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其胜
-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恒河猴脾肾细胞中的ANP样物质
- 1992年
- 用兔抗人α-心房利钠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血清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恒河猴脾白髓和肾髓质上皮细胞中存在ANP样免疫活性物质,其棕色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周质内。猴脾提取物经Seph-adex G-15分离,可得到具有降压、利尿、利钠的组分,这些活性多肽的结构和功能需待进一步研究。
- 戴宗祥许如君戴长柏赵石罗其胜王庆玲
- 关键词:恒河猴脾细胞肾细胞ANP
- 猕猴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 1990年
- 关于猕猴在饲养场中的发病,携带病原等方面的调查检测,国内各地已陆续发表报道,而对死亡原因及病理变化的探索分析资料还较少见。本实验室将近年来收集的有关笼养猕猴消化系统疾病的尸检材料整理如下。
- 罗其胜王庆玲李松珍孟昆华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分析肝毛细线虫粪类圆线虫肠粘膜
- 猕猴(Macaca mulatta)主动脉弓的分支类型被引量:6
- 1985年
- 随着心血管系统研究的进展和猿猴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猴主动脉弓分支的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张胜泉等(1974)对猕猴的心脏冠状动脉的解剖学作过调查,但有关主动脉弓分支的资料很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题研究,以供参考。
- 罗其胜王庆玲杨兴仁
- 关键词:猕猴主动脉弓
- 猕猴两性畸形
- 1995年
- 1989年8月,我们见到1例8岁猕猴具有两性器官。雄性器官包括一只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和阴茎。雌性器官为一个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综上所述,此例猕猴是两性畸形,且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略占优势。
- 罗其胜罗国祥王庆玲李松珍孟昆华
- 关键词:猕猴两性畸形灵长目
- 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普通狨猴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观察使用HAV疫苗株和野毒株感染普通狨猴后引起的病理变化,并对病变作分级描述。结果显示,疫苗株感染的狨猴未见异常。
- 罗其胜王庆玲黄小琴刘建生曹逸云董德祥
- 关键词:HAV狨猴病理学
- 猕猴器官解剖度量值与体重、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 1991年
- 在实验病理学和常规尸体检查中需要正常值作为参考。国内外学者曾对猕猴生长发育、年龄与器官重量的关系作过研究,但完整的资料不多。材料和方法猕猴(Macaca mulatta)来自我国西南地区,共121只,其中雌性49只,雄性72只。体重在1700~9500克之间。年龄1.5~25岁。猕猴(用于正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生产和其他实验空白对照)经颈动脉放血处死,测量身长、体重。取出各脏器,除去表面脂肪等组织后,分别测量其长度、重量。按统一表格记录。肉眼见有异常或病变者,
- 罗其胜罗国祥王庆玲李松珍孟昆华杨兴仁
- 关键词:实验病理学尸体检查MACACA坐高内分泌系统
- 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株中Ⅲ_2株的性状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脊葫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中皿2减毒株是我国已用于人群免疫的疫苗株之一,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稳定的神经毒力安全性。为探讨中m2株同sabin皿型株的相互关系,应用RT—PcR法,克隆了中Ⅲ2株794个核苦酸序列。通过核苦酸序列分析、体外特征实验、猴体神经毒力实验发现,中Ⅲ2:株同Sabin皿型在核苦酸序列上存在差异。同时,中Ⅲ2株的猴体神经毒力明显低于SabinⅢ型。结果提示,中m2株同sabin皿型之间在基因结构及生物学性状上存在差异。
- 胡方董少忠马绍辉白巍罗其胜陈波范李琦涵
-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
- 猕猴鳞状细胞癌4例被引量:1
- 1992年
- 据Ringler等统计,过去65年中猕猴的自发性肿瘤报道仅约80例。国内自1980年以来相继报道了猕猴的白血病、卵巢瘤和肝癌。继1988年报告了我国第一例猕猴鳞癌以后,最近(1988.11~1989.6)作者又在本研究所南坝养殖场中发现4例。病例例1:3154号,雌性,10岁,体重5.5公斤。1988年11月21日表现食欲差,糊状便。体检左侧颌下有一蚕豆大小、边缘清楚的结节,随后包块逐渐增大、变软、边缘不清。12月9日包块皮肤溃烂,排出血性分泌物、腐臭。经注射青霉素40万单位和链霉素0.5克/次,2次/日,持续8天未见创面痊愈。1989年2月重复治疗1周亦未见效。
- 黄守金潘汉鹏罗维烈罗其胜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卵巢瘤鳞癌疮面皮肤溃烂常规石蜡切片
- 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国内外病理学检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根据荷兰国立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研究所(NIPHEP)和昆明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要求,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标准和检定所Marsden教授,在1994~1996年,按WHO推荐的方法,对昆明医学生物学研究所OPV猴体神经毒试验的病理切片进行复检。经复检4批毒种,9批疫苗和8批参考品的结果完全符合WHO要求,但两处病变记分不完全一致,而接种部位和中脑部位的选择,麻痹的和阳性的猴数的计算,针迹部位病变的判定和复试标准等,尚需进一步改进。
- 罗其胜王庆玲李艳梅车艳春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 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验证PVRTg21转基因小鼠是否可作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3个不同毒力的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株(Sabin-3,Vaccine321和Leon株)对能编码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21)进行感染性实验。结果经脊髓接种,均可引起临床麻痹和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损伤。其表现随毒力的不同而不同,3个毒株的小鼠半数致麻痹剂量(PD50)分别为10 ̄1.1,10 ̄2.6和10 ̄4.97TCID_50,接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学损伤也有明显的差别。结论PVRTg21转基因小鼠有可能成为评价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疫苗的神经毒力,研究病毒的变异和实施流行病监视的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
- 郭仁陈淑范罗其胜王庆玲易红昆詹琼芬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转基因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