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绘莉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野生花卉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组培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 2011年
- 以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的种子为外植体,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种子表面消毒、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生根、炼苗和移栽等技术环节的研究,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建立了胭脂花无菌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表面消毒的最佳方法是以6%NaClO消毒6 min;最佳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 mg.L-1H+NAA0.20 mg.L-1,丛生芽增殖系数为3.82;生根培养中,IBA比NAA和IAA更有利于根的形成和生长,IBA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02~0.05 mg.L-1,生根率达94%以上。
- 游晓会穆绘莉唐明潘会堂张启翔
- 关键词:增殖
- 胭脂花野生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对胭脂花的5个野生群体17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花野生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09~0.34,群体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的多样性,其变异来源主要存在于群体内;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3.71%~48.80%之间,其中变异最大的性状是花眼颜色,为48.80%,花冠筒长度表现最为稳定,变异系数为13.71%;叶片数、叶长、叶宽、花葶直径、花序轮数、花量等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花柱长短与花冠筒长呈显著负相关。经度和纬度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海拔、年均降雨量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对其野生群体进行UPGMA聚类表明,5个群体聚为2大类,并没有严格按照地理距离聚类。
- 穆绘莉游晓会石超马琳姜岩潘会堂张启翔
- 关键词:野生群体表型多样性
- 野生胭脂花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北京东灵山胭脂花自然分布地野生群体中2年生以上植株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0年连续3年观测了野生胭脂花的年生长发育进程,并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胭脂花花芽分化和花序发育的过程,以探明野生胭脂花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人工栽培胭脂花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胭脂花的年生长发育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果熟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等7个阶段;5~9月为胭脂花的生长季,生长环境凉爽,日平均气温为5℃~20℃。(2)胭脂花花芽分化期为7月中下旬~9月上旬,历时约2个月,整个过程包括未分化期、花芽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和小花分化期;花序上的小花由外向内逐渐形成并发育,雌雄蕊的发育从8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上中旬结束;花序发育完全的胭脂花植株进入休眠期,经过当年10月份至来年4月份的低温阶段翌年开花。胭脂花花芽分化进程和外部形态密切相关,可根据植株的外部形态特征快速判定花序发育状况。
- 唐明游晓会穆绘莉毛娟娟潘会堂张启翔
- 关键词: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显微结构
- 胭脂花野生居群花粉形态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胭脂花是分布于中国北部的报春花科报春花属花柱二型植物,为了阐明胭脂花花粉形态的多样性,对胭脂花分布范围内的7个野生居群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胭脂花花粉属N3P4C5型,极面观多为三角形,具三孔沟,少数为四边形,具4孔沟;短花柱植株的花粉粒较大(16.53×17.58μm),花粉粒外壁粗糙,表面纹饰多,网眼大;长花柱植株的花粉粒较小(12.95×13.72μm),花粉粒外壁较光滑,表面纹饰少,网眼小。不同居群间花粉粒在大小、网眼直径、外壁纹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花粉形态变异系数在4.88%~35.48%之间;短花柱类型各居群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6.18%,居群间差异较大,其中庞泉沟居群变异系数最大(24.05%),海坨山居群最小(10.13%);长花柱类型各居群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4.89%,庞泉沟居群的变异系数最大(19.75%),五台山与海坨山居群最小(12.50%),长花柱类型的花粉性状比短花柱植株更为稳定。UPGMA聚类分析发现,7个居群聚为两大类,除庞泉沟居群外,其他居群聚为一组,地理距离相近的居群一般聚在一起。研究结果为胭脂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育种研究提供了依据。
- 边晓萌穆绘莉马玉磊董桂敏潘会堂张启翔
- 关键词:野生居群花粉形态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