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超安

作品数:48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柑橘
  • 15篇霉病
  • 15篇采后
  • 13篇保鲜
  • 12篇绿霉
  • 12篇果实
  • 9篇绿霉病
  • 8篇酸腐病
  • 8篇防腐保鲜
  • 8篇病害
  • 6篇青霉
  • 6篇青霉病
  • 6篇贮藏
  • 6篇保鲜技术
  • 6篇采后病害
  • 5篇抑菌
  • 5篇生防菌
  • 5篇生物防治
  • 5篇物防
  • 5篇果蔬

机构

  • 48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广西特色作物...
  • 2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8篇龙超安
  • 9篇杨凡
  • 9篇赵娟
  • 7篇邓秀新
  • 6篇邓伯勋
  • 6篇程运江
  • 5篇王真
  • 5篇史辉
  • 4篇曾云流
  • 4篇何秀娟
  • 3篇余艳锋
  • 3篇何绍江
  • 3篇成协设
  • 3篇杨晓平
  • 3篇祁春节
  • 3篇武峥
  • 2篇方静凡
  • 2篇陈凯
  • 2篇许让伟
  • 2篇刘普

传媒

  • 2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现代园艺
  • 1篇南方园艺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 1篇植物学研究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育酵母安全防腐保鲜柑橘产品的研究
邓伯勋龙超安杨晓平邓秀新王华利何秀娟何绍江武峥成协设史辉叶文明易柏林张世林王元国廖云勇
该项目从我国柑橘橘园中分离的384株菌株中筛选得到一株柠檬形克勒克酵母活菌(34-9),试验表明该菌对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该菌株的菌学特征进行了鉴定,弄清了该菌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 利用固体发酵工...
关键词:
关键词:酵母防腐保鲜柑橘
二甲基二碳酸盐在制备柑橘采后防腐保鲜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果采后贮藏保鲜剂领域,公开了二甲基二碳酸盐在制备柑橘采后防腐保鲜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离体、果实活体及产区贮藏实验证实了二甲基二碳酸盐能有效地抑制柑橘指状青霉和酸腐病的发生,适用于柑橘果实的防腐保鲜,并阐明了...
龙超安刘书琪张德遥杨凡
文献传递
FruitMag^(TM)对夏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2025年
为探寻FruitMag^(TM)(FM)这一物质在柑橘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影响,以及探寻是否存在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潜力,本研究使用FM对夏橙果实进行处理,分析其对夏橙果实腐烂率、失重率、果实品质以及酶活性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常温保鲜28d后,FM可以有效降低夏橙果实的腐烂率(低于10%),减少夏橙果实的自身氧化,增加可滴定酸的积累。本研究为后续寻找化学杀菌剂替代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龙超安王昱晴刘书琪卢永清陈传武付慧敏
关键词:夏橙贮藏保鲜
柑橘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果实上的潜伏侵染特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明确柑橘炭疽病原菌的种类及其潜伏侵染特性,为柑橘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湖北省3个地区的炭疽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代表菌株T4进行分子鉴定。此外,通过组织分离法,研究炭疽病菌在柑橘花器和发育期果实上的潜伏情况。【结果】获得的19株致病菌均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但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T4菌株的测序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胶孢炭疽菌序列(FJ459917.1,FJ459916.1)比对发现,一致性达100%。柑橘炭疽病菌在花器和果实上的潜伏侵染呈一定的规律性:花器官中,花瓣的带菌率最高;果实上,果蒂和脐部带菌率最高,其次为果柄部位。【结论】研究区域的柑橘花和果实均携带胶孢炭疽病菌,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生产上要重视花期的病害防控,果实采后贮藏时需重视对果蒂部、脐部及果柄部位的消毒处理。
李菲菲龙超安
关键词:柑橘炭疽病菌潜伏侵染
农杆菌介导柑橘指状青霉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
指状青霉是造成柑橘果实采后损失最严重的病原菌。因此,研究其致病机理,有效防治指状青霉引起的病害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通过对农杆菌介导指状青霉转化的体系进行优化,稳定高效地获得大量突变转化子,建立指状青霉突变体库,现获得40...
王澜龙超安
关键词:柑橘农杆菌介导转化转录组测序
一种生防菌株w176及发酵液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防菌株w176及发酵液制备方法和应用,生防菌株w176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将含有PDA培养基的平板打开,无菌接种环挑一环收集到的菌种在PDA培养基中划线,获得单菌落;进一步纯化后,为菌株w176;...
龙超安田中欢陈凯王澜韩桂喜孙建城段亚茹赵娟梁琪杨凡王真
文献传递
柑橘采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程运江聂红丽曾云流李德雄钟家成赵昆松曹立新白芝兰郭元成朱壹廖胜才卢梦玲龙超安李善军邓秀新
科学技术领域:果树学。 主要内容: 一、构建了柑橘采后品质变化的分子调控网络,阐明宽皮柑橘和紧皮柑橘采后贮藏性能差异的生物学基础,发现受柠檬酸调节的水分转运和再分配是引起柑橘采后品质变化的关键因子之一;果实表面蜡质组分对...
关键词:
关键词:柑橘贮藏保鲜方法果树
柑橘采后快速验伤及同时抑菌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柑橘采后病害预防领域,具体涉及柑橘采后快速验伤及同时抑菌的方法,将采后的柑橘浸泡于中性三价铁离子盐溶液中60s~90s,挑选出现黑斑的伤果,其余果实自然吹干水分即可。利用该方法,可在对产区采摘的柑橘进行快速筛选...
龙超安张德遥陈传武刘书琪杨凡翁甜刘萍
一种柑橘酸腐病菌的特异性序列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菌种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柑橘酸腐病菌的特异性序列及应用。申请人基于已发表的地霉属真菌<I>Geotrichum </I><I>candidum</I>和<I>Geotrichum fermentan...
龙超安赵娟杜玉杰王真陆鑫君田中欢
文献传递
李低温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了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和间歇升温延缓了李果褐变的发生,维持体内高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以及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发现,对照果实POD活性与总酚含量和褐变度密切相关(r=-0.9157和0.9782)。说明对照果实在冷藏过程中由于内源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减弱,使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从而造成细胞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细胞中区域化分布被打破,酚类底物与POD、PPO接触,最终导致果实组织褐变。
史辉龙超安
关键词:褐变抗氧化酶抗氧化剂膜质过氧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