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石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皮肤
  • 2篇疱疹
  • 2篇细胞
  • 2篇黑素
  • 2篇黑素细胞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类天疱...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糖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行为
  • 1篇心理行为干预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胸腺

机构

  • 12篇海南省皮肤性...

作者

  • 12篇龚石
  • 10篇刘巧
  • 8篇王爱民
  • 7篇王玲
  • 4篇杨先旭
  • 3篇吴伟伟
  • 2篇许玉军
  • 2篇黎雯
  • 2篇吴晓强
  • 2篇陆捷洁
  • 2篇张明
  • 2篇杨洁
  • 1篇徐斌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1例
扁平苔藓(lichen planua,LP)是一种皮肤黏膜表面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能呈现各种临床表现.LP 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其患病率占人群的0.5 %~2 %,最常影响中年人(30~60 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
龚石刘巧王爱民王玲杨先旭
含螺旋藻多糖血清对体外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
龚石张晴刘巧
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轮替疗法在慢性斑块型银屑病长期系统治疗中的优势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轮替疗法的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引起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试验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定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医院接受环孢素A及甲氨蝶呤轮替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了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用药情况。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及随后的随访过程中均完成血常规、肝酶测定、肾功能及尿检等实验室检查。研究过程中,记录在轮替治疗中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结果进行初筛后,共有42例银屑病患者入选。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及累积用药剂量为:环孢素A(456.79±472.14)d,(134.68±183.24)g;甲氨蝶呤(274.51±215.32)d,(418.62±435.63)mg。有4例患者在轮替治疗后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4例(9.5%)患者出现转氨酶的异常,其中2例(4.8%)患者还同时伴有尿酸异常。所有患者的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及血尿素氮)、血细胞计数及尿检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在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长期系统治疗中,利用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轮替疗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各类药物副作用,特别是肾脏毒性的发生。在轮替疗法治疗过程中,患者流行病学、病程长短、疾病严重程度、用药剂量及时长并不是引起药物副反应的高危因素。
徐斌龚石黄朝伟
关键词:银屑病环孢素甲氨蝶呤肾毒性
胫前粘液性水肿1例
目的了解胫前粘液性水肿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方法患者,女,42岁,农民。以'双小腿胫前硬斑块,结节1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年'为主诉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胫前出现肿胀,渐出现直径0.3cm至2cm大小皮...
龚石
幼儿带状疱疹一例
目的幼儿带状疱疹一例。方法因右胸背部红斑、水疱伴疼痛5天,于2010年4月14日就诊。皮肤科情况:右胸背部见大片红斑,斑片,呈鲜红色,其上见粟粒大小紧张性水疱,疱液清亮,呈簇集性,皮损单侧带状分布,皮损略超及正中线。实验...
龚石刘巧王玲
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发皮肤粘蛋白沉积症1例
目的报道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发皮肤粘蛋白沉积症1例。方法患者女性,57岁。因全身起红斑,水疱、大疱伴痒半月,既往有精神病史、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目前未予药物治疗)。皮肤组织病理检查:镜下:轻度角化过度,表...
龚石刘巧王爱民王玲杨洁
一种新间歇疗法:伐昔洛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预防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简单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复发次数>6次/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A组(间歇疗法组)35例,当疱疹复发时口服伐昔洛韦0.3g,2次/d,连服6天;B组(新间歇疗法...
龚石刘巧王玲王爱民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银屑病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测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有效率。结果两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刘巧吴伟伟王爱民龚石杨先旭黎雯许玉军吴晓强陆捷洁张明
关键词:银屑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心理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相关知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在银屑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6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结果基线调查显示银屑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观念和行为的正确率较低,健康教育后正确率明显提高。结论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行为和观念的健康教育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
刘巧吴伟伟王爱民龚石杨先旭黎雯许玉军吴晓强陆捷洁张明
关键词:银屑病健康教育
多发性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1例
目的报道多发性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1例国内首报。方法患者,男,20岁。双上肢多发紫红色丘疹3月。无自觉症状。查体:丘疹直径约为3 mm-10mm,绕以暗红色或紫红色晕,如靶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真皮浅层血管增生...
龚石刘巧王爱民王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