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婷婷

作品数:25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儿童
  • 9篇紫癜
  • 7篇患儿
  • 6篇过敏
  • 6篇过敏性
  • 6篇过敏性紫癜
  • 5篇肾炎
  • 5篇紫癜性
  • 5篇急性
  • 4篇输尿管
  • 4篇尿管
  • 4篇尿路感染
  • 4篇紫癜性肾炎
  • 4篇路感
  • 4篇反流
  • 4篇膀胱
  • 4篇膀胱输尿管
  • 4篇膀胱输尿管反...
  • 4篇病理
  • 3篇肾病

机构

  • 25篇无锡市儿童医...

作者

  • 25篇葛婷婷
  • 22篇赵丽萍
  • 19篇周红霞
  • 15篇张林
  • 7篇梅柏如
  • 7篇徐锦雯
  • 3篇吴晴
  • 2篇诸澎伟
  • 2篇沈南平
  • 1篇顾晓红
  • 1篇邹春燕
  • 1篇姜新宇

传媒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三...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锡市100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临床及病原菌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泌尿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0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尿液细菌培养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小儿泌尿道感染以3岁以下女孩多见。泌尿道感染患儿临床上多合并呼吸道感染(65.70%)、尿路结构异常(33.60%)、脓毒症(9.37%)、腹泻病(8.47%)等。1003例患儿检出病原菌共191株(19.04%),革兰阴性菌为111例(58.1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共75例(39.27%);革兰阳性菌78例(40.84%),以屎肠球菌为主,共43例(22.51%)。无尿路结构异常者与伴有尿路结构异常者的主要病原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16,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70%以上,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定耐药率低。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在60%以上,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低。结论临床上以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的患儿,尤其婴幼儿,注意鉴别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患儿仍以大肠埃希菌为常见致病菌,但肠球菌的检出率近年来增加,应当重视中段尿培养。
姚瑶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张林刘宇立朱国琴徐锦雯刘洵薇吴晴成芸杨玲云安娜葛令清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儿童病原菌药敏试验
95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和治疗体会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疾病的转归。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5例HSP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随访时间32~96个月。结果病理Ⅰ级26例(27.3%)、Ⅱa级23例(24.2%)、Ⅱb级3例(3.1%)、Ⅲa级35例(36.8%)、Ⅲb级8例(8.4%),未见Ⅳ级患儿。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肾脏病理Ⅰ级8例(72.7%),孤立性蛋白尿和血尿、蛋白尿中病理为Ⅱ、Ⅲ级43例(74.1%),急性肾炎型和肾病综合征型中病理为Ⅲ级18例(69.2%)。6例重复肾活检病例中有3例病理改变明显加重,调整治疗方案,其余患儿转归良好。随访中发现12例患儿经糖皮质激素后出现高眼压。结论儿童HSPN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及肾病综合征型为主,病理分型以Ⅱ级及Ⅲ级为主,但血尿、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型病理改变加重。有蛋白尿表现的患儿应动员其及早进行肾组织活检,对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患儿应加强尿微量蛋白的监测。糖皮质激素所致高眼压应得到重视。
杨玲云赵丽萍吴晴周红霞葛婷婷张林姜新宇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
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表现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及疾病转归。方法分析4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其中4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病理表现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未见Ⅳ级及Ⅳ级以上病例。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病理为Ⅰ、Ⅱ级,血尿和蛋白尿病理为Ⅰ~Ⅲ级,肾病综合征型病理为Ⅱ、Ⅲ级,且肉眼血尿多见于Ⅱ、Ⅲ级患儿;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结论HSPN临床表现不能预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但病理损伤越重蛋白尿越重。肉眼血尿和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近期预后良好。
赵丽萍顾晓红周红霞邹春燕葛婷婷梅柏如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病理
IgA肾病患儿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张林徐锦雯
尿路感染146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加强儿童尿路感染(UTI)的规范诊治,以提高其诊断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146例UTI患儿的诊治过程。2008年诊治的患儿均完成尿路超声检查,18.5%(10例)患儿行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DMSA)筛查,9.2%(5例)患儿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2009年规范UTI诊治,患儿均完成尿路超声检查、DMSA筛查,43.4%(40例)患儿行MCU检查。结果 2008年因UTI住院的患儿54例。以发热为主诉8例(14.8%),<1岁患儿3例(5.5%),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VUR)2例;2009年因UTI住院患儿92例。以发热为主诉50例(54.3%),<1岁患儿23例(25.0%),发现VUR16例。18例VUR患儿中Ⅰ级反流0支、Ⅱ级反流2支、Ⅲ级反流5支、Ⅳ级反流12支、Ⅴ级反流6支,以高级别反流为主,1岁内VUR患儿13例(72.2%)。结论强调重视婴幼儿尿液检查和尿液培养;UTI患儿需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DMSA筛查异常患儿应予MCU检查,以提高VUR的确诊率。
