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晓媛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3篇课改
  • 3篇二期课改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材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材
  • 2篇课程
  • 2篇价值观
  • 2篇高中思想政治
  • 2篇高中思想政治...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职业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价值
  • 1篇道德价值观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德育

机构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上海新侨职业...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田晓媛
  • 2篇罗华荣
  • 1篇刘建良

传媒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理论经纬
  • 1篇教育参考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被引量:3
2013年
在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分析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教师提升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效果,拓宽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田晓媛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上海市一、二期课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较研究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这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课程改革又以教材改革为重,上海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率先进入了课程改革的行列。1988年起,上海市受国家教育部委托、经市政府的批准开始了中...
田晓媛
关键词:二期课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文献传递
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德育课程发展轨迹
2015年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改革涵盖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三门显性德育课程。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经历了实践—改进—深化的过程,教材作为载体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客观记录了课程发展与变迁。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市一、二期课改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材的分析比较,呈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变化轨迹。
罗华荣刘建良田晓媛
关键词:二期课改德育课程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特点及现实价值
2010年
新加坡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自治,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一个州,1965年获得独立,没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人种复杂,华人多(占70%),有马来人和印度人,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有佛教、印度教、泰米尔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新加坡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决定其伦理和道德价值观也必定体现一种多元性。因此,新加坡政府在提倡保持各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发扬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稳定。新加坡政府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始终,制定了中小学多层次的德育目标。
田晓媛
关键词:道德教育新加坡教育多元文化道德价值观英国殖民统治爱国主义
上海一、二期课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较研究
2015年
文章对上海市第一期、第二期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理论基础、课程标准能力要求、教材设计思路及教材内容选择与组织、教材呈现方式与表达进行比较,并提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修订的思考,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上海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罗华荣田晓媛
关键词:二期课改思想政治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