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俊峰
作品数:
13
被引量:130
H指数:5
供职机构: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赵春华
贵州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0篇
文学
2篇
文化科学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4篇
小说
3篇
教育
2篇
文化
2篇
美国黑
2篇
美国黑人
2篇
黑人
2篇
《恋爱中的女...
2篇
《紫颜色》
1篇
道德
1篇
道德心理
1篇
登山
1篇
地狱
1篇
新加坡教育
1篇
心理
1篇
心理学
1篇
性别意识
1篇
叙事
1篇
叙事文
1篇
叙事文学
1篇
演进
机构
13篇
贵州大学
作者
13篇
董俊峰
1篇
赵春华
传媒
9篇
贵州大学学报...
1篇
外国教育研究
1篇
比较教育研究
1篇
外国文学研究
1篇
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2篇
2000
3篇
1999
2篇
1998
1篇
1997
2篇
1996
1篇
1995
2篇
1994
共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所罗门之歌》内结构的主题寓意探微
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对美国女作家莫利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小说通过以奶人为核心的人物对话关系这一纬线 ,展现了黑人生存的异化状态 ,并以贯穿始终的“飞翔”意象和奶人的南方“寻宝”为经线 ,表达了黑人族群渴望真实姓名与自由的愿望。作者在小说中向人们昭示这样一条真理 :黑人只有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才能与美国主流文化抗衡 ,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董俊峰
关键词:
异化
试论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人类宗教”道德观
被引量:15
1995年
本文深入探讨英国小说家乔治·爱略特“人类宗教”道德观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爱略特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下.抛弃了早年的宗教信仰,但她的宗教化感一直十分强烈。她认为这种情感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凝聚作用。由此形成她伦理思想的两大特点:“后果论”与“人类宗教”。爱略特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尤其是道德心理。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化了她作品的主题,使她的主要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董俊峰
关键词:
乔治·爱略特
费尔巴哈
宗教异化
《米德尔马契》
英国小说
道德心理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计划”
被引量:12
2000年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经济奇迹的取得与新加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探讨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天才教育计划”,它的制定与具体实施等问题,以期能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董俊峰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论词汇的联想意义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被引量:2
1998年
联想意义是利奇在研究词义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广义上讲,它能显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所以亦称文化联想意义。在文学翻译中,如果处理不当,词汇的联想意义往往会影响读者准确理解原文的文化涵义。本文通过汉英互译中的一些例子说明正确处理文化涵义丰富的词汇的重要意义。
董俊峰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化涵义
《德伯家的苔丝》
汉译英
张谷若
走出阴影 步入未来 ──托尼·莫利森小说《娇女》主题再探
被引量:2
1997年
董俊峰
关键词:
小说
美国黑人
《紫颜色》
主题
论英国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文化精神的演进
被引量:2
1999年
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古英语史诗《贝奥式甫》、中古英语传奇《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与英国十八世纪崛起的小说之间的渊源与承继关系,认为:史诗、传奇和小说不仅可以纳入到一个完整的叙事传统之中,而且在文化精神的演进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即史诗英雄的个人荣誉观、传奇文学中的骑士精神与小说中表现的个性主义都具有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
董俊峰
关键词:
史诗
传奇
文化精神
叙事文学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
被引量:29
1994年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董俊峰一、实行“双语教育,英语为本”新加坡是一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小岛国,人是其唯一资源,所以全国上下都认为: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这是关系到新加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同时新加坡还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
董俊峰
关键词:
双语教育
教育分流
新加坡教育
分流制
毕业考试
辍学率
人的“困惑”─—《呼啸山庄》新探
被引量:8
1994年
本文主要是。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小说中人物凯瑟琳与两个男人的矛盾关系表现了女人的“困惑”,甚而是人类生存的“困惑”。凯瑟琳试图与两个男人保持关系,这有悖于道德,不能为十九世纪的人所理解,也很难为二十世纪的人所容忍。文明社会的伦理道德只能压抑它,并不能根除它。凯瑟琳所爱的两个男人实际上只不过是她自己的“本我”与“超我”而已,所以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本文还从作者艾米莉的个性及童年经历中进一步探索了她体悟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董俊峰
关键词:
《呼啸山庄》
童年经历
超我
艾米莉
本我
呼啸山庄
许译《毛泽东诗词选》研究
被引量:2
1998年
董俊峰
关键词:
意美
音美
神话传说
HERCULES
试析美国黑人小说《林登山》的主题
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从对比分析美国照人小说《林登山》与但丁《神曲·地狱篇》的宏观构思入手,深入探讨内勒小说深刻的文化与道德意蕴.内勒功代表八十年代优秀黑人作家对黑人文化传统的思考:黑人族群只有维护黑人文化本位的完整性、保持与发扬黑人的文化传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文中还结合著名黑人剧作家彼得逊与汉丝贝里的作品,说明内勒小说《林登山》在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董俊峰
关键词:
美国黑人小说
地狱
登山
文化传统
黑人作家
正规教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