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代珍 作品数:32 被引量:4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宜昌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婴儿皮肤结核的针吸细胞学诊断(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2007年 临床上皮肤结核较少见,尤其是婴儿皮肤结核更少见,我院2003~2006年经针吸细胞学诊断婴儿皮肤结核7例,现报道如下。 裴学菊 陈路 罗代珍 胡余昌 柯芳 胡玉华 王飞关键词:皮肤结核 婴儿 皮下包块型肺吸虫病针吸细胞学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皮下包块型肺吸虫病针吸细胞学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60例皮下包块型肺吸虫病患者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针吸细胞学特点及诊断方法。结果60例皮下包块型肺吸虫病均有典型临床特征及镜下改变,58例行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均为阳性。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成为皮下包块型肺吸虫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裴学菊 郎博娟 胡玉华 龚萍 罗代珍 陈路 胡余昌 柯芳关键词:细胞学 并殖吸虫病 针吸细胞学诊断脊索瘤的探讨(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2007年 裴学菊 周宜兰 罗代珍 胡余昌 陈路 柯芳 王飞关键词:针吸细胞学 脊索瘤 针吸细胞学诊断皮肤混合瘤 2009年 皮肤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汗腺肿瘤,术前经针吸细胞学诊断国内文献报道甚少。我们经针吸细胞学诊断皮肤混合瘤15例,现报告如下。 裴学菊 胡余昌 陈路 罗代珍 王飞 龚萍 李永香关键词:皮肤混合瘤 汗腺肿瘤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筛选宫颈癌的意义 被引量:1 2006年 裴学菊 邓汉军 卢家桂 王飞 李永香 罗代珍关键词: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 宫颈癌 女性生殖道 癌前病变 已婚妇女 负压封闭引流影响人急性创面PDGF和TGF-β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促进人急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法和换药法各治疗10例人急性创面,于治疗的0、1、3、5、7d采集创面肉芽组织和渗出液,应用免疫组化、ELISA法和Image Pro Plus 5.0软件系统检测和分析PDGF、TGF-β1的动态变化。结果:负压组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多于换药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前创面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较低水平,治疗后第3d PDGF含量达到峰值,TGF-β1在第5d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逐渐减少,第7d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PDGF和TGF-β1的表达量增多有关。 鄢飞 鲍同柱 刘万军 陈恳 王河洲 向希映 罗代珍 吴剑 严雪港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急性创面 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乳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比较 2014年 目的:对乳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患者采用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观察和分析其的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一共收集了216个采用常规组织学检查为阴性的腋窝淋巴结,然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PCR方法进行检测,分别检测MUC1蛋白和MUC1mRNA表达。结果经过检测发现,MUC1mRNA阳性检出率为66.0%与蛋白表达检出率21.0%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PCR方法检测乳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更为敏感,进而为患者预后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罗代珍关键词:免疫组化 PCR方法 乳癌 PKCα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分子机制及STS干预作用的研究 陈爱军 孟庆华 龙兵 朱耀明 罗代珍 汪长青 童维英 刘文明 该课题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蛋白激酶Cα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用PK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STS)和激动剂佛波酯(PMA)干预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COLO320细胞株,检测STS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关键词:关键词:大肠癌 细胞凋亡诱导 分子机制 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乳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比较 2014年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MUC1基因表达,以提高微转灶诊断率。方法收集2010~2012年我院收住的手术患者26例,108个常规组织学检查阴性的腋窝淋巴结,分别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测定MUC 1 mRNA的表达。结果 MUC 1 mRNA阳性检出率为66%,明显高于蛋白表达检出率21%(<0.05)。结论建立起MUC 1基因的RT-PCR分析法,进一步提高微转移灶诊断率,较免疫组化更为敏感。 罗代珍关键词:MUC 免疫组化 乳腺疾病的针吸细胞学诊断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经针吸细胞学诊断的乳腺疾病。结果:乳腺疾病中乳腺瘤样病变占所检查病例70.14%,乳腺纤维腺瘤占15.82%,乳腺恶性肿瘤占7.91%,与组织学对照符合率分别为99.29%、98.73%、98.86%。结论:显示针吸细胞学是诊断乳腺疾病,尤其是筛选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裴学菊 朗博娟 罗代珍 胡余昌 邓汉军 王飞 李永香 徐强(编校)关键词:针吸细胞学 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