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清新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部影像
  • 3篇胸部影像表现
  • 3篇诊断显像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显像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综合...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免疫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艾滋病
  • 2篇肺疾病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致病菌感染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体层摄影术X...

机构

  • 4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唐勇
  • 4篇江松峰
  • 4篇陈碧华
  • 4篇黄务枝
  • 4篇黄德扬
  • 4篇张烈光
  • 4篇刘晋新
  • 4篇甘清新
  • 3篇唐小平
  • 2篇史红玲
  • 2篇黄瑞莲
  • 1篇李俊峰
  • 1篇凌洲焜
  • 1篇张志平
  • 1篇官宛华

传媒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10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7例行胸部HRCT检查.结果 10例患者X线胸片显示:9例有明显病变,1例只有轻微病变 6例为双肺受累,4例为单肺受累(其中右肺3例,左肺1例) 其中5例为大面积实变并空洞形成(4例伴对侧肺野散发病灶).在病变形态上有斑片状渗出实变(6例)、大片状(叶、段分布)实变(5例)、空洞(5例)、小结节病灶(3例)、粟粒病灶(2例)、纤维索条(1例).7例患者HRCT显示:斑片状渗出实变(7例)、小结节病灶(6例)、大面积(肺叶、段)实变(5例)及随实变吸收消散而出现的空洞、支气管扩张(各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磨玻璃密度影(3例),粟粒病灶及树芽征(各2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纤维索条(各1例).结论 大面积实变合并空洞、结节病灶、支气管扩张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特点.
刘晋新唐小平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黄德扬甘清新黄务枝黄瑞莲史红玲唐勇
关键词:肺疾病分枝杆菌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诊断显像
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13例患者X线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7例呈网织纹理,4例见胸腔积液,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见粟粒病变,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2例呈磨玻璃密度影(GGO),2例见肺气囊,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13例患者HRCT发现7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见小叶间隔增厚,6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5例见粟粒病变(其中1例可见胸膜下小结节),4例见胸腔积液,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可见GGO、多发肺气囊及树芽征各2例,空洞(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局段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结论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粟粒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及结节状肿块影。
刘晋新唐小平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甘清新黄瑞莲史红玲黄务枝黄德扬唐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毛霉菌病诊断显像
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结果3例x线胸片均可见斑片状渗出实变和小结节,见大面积实变及空洞2例。CT显示大面积(叶、段分布)实变及多发窄洞、斑片状渗出实变、小叶中心,结节和树芽征各2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肺浸润实变伴空洞及散发结节是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常见胸部影像表现。
刘晋新唐小平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张志平黄德扬甘清新唐勇凌洲焜黄务枝
关键词:肺疾病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诊断显像
艾滋病合并肺弥漫粟粒结节的高分辨率CT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ID)合并肺弥漫粟粒结节的高分辨率(H)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单一病原感染的ID患者双肺及H表现,分析不同病原感染的双肺弥漫粟粒结节的分布特点,将其伴随的征象采用x。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12例单一病原感染的ID合并肺弥漫粟粒结节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57例、真菌45例(马尔尼菲青霉菌34例、曲霉菌9例、毛霉菌2例),细菌10例(葡萄球菌5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缓症链球菌1例、麻疹挛生球菌1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弥漫粟粒结节分布类型:47例随机分布,18例为小叶中心分布,其中8例为随机分布与小叶中心分布并存;真菌感染的弥漫粟粒结节分布类型:36例随机分布,16例为小叶中心分布,其中7例为随机分布与小叶中心分布并存;细菌感染的弥漫粟粒结节分布类型:10例为小叶中心分布。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与结核间胸部及腹部伴随征象经x2检验:肺弥漫粟粒结节伴随胸腔积液与ID合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31例)的诊断密切相关,马尔尼菲青霉菌病5例(x2=14.024,P〈0.01)。肺弥漫粟粒结节伴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ID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5例)的诊断密切相关,结核分支杆菌感染5例(x2=23.015,P〈0.01)。结论肺弥漫粟粒结节的鉴别诊断仅依据粟粒结节的形态、大小有一定困难,如结合其伴随征象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刘晋新李俊峰官宛华甘清新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黄德扬黄务枝唐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