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剑侠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多普勒
  • 2篇二维及彩色多...
  • 2篇二维及彩色多...
  • 2篇超声检查
  • 1篇动力学改变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多普勒超声评...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改...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甲状腺...
  • 1篇直径
  • 1篇受性
  • 1篇随访

机构

  • 3篇孝感市中心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胡剑侠
  • 4篇陶溢潮
  • 3篇李燕
  • 2篇方丽
  • 2篇吴小凤
  • 2篇褚红艳
  • 2篇马芬
  • 1篇岳正甫
  • 1篇楮红艳
  • 1篇刘继章
  • 1篇何惠华
  • 1篇李开艳
  • 1篇王汛
  • 1篇王讯
  • 1篇李燕
  • 1篇唐彦
  • 1篇彭斌
  • 1篇冯敏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咽喉及气管直径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咽、喉及气管直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401例孕16~36周正常单胎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在清晰显示胎儿咽、喉及气管的基础上测量其直径。结果401例正常单胎胎儿,超声测量胎儿咽直径241例,喉直径314例,气管直径329例。胎儿咽直径从16周时的(2.90±0.40)mm增加至36周时的(9.30±0.42)mm;喉直径从16周时的(3.70±0.32)mm增加至36周时的(11.10±0.87)mm;气管直径从16周时的(1.20±0.10)mm增加至36周时的(3.80±0.31)mm。胎儿咽、喉及气管的直径(Y)与孕周(X)呈显著线性关系,均可拟合直线方程,其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分别为Y=-0.76147+0.27727X,r=0.99039,P<0.0001(咽);Y=-0.95126+0.33805X,r=0.99228,P<0.0001(喉);Y=-0.47030+0.11662X,r=0.99167,P<0.0001(气管)。结论不同孕周胎儿咽、喉及气管直径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将为产前判断胎儿呼吸道发育不良及相关异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陶溢潮李开艳褚红艳吴小凤方丽胡剑侠马芬彭斌唐彦李燕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胎儿气管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同时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被引量:4
2002年
李燕王汛陶溢潮刘继章胡剑侠
关键词:二维超声门静脉癌栓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检测较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陶溢潮楮红艳胡剑侠李燕
关键词:肿瘤常规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足月窒息儿进餐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儿餐前、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其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0例足月窒息儿第1次喂养及足量喂养(150ml·kg-1·d-1)餐前、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有无发生喂养不耐受及达足量喂养的天数。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本组喂养耐受组22例,不耐受组18例。第1次喂养后与不耐受组比,耐受组餐前、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量喂养时,不耐受组餐前、餐后肠系膜上动脉RI和PI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耐受组PI值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组第1次喂养餐前、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达足量喂养天数无相关关系。结论喂养可使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可通过检测足月窒息儿第1次喂养和达足量喂养时餐前、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来评估喂养风险,从而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李燕何惠华王讯岳正甫胡剑侠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肠系膜上动脉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经病理、实验室检查及典型临床表现确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超声随访观察。结果:所有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内均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并伴有压痛,病变部位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其内的动脉血流表现为低速低阻的特点,弥漫型及局限型中病变范围较大者(病变范围大于同侧甲状腺叶的50%)患侧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1);局限型中病变范围较小者(病变范围小于同侧甲状腺叶的50%)患侧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增快(P>0.05)。治疗后,40例患者在声像图恢复正常后停药,无复发;7例在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而声像图仍可见亚急性甲状腺炎表现时自行停止治疗后均复发。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治疗过程中超声随访观察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陶溢潮褚红艳胡剑侠吴小凤马芬方丽冯敏
关键词:甲状腺炎亚急性多普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