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杰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望远镜
  • 3篇视场
  • 3篇天文
  • 3篇大视场
  • 2篇天文望远镜
  • 2篇主镜
  • 2篇目镜
  • 2篇光反射
  • 2篇大口径
  • 2篇大口径望远镜
  • 1篇地球同步
  • 1篇地球同步轨道
  • 1篇电控
  • 1篇信号
  • 1篇遥控
  • 1篇原型机
  • 1篇远程
  • 1篇远程通信
  • 1篇时域
  • 1篇随动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作者

  • 6篇祝杰
  • 5篇曹建军
  • 4篇周丹
  • 4篇郑立新
  • 3篇陈国平
  • 3篇唐正宏
  • 2篇于涌
  • 2篇蔡建清
  • 1篇郑义劲
  • 1篇毛银盾
  • 1篇曹凯
  • 1篇姜鹏
  • 1篇罗浩

传媒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南极时域天文观测阵原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2024年
大视场快速巡天是时域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观测手段,南极地区每年数月连续黑夜使其成为短时标时域天文学观测的理想台址.在南极工作的光学望远镜需要应对极低气温、无人值守、供电和网络传输受限等严峻挑战.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并研制了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南极时域天文观测阵原型机,其基本思路是:(1)在大视场光学望远镜上安装具有漂移扫描功能的CCD相机,无需驱动机构也能探测到暗弱天体,系统可靠性高;(2)将整个光学望远镜系统和控制处理计算机放置在一个有封窗玻璃和加热设备的可控温圆顶内,系统无需耐低温元器件,建造成本低;(3)在本地进行图像预处理,只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发回国内,无需高速网络;(4)利用CCD相机和计算机工作时的散热作为辅助加热措施,能源利用率接近100%,系统功耗较低.2022年10月,口径18 cm的原型机跟随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船前往南极中山站,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已稳定可靠运行大半年,即使面对南极中山站恶劣天气环境(本观测季最低气温-37.3℃,最高风速38.6 m/s),原型机运行稳定,像质优异,体现了漂移扫描CCD技术在极地天文观测领域应用的巨大优势.原型机的试验观测结果为后续在南极建设时域天文观测阵奠定了坚实基础.
祝杰周丹郑立新曹建军药新雨陈国平于涌葛健唐正宏潘翔杨臣威姜鹏
1.56m望远镜天文圆顶电控的改造被引量:3
2009年
由于原有1.56m望远镜的圆顶与天窗控制系统技术相对滞后、常出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日常观测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以实现圆顶随动与天窗红外遥控。改造后的天文圆顶电控系统在使用中能节省观测时间,简化观测过程,提高观测效率,并且使系统的可靠性增加。
祝杰曹凯郑义劲
关键词:红外遥控抗干扰
一种极地望远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地望远镜,包括保温舱体、位于保温舱体内部的望远镜、相机成像单元和远程运控主机、固定在保温舱体上并与望远镜的镜头对准的观测窗口、以及远离所述保温舱体所在区域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与望远镜远程运控主机通过铱...
祝杰郑立新曹建军周丹张聪聪陈国平唐正宏
地球同步轨道动态监视光学系统研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由于卫星发射活动日益频繁,地球同步轨道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并受到世界各国密切关注和保护。作为地球同步轨道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光学手段可以在目标动态监视和空间事件发现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两年时间研制了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动态监视光学系统,即FocusGEO。FocusGEO的望远镜采用单机架三镜筒赤道式结构,具有约260(°)~2超大视场,15 min内即可对台站上空地球同步轨道带完成一次扫描观测。2017年8月开展的试验观测表明,即使在夜天光背景较亮的上海市佘山地区,FocusGEO的望远镜对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观测效能也接近85%,方位和俯仰方向观测精度均优于3",可靠性也满足常规观测条件。详细介绍FocusGEO的软硬件组成、观测模式,以及初步观测结果,并介绍了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毛银盾唐正宏于涌刘长顺黎枭王维陈国平罗浩张永帅祝杰曹建军慎露润
关键词:光学望远镜地球同步轨道
一种集耐焦、主焦及目视观测于一体的多功能天文望远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耐焦、主焦及目视观测于一体的多功能天文望远镜,其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路的走向依次排布在第一光轴上的主镜、第三镜、副镜、主焦改正镜组和主焦相机,位于第三镜的一侧的耐焦相机,位于第三镜的另一侧且沿光路的走向依...
郑立新张聪聪慎露润周丹蔡建清陈振东曹建军祝杰
文献传递
集耐焦、主焦及目视观测于一体的天文望远镜及观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耐焦、主焦及目视观测于一体的天文望远镜,其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路的走向依次排布在第一光轴上的主镜、第三镜、副镜、主焦改正镜组和主焦相机,位于第三镜的一侧的耐焦相机,位于第三镜的另一侧且沿光路的走向依次排布的目...
郑立新张聪聪慎露润周丹蔡建清陈振东曹建军祝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