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吴峤薇张林梅柏如
关键词:尿路感染影像学检查膀胱输尿管反流儿童
42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泌尿道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reflux,VUR)的发生情况,了解肾损害情况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尿路感染在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后确诊为VUR的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反流发生情况、肾瘢痕形成、随访其反流转归情况,其中有20例获得了完整随访资料。结果尿路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35.9%(42/117),反复尿路感染患儿中的VUR的发生率(62.2%)明显高于首次尿路感染(23.7%),在不同年龄段中,婴儿期(≤1岁)VUR的发生率高(61.9%),且以重度反流为主(48.6%)。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0例中包括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7例,重度反流11例;随访1~2年均重复第二次X线排尿期膀胱尿路造影检查,发现各反流等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完全缓解为3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10例,加重1例。有7例肾瘢痕,5例在首次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检查中即已发现,2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均发生于中重度反流患儿,6例发现肾瘢痕时年龄均小于2岁。42例VUR患儿中2例在确诊后即转外科治疗,20例内科随访患儿中有2例转为外科治疗。结论VUR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特别对婴儿期加强重视,对肾损害及时评估,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宣教,做好长期随访和正规治疗,有效保护好肾脏。
张林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
关键词: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预后儿童
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价值及其病因分析
葛婷婷赵丽萍
儿童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的炎性指标及病原菌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背景儿童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部分泌尿道感染患儿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惊厥发作,从而加重病情、延长治疗时间。然而截至目前,关于儿童泌尿道感染发生惊厥的炎性指标情况、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的病原菌与非惊厥者有无区别尚无报道。目的分析泌尿道感染患儿合并惊厥的炎性指标、常见病原菌及药物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2019年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惊厥组),同时选取100例泌尿道感染不伴惊厥患儿(非惊厥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惊厥组PCT水平高于非惊厥组(P<0.05)。惊厥组尿培养出病原菌40株(49.4%),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47.5%),革兰阳性菌21株(52.5%),真菌0株。非惊厥组尿培养出病原菌27株(27.0%),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85.2%),革兰阳性菌4株(14.8%),真菌0株。两组间均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两组间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非大肠埃希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均较高(93.3%、86.7%、73.3%),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厄他培南耐药率均较低(0、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G耐药率均在80.0%以上(92.3%、100.0%、84.6%、92.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低(0、0、23.1%)。结论泌尿系感染患儿,临床上要重视炎性指标(PCT)的检测,及时有效地评估感染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尽快控制感染,减少惊厥发作。同时应特别重视泌尿道感染合并惊厥患儿的中段尿培养检查,注意病原菌耐药性,尽早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及时控制病情进展。
姚瑶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张林刘宇立朱国琴徐锦雯刘洵薇吴晴成芸杨玲云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儿童惊厥病原菌药敏试验
儿童过敏性紫癜256例临床分析
张林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
儿童紫癜性肾炎重复肾活检6例报道
紫癜性肾炎是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临床上决定紫癜性肾炎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指标为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和病理进展情况,现将我院近5年来重复肾活检6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0月到2...
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张林徐锦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