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启庆
- 作品数:85 被引量:775H指数:1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茉莉花粗酶液提取条件对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1997年
- 茉莉(Jasminum sambac Ait.)是主要的茶用香花,属气质花,其香气的释放依赖于花内生理生化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茉莉花香气成分是通过结合态糖苷形式的前体物质在水解酶的作用下逐步释放的,而β—D—葡萄糖苷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因此,研究茉莉花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将有利于探明茉莉花的释香机理。本文就确定粗酶液提取条件的试验结果作一报道。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 董尚胜童启庆渡边修治稻垣顺司
- 关键词:茉莉花粗酶液葡萄糖苷酶活性花茶
- 印度尼西亚茶叶生产见闻被引量:1
- 1999年
- 童启庆
- 关键词:茶叶生产栽培
- 悬浮发酵红茶与传统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 比较了悬浮发酵红茶与传统红茶品质差异,结果显示悬浮发酵红茶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茶黄素类(TFs)含量均比传统红茶高,茶汤汤色红艳明亮,滋味表现出浓强爽的特性。悬浮发酵液经适当后熟处理,可增加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
- 夏涛童启庆萧伟祥
- 文献传递
- 红茶制造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调控被引量:8
- 1995年
- 红茶制造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调控夏涛,童启庆(安徽农业大学条业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多酚氧化酶(PPO,E.C.1.10.3.1)和过氧化物酶(POD,E.C.1.11.1.7)是茶叶中两种极为重要的氧化酶。由于它们在茶树生理代谢过程以...
- 夏涛童启庆
- 关键词:红茶茶叶加工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被引量:87
- 1996年
- β─葡萄糖苷酶是将鲜叶中香气前体物质──糖苷转化为游离态香气的关键酶。对红茶萎凋、发酵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萎凋期间,酶活性是逐步增强的,其活性达鲜叶的2—2.5倍,且受萎凋温度和萎凋程度的影响;在发酵进程中,酶活性迅速下降,且发酵温度越高,其活性下降越大。因此,低温萎凋与发酵有利于酶活性的是提高和香气的形成。
-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 关键词:红茶萎凋发酵Β-葡萄糖苷酶
- 茶叶香气前驱体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1996年
- 夏涛童启庆
- 关键词:茶叶香气
- 茶叶生产经营规模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9
- 2001年
- 对不同规模茶场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 ,茶叶生产不具有规模经济特点 ,但因生产茶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90年代手工茶类发展使“挨家挨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应运而生 ,从而导致茶叶生产经营规模继 80年代以后进一步趋小 ,妨碍了茶产业发展。我国茶产业要参与国际竞争 ,迫切需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
- 苏祝成童启庆扬义群
- 关键词:茶叶生产经济绩效
- 现代中华茶道的特点及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早在唐代陆羽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就已记述了完整的“煮茶”道,并提出了以“俭”为核心的茶道思想。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在其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和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
- 童启庆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茶道《茶经》饮茶
- 古人泡茶怎祥选水
- 2006年
- 水是生命之源,故水之于茶,有“水为茶之母”之说。古人选水十分重视水源,强调用活水。天水,泉水是煮茶首选。
- 童启庆
- 关键词:水源泡茶古人泉水
-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酶蛋白水平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随着新梢叶片的逐渐成熟而增加,当叶龄在33~48天,叶片完全成熟时,蛋白水平达最高值并持续稳定,以后随叶龄的进一步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叶位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以芽下第4~6叶位叶中的蛋白水平为稳定最高;在年生育过程中,不同品种春梢叶在春、夏、秋三季中的蛋白水平均以夏季最低,但福鼎大白茶表现为春>秋,而龙井43与龙井长叶表现为秋>春;不同品种春、夏、秋三季新梢叶中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差异,福鼎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表现为春>秋>夏的规律,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水古四品种则以秋季最高,春、夏差异不大.
- 董尚胜童启庆
- 关键词:茶树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