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亚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舟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舟山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仰卧间歇减压法预防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压疮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仰卧间歇减压法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编号,根据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人院即行Bracten压疮风险评估.臀下垫浴巾加水垫、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或抬臀1次、每班床头交接受压皮肤。、观察组按对照组压疮预防方法。但改进每2h翻身或抬臀为按需仰卧间歇减压法进行压疮预防。比较2组压疮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疼痛、心率加快、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仰卧间歇减压法能有效预防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并减轻不适感。
- 蒋伟亚张荣花
- 关键词:骨盆骨折压疮
- 骨折功能锻炼健康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1999年
- 蒋伟亚
- 关键词:骨折康复功能锻炼护理
- 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骨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为常规组,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4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为干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FMA评分、BI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方晓玉蒋伟亚刘继娟
-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应用
- 血清骨形成蛋白-4水平与异位骨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骨形成蛋白-4水平与异位骨化发生的关系,为异位骨化的临床预防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入院的外伤患者145例,按创伤类型分为3组:单纯脑外伤患者57例,纳入A组;单纯四肢骨折患者48例,纳入B组;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40例,纳入C组。入院后根据患者创伤类型予以治疗,并于伤后0.5 d、3 d、15 d、30 d经肘静脉采血测定患者血清骨形成蛋白-4含量。治疗后14~16个月随访时对患者肩、肘、髋、膝关节进行X线检查,然后按患者是否出现异位骨化分为2组:发生异位骨化者纳入Ⅰ组,未发生异位骨化者纳入Ⅱ组。比较A、B、C组患者的异位骨化发生情况,并对各测量时间点的血清骨形成蛋白-4含量进行分析。结果:①异位骨化发生情况。145例患者中发生异位骨化者17例(Ⅰ组),未发生异位骨化者128例(Ⅱ组);A、B、C组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1,P=0.017),进一步两两比较(调整检验水准:a'=0.017):A组异位骨化率大于B组(χ2=6.430,P=0.011),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χ2=3.303,P=0.069;B组与C组比较:χ2=0.044,P=0.834)。②A、B、C组患者血清骨形成蛋白-4含量。不同时间点血清骨形成蛋白-4含量不同(F=41.753,P=0.000):A组0.5 d时含量与3 d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9,P=0.633),15 d时含量高于3 d和30 d时含量(t=7.134,P=0.000;t=7.338,P=0.000);B组各时间点血清骨形成蛋白-4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0,P=0.678);C组0.5 d时含量与3 d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7,P=0.446),15 d时含量大于3 d和30 d时含量(t=5.725,P=0.000;t=4.326,P=0.000)。3组间血清骨形成蛋白-4含量总体有差别(F=122.299,P=0.000),进一步比较显示:0.5 d时A组含量大于B组和C组(t=5.391,P=0.000;t=5.567,P=0.000);3 d时A组含量大于B组和C组(t=4.678,P=0.000;t=3.848,P=0.000);15 d时A组含量大�
- 孙伟方王晔恺刘晓光邓杰颜波儿蒋伟亚林旭波
- 关键词:骨化骨折颅脑损伤
- 采用ADL评分对骨科患者实行分级护理的实践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ADL量表评分指导下实施分级护理对骨科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骨科患者共240例纳入研究,并分为东西两个治疗组,东治疗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西治疗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遵医嘱实施常规等级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的模式,依据患者病情等级及ADL评分确定护理级别实施等级护理。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评分、分级护理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褥疮、意外拔管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DL评分在骨科实施分级,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优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陈燕蒋伟亚
- 关键词:ADL评分分级护理骨科
- 芒硝外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腹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21年
-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较多发的急症之一,发病急、病情进展较迅速,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则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急性上腹痛等临床症状,腹胀、腹痛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文观察了芒硝外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邵芬娣娄海飞蒋伟亚
- 关键词:芒硝外敷中药保留灌肠急性上腹痛西医常规疗法病情进展
- Buerger运动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Buerger运动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前2 d两组均用传统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从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后,试验组改用Buerger运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继续应用传统康复锻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3、第7、第14、第21、第28天患肢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第7、第14、第21、第28天,试验组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Buerger运动康复训练方法较传统康复锻炼方法更能有效预防或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蒋伟亚张荣花刘继娟李飞英王波清陈娟陈宜
- 关键词:下肢骨折肿胀疼痛
- 髋关节镜检查和治疗急性髋关节后脱位的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髋关节后脱位占髋关节脱位的85%~909/6,常合并关节内游离体、髋臼骨折、盂唇损伤。髋关节后脱位宜在24-48h内麻醉下复位,急诊髋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在同一麻醉下关节复位后进行1h左右完成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很少增加患者痛苦,
- 蒋伟亚赵嘉懿刘继娟张荣花郑杰
-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镜护理
-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方法]采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岗位培训。[结果]提高了急诊护士急救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结论]采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培训,可使急诊护士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 董美媛郑舟军蒋伟亚袁惠萍
- 关键词:急诊护士岗位培训目标教学
- 自编腰痛体操对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自编的腰痛体操,对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34名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名,实验组给予练习自编腰痛体操,对照组不加干预。通过VAS和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定各组护士的腰背痛情况。结果:实验组骨科护士的腰背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编腰痛体操对于缓解骨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具有良好效果。
- 王波清蒋伟亚
- 关键词:骨科护士腰背痛