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成虎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增殖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支架
  • 2篇衰老
  • 2篇微环境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分化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干细胞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胡成虎
  • 6篇金岩
  • 3篇郑晨曦
  • 3篇隋秉东
  • 2篇轩昆
  • 2篇丁寅
  • 2篇刘文佳
  • 2篇金钫
  • 2篇张勇杰
  • 1篇杲丽
  • 1篇杨杰
  • 1篇邓志宏
  • 1篇黄迪炎
  • 1篇吴织芬
  • 1篇刘文佳
  • 1篇刘亚丽
  • 1篇李蓓
  • 1篇罗海浪
  • 1篇陈发明
  • 1篇杨振华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对DKK1基因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刺激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DKK1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对BMSCs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s,分为对照组[不含地塞米松(Dex)]、Dex8组(含10-8mol/L Dex)及Dex6组(含10-6mol/L Dex)。分别用含0、10-8、10-6mol/L Dex培养液刺激BMSCs,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KK1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分别用含0、10-8、10-6mol/L Dex的成骨诱导液及成脂诱导液刺激BMSCs,于3d后提取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KK1基因、成骨基因(Runx2、OCN)及成脂基因(C/EBP、PPARγ)的表达量,并于3周后通过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检测其对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及Dex8组比较,Dex6组DKK1基因的表达最高,而对应的克隆形成能力最低。成骨诱导环境下,Dex8组Runx2、OCN的表达最高,而DKK1的表达最低,茜素红染色只有Dex8组出现钙化结节。成脂诱导环境下,Dex6组C/EBP、PPARγ及DKK1的表达最高,油红O染色Dex6组出现大量的脂滴。结论高浓度糖皮质激素刺激下,DKK1表达上调,BMSCs增殖受抑。DKK1对BMSCs的骨向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其脂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可能与其调控DKK1的表达、影响BMSCs的增殖和分化有关。
杨杰金岩黄迪炎胡成虎宫坤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间质干细胞WNT信号通路
基于细胞外基质的组织再生技术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
金岩金钫刘世宇胡成虎李蓓刘文佳轩昆张勇杰邓志宏廖立
人体组织缺损和功能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临床治疗依然存在着“替代难”、“重建难”、“再生难”和“整合难”四大难题。生物材料是除捐献和自体移植外的主要解决方法,但现有生物材料无法模拟天然组织而实现组织缺损修复和功能...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材料角膜移植
牙周慢性炎症对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牙周慢性炎症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健康个体和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P-PDLSCs),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克隆形成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通过体外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培养,比较两组PDLSCs多向分化能力。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膜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PDLSCs,与分离自牙周健康者的H-PDLSCs相比,其增殖能力升高,但分化能力减弱(P<0.05)。结论:牙周慢性炎症微环境可降低PDLSCs的分化潜能。
刘亚丽刘文佳胡成虎丁寅金岩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慢性牙周炎微环境
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的再生修复策略被引量:7
2016年
颌面部软、硬组织具有特殊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结构,在人体咀嚼、发音、美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容易受到创伤、感染和先天性疾病等的影响。颌面部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而现有的临床修复方法以自体软、硬组织移植修复为主,会导致二次创伤且不利于塑形。因此,颌面组织缺损修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颌面软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复杂,并与唾液相接触,对相关修复材料和修复策略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口腔颌面部再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文章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再生领域相关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支架以及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
关键词:种子细胞生物支架
维生素C增强衰老个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能否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促进衰老个体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增殖能力。方法以骨特异性早衰小鼠(SAMP6)为实验组,不发生早衰的R品系小鼠(SAMR1)为对照组,采用显微CT扫描技术验证SAMP6小鼠的骨衰老表型。分离培养两组小鼠的BMMSCs,其中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Vc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BMMSCs的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使用端粒酶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并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水平。结果 SAMP6小鼠具有骨衰老表型,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的增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均低于SAMR1小鼠来源的BMM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Vc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增殖能力随Vc浓度的升高而显著改善(P<0.05),同时其端粒酶活性和TERT表达水平有所提高(P<0.05),与增殖能力具有相关性。其中,Vc发挥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为100μg/m L,在1000μg/m L时有抑制作用。结论维生素C能够增强衰老个体来源BMMSCs的增殖能力,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实现的。
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维生素C衰老增殖端粒酶
牙周组织重建与再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金岩陈发明张勇杰金钫轩昆丁寅吴织芬罗海浪刘文佳胡成虎杨振华
任务来源: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口腔医学3072504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水凝胶生物支架复合BMP、IGF控释系统实现双因子协调释放的实验研究30700173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围绕牙周炎导...
关键词:
关键词:牙周炎生物支架材料口腔医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早衰性骨质疏松中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在小鼠早衰性骨质疏松症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功能的变化,为揭示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衰小鼠(SAMP6)为动物模型(对照小鼠:SAMR1),分离培养3个月与6个月小鼠的BM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干细胞表型鉴定后用于基因芯片检测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该结果进行了Pathway分析。分离培养鉴定2组的BMMSCs并对其成骨与成脂的分化能力进行比较,在诱导分化后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揭示骨髓间充干细胞功能在早衰性骨质疏松中的改变。结果:本研究证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降低而成脂能力增高;芯片结果的Pathway分析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有4个关键基因发生改变,提示TGF-β信号通路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随着年龄增长,早衰性骨质疏松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及TGF-β通路发生了改变,为通过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从而有效逆转治疗、改善骨质疏松状态提供靶点和理论依据。
杲丽胡成虎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质疏松衰老细胞分化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抵抗供体微环境损害的实验研究
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赵盼陈骥金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