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农业经济发展
- 2005年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东北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内在联系,并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提出振兴东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 赵伟
- 关键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经济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历史机遇
- 财富使用伦理的研究
- 2008年
-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转轨时期,中国财富使用伦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有关的研究。
- 赵伟
- 关键词:转轨财富伦理
-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的财富伦理
- 2008年
- 我们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财富伦理的各个方面对比分析转轨中国财富伦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有关的研究。主要内容有遗产税制度对财富伦理的影响、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和财富伦理表现、社会舆论监督和仇富现象对财富伦理的影响、财富伦理及其独特的"看不见的手"等等。
- 赵伟
- 关键词:汶川地震财富伦理
- 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伦理
- 2012年
- 卡耐基有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反映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伦理的深刻变化。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倡议亿万富翁捐半数家产成了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伦理的一个最完美的注释。一年多前,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共同呼吁美国富豪捐出至少一半财富用于慈善。巴菲特捐出99%的个人财富,盖茨承诺将大多数财富交给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响应号召承诺捐献的亿万富豪已经达到40位,总捐献额至少有1500亿美元。如果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目标顺利实现,据估计可能募集6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慈善活动。
- 赵伟
- 关键词:财富伦理慈善基金会亿万富豪巴菲特亿万富翁个人财富
- 转型期我国财富伦理价值取向研究——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观念差异
- 2008年
- 能否构建符合我国转型期特征的财富伦理价值核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财富观念差异,不是古典和现代的区别,而是研究起点和研究角度的区别。按劳分配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兼容关系,以此为理论依据,社会主义财富伦理价值的核心依然是劳动价值理论。转型期中国财富伦理建立的现实选择是构建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财富分配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 赵伟常修泽
- 关键词:经济转型收入分配财富伦理
- 海南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针对当前海南农产品中存在的卖难、农民增收缓慢等现象,本文从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着手,分析了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运行轨迹,就流通领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当前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应重点从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拓宽农产品流通融资渠道等四个方面入手。
- 赵伟
- 关键词:农产品
-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合理政府规制与腐败
- 2004年
- 不合理的政府规制是导致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腐败的原因之一。对于由经济转型中政府规制的广泛性、模糊性和复杂性而导致的腐败行为,应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予以综合治理。
- 赵云赵伟
- 关键词:经济转型政府规制腐败行为民主制度
- 货币供给外生抑或内生——基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分析视角被引量:5
- 2008年
- 货币供给在整个货币循环体系中处于源头的地位,其性质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是货币理论中始终不容回避的基础性问题,用传统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难以形成共识。借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货币及货币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仿生学角度将货币循环定义为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由于资金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一是通过货币循环中的供给联系,一是通过货币循环中的需求路径,由此货币供给兼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 赵伟常修泽
-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金融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