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胃癌组织中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3年
- 黄文斌袁平林鸿民徐国祥齐琼
- 关键词:胃癌黏蛋白MUC5AC癌组织
- 一种含硼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电解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硼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锂盐、有机溶剂、光引发剂、含硼杂环的光敏性单体以及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含硼酸基团化合物与具...
- 马晓华袁平彭夏雨郭艳辉田文生
- p27^(K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 p2 7K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6例胃癌中p2 7KIP1蛋白的表达状态。结果 p2 7KIP1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 4 6.4 %。p2 7KI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结论 p2 7KIP1蛋白低表达参与了胃癌的进展 。
- 徐国祥黄文斌杜少陵袁平
- 关键词:胃肿瘤P27^KIP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表达
- 介绍一种简便的RNA制备方法
- 2001年
- 夏惠群孙孟红袁平
- 关键词:RNA
-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pPNET)的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法对 4例pPNET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主要由小圆形细胞组成 ,部分为梭形细胞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除表达CD99外 ,还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性标记。结论 pPNET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其诊断除了直接的病理形态学证据之外 。
- 黄文斌卢林明赵有才袁平徐国祥
- 关键词: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 大肠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60例大肠癌和 3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MMP 2的表达。结果 MMP 2在大肠癌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3% ( 2 6/ 60 )和 2 0 .0 % ( 6/ 30 ) ,大肠癌组织的MMP 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MMP 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结论 MMP 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尤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朱晓群黄文斌袁平史良会齐琼
- 关键词:大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生物学行为
- 一种含硼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电解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硼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包括含硼杂环的高分子聚合物基体和电解质盐,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硼酸化合物与具有二醇结构的烯类化合物经酯化得到含硼...
- 马晓华袁平秦玉琪郭艳辉田文生
- p53、ras p21、c-erbB-2和nm2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 例肺癌行p53、rasp21、cerbB2和nm23 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阳性反应检出率分别为46-6% 、24-1 % 、50-0 % 和53-4 % ,腺癌和差分化癌ras p21 、cerbB2表达高于鳞癌和分化好的癌( P< 0-05) ,术后长期生存患者rasp21 、cerbB2 表达低于短期死亡患者(P< 0-05 ,P< 0-01),吸烟患者ras p21 表达高于不吸烟患者(P< 0-05) ,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nm23 表达高于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 P< 0-01),p53 与ras p21、cerbB2 阳性表达具有协同性( P< 0-05) 。结论: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与rasp21 、cerbB2 的激活和p53 、nm23 的失活密切相关,部分基因的改变存在协同性,ras p21 基因的激活与吸烟有关,ras p21、cerbB2 的检测对判断肺癌预后有价值。
- 袁平江道文徐国强
- 关键词:癌基因
- 胃癌组织CD44v6 nm23的表达及意义
- 2001年
- 目的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中的S P法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为 6 4.8%,nm2 3的阳性率为 70 .4%。CD44v6、nm2 3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 赵有财袁平徐国强黄文斌
- 关键词:胃腺癌CD44V6NM23免疫组织化学
-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阴道侵袭性血管粘液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梭形或星形,分布于疏松的粘液样背景中,间质血管丰富,血管壁厚薄不均。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ER和PR阳性,SMA、S-100和HMB45阴性。结论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的特征性的间叶性肿瘤,具有鲜明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可能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容易复发但不转移,须与其他粘液性肿瘤鉴别诊断。
- 黄文斌赵有才朱晓群徐国祥袁平
-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病理学光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