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淑英

作品数:378 被引量:2,499H指数:26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3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4篇农业科学
  • 79篇天文地球
  • 50篇经济管理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文化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水利工程
  • 3篇社会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0篇土壤
  • 39篇土地利用
  • 36篇湿地
  • 32篇遥感
  • 32篇沉积物
  • 28篇冻土
  • 27篇地理信息
  • 25篇信息系统
  • 25篇城市
  • 24篇污染
  • 2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1篇扎龙湿地
  • 19篇生态
  • 19篇重金
  • 19篇重金属
  • 18篇松嫩平原
  • 17篇有机碳
  • 16篇资源型
  • 15篇生态风险
  • 14篇多年冻土

机构

  • 368篇哈尔滨师范大...
  • 2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哈尔滨学院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黑龙江省科学...
  • 3篇国家测绘局
  • 3篇黑龙江工程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温州大学
  • 3篇绥化学院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科技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76篇臧淑英
  • 44篇李苗
  • 39篇那晓东
  • 32篇孙丽
  • 31篇冯仲科
  • 22篇解瑞峰
  • 17篇谢桂林
  • 15篇张冬有
  • 15篇肖海丰
  • 15篇孙华杰
  • 13篇赵光影
  • 13篇吴祥文
  • 11篇姚山
  • 10篇张玉红
  • 10篇周嘉
  • 10篇张丽娟
  • 9篇于兵
  • 9篇崔佳
  • 9篇万鲁河
  • 9篇张鑫

传媒

  • 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7篇哈尔滨师范大...
  • 15篇测绘与空间地...
  • 14篇地理科学
  • 12篇黑龙江科技信...
  • 12篇冰川冻土
  • 1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9篇生态学报
  • 8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湿地科学
  • 7篇国土与自然资...
  • 7篇安全与环境学...
  • 6篇环境工程
  • 6篇地理研究
  • 6篇经济地理
  • 5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5篇测绘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14篇2022
  • 15篇2021
  • 23篇2020
  • 11篇2019
  • 27篇2018
  • 24篇2017
  • 15篇2016
  • 13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27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25篇2008
  • 24篇2007
  • 19篇2006
  • 19篇2005
3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被引量:38
2006年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伊春市经济资本和技术资本发展困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资源型城市伊春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得出此地区尚未出现生态赤字,但对它的转型却迫在眉睫,据此提出了伊春市应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的思路及实现路径和方法。
臧淑英李丹韩冬冰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
大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被引量:3
2003年
根据大庆市现有水资源、城市用水、供水情况及2010年用水预测,对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韩冬冰郑树峰臧淑英
关键词:水资源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污染
大庆市草地变化及生态环境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根据大庆市草地利用五期空间数据(1978年、1988年、1992年、1996年、2001年),合成了一系列草地利用图谱,包括四个时序单元的草地利用变化图谱,三个草地变化过程表.通过分析得出23年来大庆市草地的动态变化模式,及生态环境的相应变化,得出草地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为大庆市以后合理利用草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参考.
张宇光计爽臧淑英
关键词:草地地学信息图谱生态环境
基于AO技术的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实例应用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ArcObjects完全基于COM架构 ,可以在任何符合COM标准的应用中嵌入 ,获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详细介绍AO技术在开发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张玉红冮宏军臧淑英
关键词:AO技术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架构
连环湖牙门气泡沉积物重金属演化和污染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2010年8月在牙门气泡的湖心位置采集了柱状沉积岩心.采用HNO3-HClO4-HF联合消解并运用ICP-MS测试了柱状沉积岩心中金属元素Cr、Cu、Mn、Ni、Fe、Pb、Zn、Cd、Al、Ba、Ca、K、Li、Mg、Na和Sr的含量,结合沉积岩心年代测定,研究了该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演化特征及污染历史.应用富集系数法探讨了湖泊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950年以前各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平稳,1950~1990年间波动较大,1990年以后金属元素Mn、Zn、Cd、Pb、Fe、Ni、Cr、Cu、Ca、Li和Sr浓度明显增加.牙门气泡重金属元素Mn、Zn、Cd、Pb存在轻微污染,而Ni、Cr和Cu无污染.
肖海丰臧淑英关莹刘少军徐海凤孙清展王京京李苗
关键词:沉积物污染
垂直流人工湿地——超滤膜复合工艺处理含油污水的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超滤膜复合工艺,处理含油污水,测定复合工艺系统对含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5 m3/d、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工作压力为0.2 MPa的条件下,复合工艺系统对含油污水具有较好的去污效果。复合工艺系统对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和石油类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42%、49.29%、68.81%、54.96%和55.36%。另外,夏季复合工艺系统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优于秋季,对其它污染物的去除率没有明显季节变化。
杨迪臧淑英杨旭罗盼王继富
关键词:含油污水去除率
一种用于地理教学的火山喷发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理教学的火山喷发演示装置,包括电加热棒、水泵、水箱及玻璃箱,玻璃箱内设有梯形玻璃山体,梯形玻璃山体内设有喇叭口喷液孔,喇叭口喷液孔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流孔,两个导流孔之间设...
李苗臧淑英万鲁河
文献传递
松花江哈尔滨段总悬浮物浓度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影响水体的光场分布,进而影响初级生产力。2012年7月14—15日,在松花江哈尔滨段选取11个断面共33个样点,利用野外高光谱仪(ASD Field Spec Pro)进行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样采集分析,通过研究总悬浮物质量浓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单波段反射率、反射率比值法和一阶微分法分别建立了总悬浮物浓度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决定系数都在0.90左右,均可以用于总悬浮物的定量遥感监测,其中一阶微分模型为反演的最佳模型。
杨婧茹臧淑英惠洪宽
关键词:环境学遥感
重建NDVI时间序列及火后森林恢复时空动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对大兴安岭图强1987年火后森林NDVI连续长时间动态恢复轨迹及其趋势特征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探究森林时空动态恢复状况,为空间尺度、长时间序列森林火后动态恢复监测提供参考.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火后森林动态恢复的表征参量,基于季节校正方法,重建生长旺季NDVI时间序列;结合火烧强度数据,监测不同火烧区森林NDVI恢复轨迹;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火后12年森林NDVI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季节校正后NDVI年际间可对比,各火烧强度下NDVI年际变化规律明显.火后12年是森林的主要恢复期,火烧区森林总体恢复较好.森林NDVI时空动态恢复趋势与火烧强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重度过火区NDVI上升趋势最显著.火后不同的森林恢复措施进一步导致火烧区内部NDVI趋势的空间差异.
王爱爱臧淑英臧淑英王俊杰王翠珍
关键词:NDVI时间序列
多年冻土区土壤湿度的动态变化及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度多年冻土退化,引起多年冻土区冻融过程和土壤水热过程发生变化,土壤湿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运用ERA-Interim再分析的土壤湿度数据,结合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79-2017年东北多年冻土区土壤湿度的年际、季节和空间变化,土壤湿度变化的影响因子及土壤湿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年际变化上1979-2017年,东北多年冻土区7 cm和28 cm深度年均土壤湿度呈下降趋势,并且年平均土壤湿度在2008年达到最低;在季节变化上,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在夏秋季节会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7 cm和28 cm深度处土壤湿度呈现两个峰值(4月份、8月份),土壤湿度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在空间变化上,东北多年冻土区中部土壤湿度在1979-2017年变化最大,且为土壤湿度下降明显区。在气候变暖和降水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土壤水分可能成为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使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分析东北多年冻土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对进一步理解该区生态系统变化和多年冻土碳反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陈珊珊臧淑英孙丽
关键词:土壤湿度植被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