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贵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刺激器在小儿腋入臂丛麻醉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法与传统的搏动法在小儿腋入臂丛阻滞麻醉中的效果、麻药用量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拟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腋入搏动组(P组)20例和腋入神经刺激器组(S组)21例,分别用0.25%罗哌卡因(2.5mg/kg)行腋入臂丛麻醉。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5、20、35、50min及术后30min患儿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及穿刺过程中是否有出血及麻醉的潜伏期、手术时间、手术开始时患儿的反应和术中使用麻药剂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开始后5、20min时P组患儿的心率为(116.3±13.2)次及(110.3±9.9)次,明显快于S组的(105.1±9.6)次及(98.2±7.9)次,P组操作过程中出血者4例,明显多于S组的1例,P均<0.05。结论儿童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腋入臂丛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可减少穿刺时的出血。
- 姚长智苑贵敏方力章彦张伟
- 关键词:神经刺激器臂丛麻醉小儿臂丛阻滞麻醉血流动力学影麻醉前
- 斜轴法与短轴法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的对比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斜轴法和短轴法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的效果,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置管完成时间和并发症。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60例拟实施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短轴组(n=30)和超声斜轴组(n=30)。患者常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全麻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2~3μg/kg,罗库溴铵0.1mg/kg,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频率12次/分。患者去枕平卧,头低15°,略转向左侧,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探头频率为5~10MHz。短轴组超声探头放置使超声波可以横向(短轴视野)观看颈内静脉的粗细、走向、血管壁弹性、血流充盈情况以及与颈动脉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超声斜轴组先用短轴法定位血管后旋转探头45°,使探头内侧指向患者对侧乳头或肩膀。超声定位后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颈内静脉试穿成功次数、穿刺置管完成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斜轴组30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21例(70%),成功率为100%;短轴组中一次穿刺成功10例(33%),成功率为8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斜轴组平均穿刺次数和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短轴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斜轴组无血肿病例,短轴组为1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短轴法比较斜轴法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可大大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及邻近组织的损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马燕韩峰章彦苑贵敏王庚
- 关键词:静脉穿刺超声引导中心静脉
-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髋及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8
- 1998年
- 目的:比较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例择期髋及下肢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使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A组);另一组为硬膜外麻醉(B组)。A组采用18G(国产)硬膜外穿刺针和25G(BD公司产Whitacre)腰穿针,B组采用18G(国产)硬膜外穿刺针。两组穿刺位置均在L_(3~4)或L(2~3)。结果: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迅速,作用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与硬膜外麻醉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CSEA腰麻后头痛发生率为1%。结论: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为骨科手术提供了一种起效迅速,作用完善的麻醉方法。
- 陈晓菲方力苑贵敏章彦
- 关键词:骨科手术腰椎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
- 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1997年
- 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陈晓菲李祥端陈祥林苑贵敏刘青杨满荣金鸣苍我们对30例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选择ASAI-Ⅱ级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4~72岁。均为择期手术,26例为下肢骨...
