)砷污染沉积物中活性态砷的含量及水体pH是影响沉积物富集磷的重要因素。(3)可还原态砷、水体pH、弱酸提取态砷对磷酸盐的吸附有重要贡献。
赵蓉刘云根侯磊侯磊王妍杨桂英李梦莹王妍
关键词:砷污染影响因素
兰坪铅锌矿区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极端的生态系统,其植被恢复的研究将丰富传统的生态学理论。该研究通过野外植被调查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兰坪铅锌矿区植被恢复初期不同群落类型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与对照群落(云南松林、高山栎灌丛)相比,尾矿区恢复期各群落(早熟禾人工草地、魁蒿群落、马桑灌丛)地上植被及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均较低。(2)植被恢复时间较短的2个群落(魁蒿群落、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较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高。(3)尾矿区恢复期各群落地上植被及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均主要由风播、种子繁殖的植物组成,菊科、禾本科占较大比例,这些植物在尾矿区植被恢复初期起重要作用。(4)尾矿区恢复期各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较高,各群落之间地上植被及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则较低。研究表明,尾矿区恢复初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紧密联系,群落改造方式、恢复时间对土壤种子库具有重要影响。
齐丹卉刘文胜李世友朱明远苏焕珍
关键词:铅锌矿区植被恢复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
气候变化下青藏苔草地理分布的预测被引量:20
2018年
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是青藏高原分布最广泛的优势种,在高原水土保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模拟分析影响该植物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测历史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最暖月最高温度(Bio5)、最暖季度平均温度(Bio10)和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是影响青藏苔草分布的三个主要气候因子,其变化范围分别为6.7~21.3℃、-0.8~14.3℃和5.3~10.1℃。(2)羌塘高原和可可西里地区是现代青藏苔草分布最适宜的区域。(3)从末次冰期到现代,青藏苔草的适宜分布面积减少了10.1%,海拔则升高了467m;从现代到将来(2050年),该植物的适宜分布面积将减少32.7%,海拔将升高201m。
刘文胜游简舲曾文斌齐丹卉
关键词:气候变化潜在地理分布
紫花针茅生殖器官形态的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是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广的植物之一,对高原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该植物具有的锥形繁殖体(包括种子和附属结构),是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为揭示该植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本研究对不同纬度的20个紫花针茅种群繁殖体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种长的变化幅度为0.692~1.255 cm,种宽的变化幅度为0.392~0.713 mm,芒长的变化幅度为2.394~8.736cm,种子重的变化幅度为0.678~1.560 mg。芒长和种子重具有较高的种群间变异系数。种子重与种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和芒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种长、种宽、芒长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种长、种子重与等效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长与年均温呈现出凸型变异的关系。3)20个种群依据繁殖体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刘文胜齐丹卉
关键词:聚类分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遵循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区域特征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从生物多样性现状、威胁和保护三个方面,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在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境内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趋势已得到缓解、威胁依然存在、保护措施尚不充分。建议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和定位观测站,健全保护和监测体系,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齐丹卉杨柳朱耀军崔向慧
关键词:指标体系干旱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其成效被引量:1
2019年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落实《中国生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在野生动植物物种保育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切实保护了兵团垦区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本文分析了兵团生物多样性概况,总结评估了兵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的自然保护地建设、生态工程实施、科普宣传等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保护对策和建议。
崔向慧齐丹卉杨柳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