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建筑
  • 3篇教学
  • 2篇涌现性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设计课程
  • 2篇数字化
  • 2篇课程
  • 2篇建筑创作
  • 2篇建筑设计
  • 2篇建筑设计课
  • 2篇建筑设计课程
  • 2篇建筑形态
  • 2篇城市
  • 1篇代码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流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体制
  • 1篇意象

机构

  • 1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3篇石永良
  • 1篇盛铭
  • 1篇张智民
  • 1篇张洛先
  • 1篇龚华
  • 1篇魏崴
  • 1篇张砚

传媒

  • 3篇时代建筑
  • 2篇建筑学报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形态发生机制刍议
通过对建筑形态和形态发生理论的讨论,比照两者之间的系统性异同,着重从动理机制角度探究建筑形态的发生,试图引起有关数字化面向建筑形态及其创作设计问题的算法讨论,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基于数理逻辑的信息技术前提下加以重审,并做出...
石永良
关键词:建筑形态信息技术数理逻辑
建筑的不确定性问题——有机、随机和伪随机探究
本文从数字化设计方法的角度探讨建筑机制的三个相关表现方面——有机、随机和伪随机问题,承认建筑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并认为正确地认识计算机中的伪随机,有助于运用普适计算方法设计时穿越这些不确定因素,去获得整体建筑问题的策略性...
石永良
关键词:不确定性伪随机普适计算
文献传递
建筑创作中的非形态问题——从空间功能到事件算法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从现代建筑的空间功能、当代建筑的信息认知和动态事件的算法这三个方面,以层次递推的方式展开有关事件算法的讨论,涉及建筑数字化创作中有关信息编码和赋值、数据统计与挖掘、计算等价性、有限元分析等操作步骤,阐述了事件的涌现现象、自下而上的操作策略、数理模型的导向性以及既有算法模块的引用等几个重要方面。
石永良
关键词:有限元法涌现性
数字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析被引量:8
2007年
介绍了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小组的数字化教学课题实践,尝试将数字现象与本质、认知与方法、构想与操作,放到建筑设计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面地观察和评估,探讨了教学中有关数字建筑创作思考与设计操作方法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影响及其积极意义。
石永良龚华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数字建筑设计方法
城市建筑环境中的意象问题(一)——对上海建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1990年
本文是上海市青年科技基金会主持下的论文,1990年1月经市有关专家评审鉴定获一致好评。论文分三部分:启示层面,假设层面和实验层面。启示层面着重于对现象的观察、调查、分析,归纳出一些上海建筑文化的特征;假设层面建构了一个城市设计及方法上的理论框架;实验层面通过比较接近现实边界条件的上海闸桥工程及乍浦路区域改建的设计以论证上述理论。本刊由于篇幅所限将分二次摘登,第一部分为启示层面,第二部分为假设层面。
张洛先魏崴徐风石永良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
建筑创作中的非形态问题——从空间功能到事件算法
文章从现代建筑的空间功能、当代建筑的信息认知和动态事件的算法这三个方面,以层次递推的方式展开有关事件算法的讨论,涉及建筑数字化创作中有关信息编码和赋值、数据统计与挖掘、计算等价性、有限元分析等操作步骤,阐述了事件的涌现现...
石永良
关键词:有限元法涌现性
文献传递
建筑数字化设计实验教学案例解析
2010年
本文回顾了同济大学建筑数字化早期设计教学,并结合近年本科课程作业进行解析,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促进建筑专业师生与同仁间的认知交流。
石永良
建筑形态发生机制刍议
建筑形态从何而来是一个复杂问题,至少以进化的视角而言,既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工程技术,也不会是单单继承文化的,所谓的拟态更不宜再担当建筑进化过程的主角;在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行将走完自由形态绘图或称高级协同绘图这一程之后,还...
石永良
关键词:建筑形态
文献传递
设计方案的执行过程——记一次数字化毕业设计
本文通过伯沙勒尔艺术学校的数字化毕业设计,详细解析了运用程序代码和软件脚本来解决建筑空间复杂联系的关键问题,由此完成有关建筑空间的形态生成过程。尝试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执行进行设计,在数字技术层面上实现无缝连接的可能性,着重...
石永良张砚
关键词:程序代码无缝连接
文献传递
数字化:面向未来的建筑初始状态被引量:2
2010年
以开放的方式讨论了有关建筑数字化的概念、数字技术的思考工具特性,数字化于方法方面的表现及其混沌认知下的建筑理论趋势,并对与此休戚相关的建筑学科的学术体制提出批评。反对将建筑数字化归类理论,表达了建筑数字化之路还很漫长,尚处基于机制与原理的案例研究初始状态的学术观点。
石永良
关键词:学术体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