- 陈晓菲李祥端陈祥林苑贵敏刘青杨满荣金鸣苍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血液流变学
- 髋部手术全麻患者硝普钠或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髋部手术全麻患者硝普钠或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方法择期行髋部手术全麻患者20例,随机分为Ⅰ组(硝普钠组,n=10)和Ⅱ组(尼卡地平组,n=10)。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分别于手术开始时静脉输注硝普钠(0.5-8 μg·kg-1·min-1)或尼卡地平(1-8μg·kg-1· min-1),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5-65 mm Hg,并维持此水平至术毕。用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降压前即刻(基础值)、降压15 min、30 min、60 min及停降压药后15 min、30 min时主动脉血流量(ABF)、心输出量(CO)、主动脉每搏流量(SVa)、左室射血时间(LVETi)、左室射血峰速度 (PV)、血流加速度(Acc)、主动脉内全身血管阻力(TSVRa);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需异体输血情况;于术前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肝肾功能。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降压过程中及停降压药后MAP及TSVRa降低,降压过程中HR增快,Ⅰ组降压过程中CVP降低, ABF、CO升高,LVETi延长(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停降压药后30 min时MAP升高,LVETi延长, 降压时间及升压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率降低(P<0.05或O.01)。两种药物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硝普钠及尼卡地平均可安全地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控制性降压,但硝普钠降压的可控性优于尼卡地平,且能更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
- 章彦许幸苑贵敏陈晓菲孙晓雄
- 关键词:硝普钠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血液动力学现象髋部手术全麻
- 下肢手术病人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下肢手术病人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每组 25例。坐骨神经穿刺点为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垂直线和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连线交点; 腰丛穿刺点为髂嵴连线,腰椎棘突旁开4 cm。选用Stimuplex HNS 11刺激器,采用Stimuplex D 22 G 刺激针。刺激起始电流强度1 mA,在观察到下肢肌肉收缩后,逐渐降低刺激电流强度到≤0.3 mA,相 应的肌群仍有收缩。R组:坐骨神经及腰丛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共200 mg;L组:分别注入 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共150 mg。药物注射完毕后每5 min测定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并记 录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观察病人对止血带的耐受程度及神经阻滞程度分级。记录运动、感觉恢复时 间和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 h评估病人对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接受程度及麻醉相关并 发症。结果 R组1例病人阻滞失败,7例(R组5例,L组3例)阻滞尚完全。5例病人(R组3例,L 组2例)手术进行至约50 min时(40~70 min)感到止血带不适。两组间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术 后首次需要镇痛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病人对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的接受程度评分均为1分,且未见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 合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麻醉效果方面与0.5%罗哌卡因相似。
- 姚长智张伟苑贵敏祝晨方力章彦
- 关键词:布比卡因酰胺类神经传导阻滞腰骶丛坐骨神经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及监测
- 1997年
- 对5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施行气管内全麻复合应用肌松药,安氟醚吸入维持。监测64例LC术中PETCO2等指标,发现CO2气腹后PETCO2、HR、SBP、DBP在充气10分钟后显著升高,在胆囊切除时PETCO2达到最高值,证实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干扰,术中加强呼吸和循环监测,注意调整通气量十分重要。
- 林娜陈晓菲苑贵敏金鸣苍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复合麻醉
- 咪唑安定和安定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 1997年
- 对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病人,术中应用咪唑安定和安定镇静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咪唑安定组(3例)入睡27例,安定组(30例)入睡18例;静脉刺激症状:咪唑安组0例,安定组21例;遗忘作用:咪唑安定组24例,安定组7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水溶性的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阻滞的辅助用药,效果优于安定,应为骨科病人术中镇静的首选药。
- 林娜文美玉王颖苑贵敏章彦王琼金鸣苍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咪唑安定手术中
- 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包括最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中心静脉压、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较对照组大,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长,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术中2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术前,术中收缩压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术中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心率、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稳定,安全可靠。
- 马燕苑贵敏章彦王庚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硬膜外麻醉硬腰联合麻醉血液动力学
- 屈肌腱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患者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臂丛阻滞的最低镇痛浓度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比较屈肌腱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患者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腋路臂丛阻滞的最低镇痛浓度(MLAC)。方法选择70例ASA Ⅰ或Ⅱ级行屈肌腱松解的择期手术病人,采用神经刺激器导管技术(B.Braun)行腋鞘置管。术后24-48 h进行功能锻炼前经导管注射20 ml罗哌卡因(R组,n= 35)或布比卡因(B组,n=35),30min后进行VAS评分(包括静止和锻炼时)。采用阶梯序贯法,两种局麻药的起始浓度均为0.1%。如锻炼时VAS评分≤10 mm,同组的下一病例降低局麻药浓度0.01%;如锻炼时VAS评分>10mm,同组的下一病例增加局麻药浓度0.01%。同时观察运动功能阻滞程度。结果屈肌腱松解术后主动锻炼时,腋路20 ml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MLAC为0.133%, 95%可信区间为0.128%-0.138%;布比卡因的MLAC为0.121%,95%可信区间为0.116%- 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屈肌腱功能锻炼时的镇痛强度比为0.91。R组4例(11%)、B组16例(46%)患者发生运动神经阻滞,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屈肌腱松解术后主动运动镇痛中,罗哌卡因的镇痛强度较布比卡因弱10%,且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的影响较布比卡因要小。
- 姚长智张伟方力何锡强苑贵敏张晓光
- 关键词:功能锻炼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臂丛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