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洁 作品数:17 被引量:4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成年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定向迁移的可能机制 研究发现,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定向迁移受到各种生理、病理和药理刺激的影响,本文着重综述了神经前体细胞的种类和特性、影响成年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子机制。并对这一领域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章洁 潘治斌 徐仁伵文献传递 川芎嗪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探讨。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烧伤组(即B组,造成30%TBSAⅢ度烧伤)、烧伤+TMP组(B+TMP组,烫伤后即刻腹腔注射TMP,20 mg/kg)、烧伤+SB202190组(B+SB组,烫伤后立即注射SB202190,10 mg/kg)及烧伤+TMP+SB202190组(B+TMP+SB组)。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含量,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RT-PCR,免疫组化分析心肌Fas、caspase-8、Bcl-2和Bax基因表达,荧光分析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7.46±2.45),心肌中TNFα含量,Fas、caspase-8和Bax蛋白水平及caspase-3活性均显著性升高,但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TMP组大鼠心肌TNFα含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4.15±0.41),心肌Fas、caspase-8和Bax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均显著性低于B组,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TMP对烧伤后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TMP通过降低TNFα的生成及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刘丽乔 章洁 杨晓红 李国辉 万福生关键词:川芎嗪 烧伤 信号转导 心肌 本科护生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编制本科护生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量表,并检测其信度与效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本科生施测。第一批335份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筛选量表条目,第二批194份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筛选量表条目,第三批298份样本进行信效度分析,并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效标。[结果]该量表由网络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应对3个因子构成,累积贡献率为44.55%。量表共16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载荷范围为0.41~0.78。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2.16,NNFI=0.94,CFI=0.95,RMSEA=0.077,SRMR=0.064)、校标效度(r=0.406,P<0.01)、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与各因子分别为0.84、0.70、0.80、0.69)、组合信度(各因子分别为0.71、0.84、0.69)。[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可用于测量本科护生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水平。 李鸿艳 刘宇 冯琼 毕瑞雪 章洁 周湖燕 雷琼琼关键词:网络课程 本科护生 信度 晚期肺腺癌外周血TS mRNA表达与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外周血中胸苷酸合成酶(TS)转录水平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2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前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中TS mRNA的表达水平。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患者疗效与TS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29例中有效组7例(CR 1例,PR 6例),无效组22例(SD 16例,PD 6例)。有效组外周血TS mRNA的表达为0.66±0.12,无效组为1.23±0.21,有效组明显低于无效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腺癌外周血中胸苷酸合成酶(TS)转录水平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孙哲 余锋 衣玉丽 章洁 汪小浪关键词:培美曲赛 胸苷酸合成酶 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分析心肌细胞Fas/FasL、Caspase-8及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分析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凋亡组(心肌缺血1h,再灌注24h)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16.3±4.52,较对照组(0.43±0.04)有显著性升高,Fas/FasL及Caspase-3蛋白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川芎嗪保护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Caspase-3蛋白水平及Caspase-3活性均显著性低于凋亡组。结论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as死亡受体通路中相关蛋白酶水平及其活性有关。 章洁 刘丽乔 余乐涵 赵小曼 李华 万福生关键词:川芎嗪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信号转导 心肌 同型半胱氨酸不同诊断切点对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同诊断切点对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59例,按照血HCY水平分组:正常组50例(HCY<10μmol/L),切点1组53例(10μmol/L≤HCY<15μmol/L)、切点2组56例(HCY≥15μmol/L)。比较入选病例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叶酸、HCY、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叶酸和EDD为切点2组>切点1组>正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IMT为正常组>切点1组>切点2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为正常组>切点1组>切点2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小血管病发生率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切点2组>切点1组>正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HCY≥10μmol/L、IMT为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EDD为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从脑小血管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角度,以HCY≥10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切点更合理。 李丽燕 李雷 章洁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内皮功能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磷酸受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运动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磷酸受纳蛋白(PLB)表达影响及其意义。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运动组4组,每组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第4天开始跑台运动,于运动第4周末心脏采血收集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中磷酸受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升高(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心肌细胞PLB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运动组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升高(均P<0.01),心肌细胞中PLB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运动组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降低(均P<0.05),PLB mRNA和PL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运动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运动能上调PLB基因表达可能有关。 章洁 江卫华 罗达亚 万福生关键词:基因表达 糖尿病 心肌 成年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定向迁移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 2015年 神经前体细胞(NPCs)具有三个极其重要的特征〔1〕:(1)能自我更新,拥有理论上无限产生后代的能力;(2)是增殖性的细胞,能持续有丝分裂;(3)是多潜能细胞,能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同的神经外胚层谱系,包括大量不同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亚型。根据Mc Kay〔2〕的定义,成年大脑内的多潜能NPCs/神经祖细胞是增殖性细胞, 章洁 潘治斌 徐仁伵关键词:增殖 分化 江西地区汉族精神分裂症与短串联重复序列D6S285和D6S296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临床患者短串联重复(STR)序列D6S285和D6S296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学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江西地区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健康人群10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抽提DNA;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分析STR位点D6S285和D6S296的各等位基因的分布,综合运用多种遗传学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对照组D6S285和D6S296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2)病例组D6S285-206等位基因的检出率为6.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P<0.05),其相对危险度OR=0.448(OR<1);病例组D6S285-212等位基因的检出率为82.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0%(P<0.05),其OR=1.748(OR>1);(3)在D6S296位点上共检测到18种等位基因,各等位基因的检出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D6S285位点附近可能存在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的微效基因。 余波 李悦 朱春潮 杨晓红 章洁 袁也丰 罗达亚 徐方云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短串联重复 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复杂遗传病,对其易感基因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传统的候选基因策略和新兴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或者Whole-Genome Association Study,GWA)。候选基因研究常难以彼此重复或验证,应在严格纯化样本临床表型基础上,突破单个候选基因关联研究思路,从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易感基因。本文简要介绍了GWA的研究内容、研究设计方法以及近两年来其在精神分裂症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总结了GWA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工作重点和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章洁 汤晓丽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